2022年06月21日

|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来源:中国文化报 > 2025-02-20作者:高 宏时间:2025-02-20分享: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助力青年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不断完善青年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体系、提升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彰显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是鲜活的思政教学资源,将其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传播和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对此,本文不仅探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重价值,还探寻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力图为新时代思政教育创新、红色文化传承带来有益参考。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多重价值。一是有利于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文化承载着崇高的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让大学生深入了解历史,有效传承红色基因,使红色文化得以更好地延续和发扬。二是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红色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使大学生更加自觉主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熏陶。三是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所体现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的精神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大学生深刻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我国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取得一定成效,越来越多的高校日益重视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开设了相关选修课程或专题讲座;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也增加了红色文化元素,营造了一定的红色文化氛围。但一些高校仍存在融入深度不够、资源整合不足、网络利用不充分的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探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优化课堂教学体系。课堂教学是推动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路径,然而,在当前的教学中,红色文化往往只是作为思政课程的补充内容,还未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在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方面有待进一步创新。因此,需要从优化课堂教学体系入手,构建红色文化课程体系。一方面,需要完善课程设置。将红色文化作为重点内容,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可以编写专门的红色文化教材或教学大纲,增设红色文化传承弘扬模块。比如,可以开设“红色文化概论”课程,系统讲述红色文化的起源、发展、内涵与价值,有效拓展教育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又能了解到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文化。另一方面,需要创新教学方法。一些思政教学方法可能已经无法有效满足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需要创造性地运用新型教学方法。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文化案例,比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长征精神”等,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探讨,培养其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手段重现红色历史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增强情感体验。比如,在讲解长征历史事件时,播放相关纪录片或组织学生观看红色题材的影视作品,并引导其进行课堂讨论与分析,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摇篮,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推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活动。但当前我国一些高校红色文化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缺乏持久性和深入性,多停留在表面的宣传展示。因此,需要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创设有利于弘扬红色文化的校园氛围。一方面,需要重视环境作用,在校园内打造红色文化景观。比如,建设红色文化长廊、张贴红色文化标语、设立革命烈士雕塑等,使学生在校园内能随时随地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感受红色文化的熏陶。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校园文化宣传栏、黑板报等,通过陈列展示红色文化故事及英雄人物事迹等,吸引更多学生了解红色文化,深刻体会背后的故事和精神。另一方面,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通过举办红色文化知识竞赛、红色歌曲演唱比赛等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开展红色主题话剧表演、红色艺术作品展览等,使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鼓励学生社团开展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社团活动,比如组织学生深入研究本地红色文化资源,撰写研究报告或心得体会等;组织红色文化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所了解的红色文化故事,交流心得体会,促进学生的相互学习与启发。

  拓展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教学是推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环节,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多以教师的课堂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很可能停留在表面。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包括革命遗址、红色文献、英雄事迹等,高校需要有效整合并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教育活动,使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首先,可以组织学生到红色文化基地参观学习。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革命纪念馆、红色遗址遗迹等,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让学生亲身感受红色文化的历史底蕴,体会革命精神的崇高伟大,学习英雄人物的美好品质。比如,教师可以带队组织学生到延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观杨家岭革命旧址、游览枣园革命旧址等,为学生讲解各个地点背后的故事,使学生将课本所学理论知识与实地参观有机结合,深刻体会延安精神的伟大。在参观结束后,通过撰写参观报告或交流心得体会的方式,考查学生学习情况,推动实践教学取得实际效果。其次,可以开展社会实践调研。社会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课堂”“大素材”,推动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农村、深入社区。比如,可以鼓励学生开展红色文化调研活动,包括探究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分布及保护情况、红色文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等,使学生了解红色文化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利用网络平台传播。进入21世纪,现代科技发展迅速,互联网越来越普及,如今,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对此,高校需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传播红色文化内容,拓展红色文化传播渠道。首先,需要打造红色文化网络课程。高校应组织教师团队开发红色文化网络课程,将红色文化相关内容制作成视频、音频、图文并茂的网络课件,上传至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和其他在线教育平台。其次,网络课程应具有互动性。可在网络课程中设置在线讨论区、作业提交与批改等功能,方便学生学习与交流。比如,制作《中国红色文化经典解读》网络课程,每一集解读一部红色经典著作或一个红色文化事件,同时设置学生提问与解答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次,可以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已成为信息交流共享的重要场域,高校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创建弘扬红色文化的官方新媒体账号,定期发布和更新红色文化故事、红色历史知识、革命人物介绍等内容,吸引更多学生关注、讨论、分享,以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此外,可以鼓励学生创新。通过组织红色文化新媒体作品创作活动,比如拍摄红色主题微电影、制作红色文化漫画等,激发学生创造力,吸引更多学生投身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的浪潮中。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高校应充分认识到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价值,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融入路径。从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实践活动等多个方面入手,并充分借助网络平台,将红色文化全方位、深层次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深厚爱国情怀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姜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