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不畏艰难,所凭在忠诚。”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字典里,忠诚是内心的信仰、精神的高地、力量的源泉。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军情都在发生复杂深刻变化,面对“糖衣炮弹”的诱惑,个别党员干部逐渐丧失了信仰信念,台上一套台下一套、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有的表面信仰马列、背后信奉鬼神,有的表面五湖四海、背后拉帮结派,有的表面清正廉洁、背后腐化堕落……这些都是典型的伪忠诚、假忠诚,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反对。奋进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不断锤炼党性修养,坚守铁心向党的革命气节、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和敢于牺牲的英雄气概,真正做到理想信念坚如磐石,对党赤胆忠诚,为党和人民事业忘我奉献,以实际行动擦亮忠诚底色。
对党忠诚,要强化理性自觉。习主席强调,忠诚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对党要有朴素的感情,更要有理性的自觉。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忠贞、政治上的坚定、行动上的追随,仅靠朴素的感情是远远不够的,更要靠理性自觉产生的坚定理想信念来支撑。对党忠诚的理性自觉源于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只有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了,对党忠诚才能有牢靠的基础,才能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新时代新征程,党员干部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突出学好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刻把握蕴含其中的“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五个坚持”的军事观和方法论,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理论的清醒确保信仰的坚定,不断增强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对党忠诚,要绝对一心一意。在对党忠诚这个问题上,容不得一点杂质,只有绝对,没有相对。和平时期,虽然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少了,但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攻防拉锯日趋激烈,各种敌对势力、利益集团费尽心思拉拢围猎,在义和利、公和私面前的忠诚考验更加现实直接。“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党员干部要立起“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标准,扭住“绝对”二字用劲发力,将其融入血脉、注入灵魂、践于行动,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
对党忠诚,要坚持知行合一。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党章明确规定,党员要“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必须“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对党忠诚,不能只挂在嘴上、写在纸上,必须体现到工作学习生活等具体行动中,真正做到表里如一、知行合一。要坚持说的和做的一个样,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说真话、报真情、做实事,防止和克服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空泛表态、光说不练。坚持人前和人后一个样,始终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坦坦荡荡,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始终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无论任职长短、进退走留,都要脚踏实地、恪尽职守;始终把忠诚作为信仰和品格来坚守,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
对党忠诚,要做到始终如一。初心易得,始终难守。纵观那些落马官员的从政轨迹,从最初的热血青年,到中途变质或晚节不保,最终跌入违法违纪的深渊,根子在丧失了信仰、丢弃了信念。事实证明,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必须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对党忠诚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事,党员干部要经常对照党章誓词检视初心、拷问灵魂,把党性修养作为终身课题常修常炼,持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做到始终如一、忠贞不渝。
《解放军报》(2025年1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