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资源的内涵与意义
红色旅游资源内涵丰富,具有历史性、教育性、文化性和体验性等多重特点。首先,历史性是其核心,革命历史纪念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历史见证,通过参观这些地方,游客可以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成就。其次,教育性是红色旅游的重要功能,它不仅能增强游客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还能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养,是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再次,红色旅游融合了革命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使游客在游玩过程中能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红色旅游的意义深远。首先,它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旅游的方式,能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其次,红色旅游有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可以将它们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为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作出贡献。再次,红色旅游能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帮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最后,红色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旅游需求、促进旅游业发展、开拓更广阔的旅游消费市场具有积极作用。
文旅融合背景下区域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设计策略
(一)做好红色旅游的规划工作
规划是红色旅游开发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红色旅游的规划工作应更加注重全局性、前瞻性和创新性。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的特色、分布及游客需求,科学确定红色旅游的主题、形象和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同时,要注重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历史文化等资源的融合发展,打造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此外,应将红色旅游景点、线路和区域进行有机串联,形成特色鲜明的红色旅游网络。还要注重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构建区域红色旅游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例如,湖北省武穴市为加强交通与旅游深度融合,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以农村公路为载体,以提升交通设施服务功能为重点,全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交通体系。其中,狮梅线(省道S402)作为武穴市红色旅游路线,全长23.7公里,构建了全市红色旅游交通网络。该线路合理设置标识标牌,展示沿途风貌、旅游资源、主题景观和服务设施等旅游信息。同时,围绕红色故事、西游文化等武穴元素,创新路面特色标线和品牌LOGO。依托沿线生态自然资源,点缀具有地域特色的绿化节点小品,营造丰富多样的动态景观,结合景区景点和城镇村庄布局,设置自行车骑行道和人行步道,提升游客旅游体验。
(二)加强红色景观建设
红色景观是红色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和重要载体。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加强红色景观建设对于提升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要注重红色景观的历史性和真实性,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内涵和精神内涵,精心打造具有历史厚重感和真实感的红色景观。同时,要注重红色景观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另一方面,要注重红色景观的创新性和艺术性,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艺术表现手法,将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创意转化和更好展示,打造具有新颖性和艺术性的红色景观。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重现革命历史场景,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又如,山西偏关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成立,标志着偏关绿色转型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示范区以推进省级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创新提升、打造全县绿色转型新高地为主要目标,在全县深入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工作中当标兵、树旗帜。示范区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加强统筹规划,明确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方向。
(三)加强红色旅游产品的开发
红色旅游产品是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关键所在。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加强红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对于提升红色旅游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要注重红色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根据游客的不同需求和偏好,开发不同类型的红色旅游产品。例如,针对青少年学生开发红色研学旅游产品,针对中老年游客开发红色怀旧旅游产品等。同时,要注重红色旅游产品与绿色生态、历史文化等资源的融合发展,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另一方面,要注重红色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创意性,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文化内涵和革命精神,打造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创意性的红色旅游产品。例如,开发红色文化创意产品、红色主题演艺产品等,丰富红色旅游产品的类型和形式。
(四)加强交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旅游的教育功能
红色文化旅游不仅具有旅游价值,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加强红色文化旅游的交流互动和教育功能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要加强红色文化旅游的交流互动,通过举办红色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红色主题展览等方式,加强与游客的互动和交流。同时,注重红色文化旅游的国际化发展,加强与国外旅游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推动红色文化旅游走向世界。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旅游的教育功能,通过打造红色文化旅游教育基地、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等方式,加强对游客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同时,要注重开发红色文化旅游的研学旅行功能,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解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途径。
结语
总之,红色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动力。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区域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设计具有深远的意义。各部门采取多项科学措施,能够有效推动红色旅游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樊颜丽系陇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研究员,张勃系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本文系“庆阳市国内游客消费特征抽样调查(HXSK2405)”研究成果]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