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

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党史方志网 > 学术研究 > 理论前沿

以数字技术为依托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

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李元晟 阴 玥时间:2024-12-06分享:

  红色文化蕴含丰富的文化资源和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不屈的奋斗意志,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石。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承担着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历史观的重要责任。顺应数字化时代特征,利用数字工具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育人各环节中,既有助于传播红色文化、赓续红色精神,也有助于培养出具备家国情怀、历史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人才。

  挖掘红色文化数字资源,丰富思政教育资源库。顺应教育数字化发展趋势,高校应利用数字技术,与地方档案馆、博物馆及革命历史遗址纪念馆合作,挖掘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建设全面的红色文化数据库,系统收集和整理包括文本、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红色文化素材,以满足思政教育教学实际需要。在资源库建设中,高校可运用先进的数据挖掘和分类技术,对这些资料进行深入的标签化处理,使其更加便于搜索和利用,提升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例如,常州大学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和张太雷纪念馆合作,启动红色文化资源大数据库的采集建设工作,旨在建立全国首个有关红色文化资源的大数据库。按照资源主题、教育主题和历史时期进行详细分类,可直接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无缝衔接。为提升红色文化资源利用效率,应建立红色文化资源共享平台,促使不同地区的高校可以共享各自的红色文化数字资源,实现数字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如上海组建了“上海市高校红色文化育人联盟”,推进“互联网+红色资源”共享开放,为当地各院校在线使用红色文化资源提供了极大便利。通过这样的平台,高校不仅可以获取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还可以与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共同推进红色文化研究和教育工作。

  利用数字技术创设红色文化环境,优化课堂教学。在思政课堂上,教师可使用数字化工具多元呈现和融入红色文化,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教师可以播放与红色文化相关的视频和纪录片,如《建国大业》或《长征》等,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历史的厚重与革命精神。教师也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故事化叙述生动展现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英雄人物及其事迹,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电子白板、教学App等互动教学工具,能够为思政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提供助力。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互动白板展示红色文化的历史图片、视频和音频,使学生对红色历史有更直观的感受,然后通过雨课堂、教学在线等教学App提供互动问答、集体投票等功能,强化学生课堂互动。随着部分高校积极建设智慧教室,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新技术设备也可以被用于思政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VR设备走进延安、井冈山等地历史遗址,亲历红色革命的重大事件,如长征、抗日战争等。依托AR技术,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使用智能设备,扫描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图片或二维码,获取丰富的多媒体资料,如历史照片、音频解说、视频短片等。这种课堂互动形式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增强教学效果。

  依托校园数字媒体矩阵,营造红色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将红色文化导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进一步发挥校园文化环境育人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思想和行为。在内容设计上,以图文、音频和视频等形式生动讲述革命时期的英雄事迹、重要事件和革命精神,解读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及影视作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同时,及时发布校园内外红色文化活动信息,包括讲座、展览、主题班会等,激发学生参与热情。高校还可以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围绕红色文化制作多样的媒体内容,如短视频或微电影,用生动的故事和视觉效果吸引学生关注。可以设计红色文化主题的H5互动页面,利用互动性强的媒介形式,让学生通过在线问答、图文故事、虚拟角色扮演等深刻理解红色文化内涵。此外,高校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组织各类红色文化主题校园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或红军后代进行线上讲座,分享红色文化的历史和当代意义;组织红色文化故事线上征集活动,鼓励学生通过社交媒体分享家族中的红色故事或个人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经历,形成“红色文化故事集”并线上分享。

  强化思政教师数字素养,为红色文化教育赋能。数字化时代,思政教师的角色定位和能力要求正在发生转变。高校应适当安排数字化培训课程,帮助思政教师掌握必要的数字技能,着重指导教师如何挖掘、整理和利用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并教授其使用各类数字化教学工具,如在线教学平台、虚拟课堂软件、视频编辑软件等,以提高其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互动性。除了组织集中培训外,高校应鼓励思政教师自主探索数字技术的应用。例如,高校可以为教师推荐在线学习资源,如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网络研讨会、教育技术论坛等,帮助教师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数字教育信息。高校还应适当设置红色文化主题教研项目,鼓励教师申报并参与项目,通过教学研究工作,使教师持续深化对红色文化育人的认知,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中。高校可以鼓励教师跨学科合作,将红色文化教育与数字技术相结合。例如,思政教师可以与计算机科学、艺术设计等专业的教师合作,共同开发红色文化教育的应用程序或虚拟现实场景。

  红色文化是历史的积淀,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抓手。高校依托数字技术,更加有效地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育人工作中,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认同感,还能够激发他们对红色文化精髓的理解与践行。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演进,高校应继续探索和创新红色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形势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李元晟系西北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阴玥系西北工业大学微电子学院副教授)

《中国文化报》 ( 2024-12-06)

责任编辑:姜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