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

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党史方志网 > 学术研究 > 党史研究

一部科学严谨、史料丰厚、生动可读的党史佳作

来源: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作者:韩江雪时间:2024-11-03分享:

  《中国共产党编年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下简称《编年史》)历经10余年的精心编写,近日出版了。这部著作详细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建立新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的激昂奋进史。作为一名外交学专业的大学生,我深刻感受到,这部党史巨著以严谨的学术态度、丰厚的历史资料以及生动的叙述风格,为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光辉历程,从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提供了一部极具价值的基础读本。

  首先,全书条条有出处,事事有依据,体现了严谨的学术态度。《编年史》编写者们坚持“孤证不立”的原则,广泛搜集各类档案文献资料,几乎每一页下面都可见丰富的参考引注,每一项历史记载都有充分和权威的依据。如1938年卷1月10日条目,详细记载了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初称临时行政委员会,同年1月下旬去掉“临时”字样)成立的过程,这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敌后第一个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条目先讲述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成立的背景:聂荣臻带领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一部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成立晋察冀军区、发展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随后叙述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在阜平召开的具体情况,包括与会者围绕有关人员的代表权问题所进行的讨论等细节,并以聂荣臻在大会开幕典礼上的讲演作为补充。整个条目以《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等党史基本著作,以及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档案、《聂荣臻军事文选》和《聂荣臻回忆录》等文献资料为支撑,从多角度、多层次对这一事件进行考释、补正,确保了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全面性。

  其次,全书视野宏大,史料覆盖广博,秉承了用丰厚可靠史料说话的治史原则。《编年史》以日为条、以月为目、以年为卷,详细梳理了从1921年至1949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发展脉络,具体、全面、系统、立体地呈现了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奋斗史。作为外交学专业的学生,我欣喜地发现,《编年史》为我们开展专业知识学习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本书有不少条目是介绍新中国成立前党的外事工作发展历程的有关情况。比如,1944年8月18日关于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阐明党的外交工作性质和内容等的条目;1947年5月1日关于原中央军委外事组改为中央外事组的条目;1949年1月31日至2月7日关于毛泽东等与米高扬举行会谈,阐明新中国内政外交政策的条目;等等。通过阅读这些条目,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在复杂国际环境和严峻国内形势中党的外事工作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所制定和采取的外交政策的历史渊源,从而为我们开展对党的外事方针政策和新中国外交的研究提供了丰富史料来源和广阔研究视角。

  最后,全书编写体裁创新,历史细节跃然纸上,彰显了生动的叙述风格。尤为难能可贵的是,《编年史》把党史讲活了,讲出了生动性、感染力,使人想读、爱读。这部著作采用编年体与纪事本末体相结合的编写方式,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将不宜按照时间顺序分列条目记叙的事件适当“打包”编写,尽显逻辑连贯性与历史完整性。并且,无论是中央决策还是具体事件,《编年史》均以生动的语言和扣人心弦的叙述风格,将一个个鲜活的历史瞬间和历史细节呈现给读者。如1939年卷10月25日至12月8日条目,记述了八路军晋察冀部队在第一二〇师配合下,粉碎日军对北岳区大规模“扫荡”的完整过程。在脉络清晰、逻辑严密的叙述中,巧妙地穿插着一些生动的细节描写:11月3日的雁宿崖伏击战,战斗激烈时,“敌我双方短兵相接,白刃格斗。弹药打光了,战士们就搬起石头砸向敌人”,“白刃战变成了石头战”;11月7日击毙所谓“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一战,引用了目睹炮击场面的前线记者魏巍以及在场老百姓的叙述——“咱们八路军长着‘千里眼’,早就瞅准了他们。”“当场打死他们12个人,还有两头毛驴,一条洋狗。我们18个老百姓连一根汗毛也没伤着,八路军真是神炮手啊!”一段段引人入胜的文字,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炮火连天却充满热血与激情的年代,让我们能够跟随编写者的笔触,既深入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又切实感受历史深处蕴含的经验智慧,令人爱不释手、受益匪浅。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姜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