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

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党史方志网 > 学习路上 > 学习路上

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历史演进、重大意义和路径优化(上)

来源:《河南工运》作者:省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课题组时间:2024-08-16分享:

  全面从严治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永恒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重大论断和全新命题,这是全面系统布局、协同高效推进管党治党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国共产党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战略部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重要论述,系统梳理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历史演进,全面总结新时代构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实践成果,探究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优化路径,对于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一、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历史演进与时代背景

  坚持从严管党治党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一百多年来,伴随着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严管党治党的各项举措连点成线、织线成面,党的建设不断规范化、体系化、科学化。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重大命题也继承于此,并在复杂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的时代背景中实现创新发展。

  (一)历史演进: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萌芽与发展

  在提出全面从严治党之前,党就一直进行着从严管党治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严格”“监督”等话语时常出现在党的文件中、落实到党的自身建设实践中。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就指出,党员“要受地方执行委员会的严格监督”。党的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明确规定了七条纪律原则,强调“我们的组织与训练必须是很严密的集权的有纪律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62-163页。]党的二大制定的第一部党章进一步明确党的纪律,规定全体党员须绝对服从全国大会及中央执行委员会之议决;下级机关须完全执行上级机关之命令;一切会议均取决多数,少数绝对服从多数。党的“四个服从”纪律原则由此萌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初步奠定了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思想基础。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首次提出,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并将其称为“伟大的工程”。思想建设方面,毛泽东指出,有计划地进行党内教育是党的“重要任务之一”,并通过开展延安整风运动,将全党思想团结凝聚起来。组织建设方面,通过三湾改编实现连设党支部、班设党小组,有力加强党的基层建设,党的六大将民主集中制正式确立为党的组织原则。纪律建设方面,提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注重密切党群关系、军民关系,重申“四个服从”的政治纪律。作风建设方面,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发出“两个务必”的谆谆告诫,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三反”“五反”,进一步整顿党的作风。反腐败斗争方面,毛泽东主张严肃惩处以刘青山、张子善为代表的贪污分子,以此教育大多数干部,挽救犯错误的干部,清除贪腐分子。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逐步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学说,进一步奠定了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基本框架和理论基础。邓小平党建理论在思想建设上恢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组织建设上提出干部队伍建设要实现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目标,在作风建设上通过开展整党纠不正之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党建理论的基础上,江泽民首次将制度建设与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并列提出,强调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基础工程,以“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将反腐倡廉建设提升到与思想建设同等的高度,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走向深入,着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至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五位一体的党建理念,强调统筹思想、组织、作风、制度以及反腐倡廉建设。

  (二)时代背景:新时代复杂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

  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复杂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把握,对新时代执政党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清晰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命题。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我们党当前面对的世界形势,也是对党长期执政的重大考验。随着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刻变化和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刻调整,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多元的方向发展。但国际局势中仍然存在着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风险相互交织,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发展鸿沟难以弥合,新冷战思维、“文明冲突论”抬头,全球治理赤字加剧。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随时面临着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这都对我们党和国家如何应对时代之变,更好承担国际责任、实现自身发展提出新的考验与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但同时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因此,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时刻准备好抓住新的发展机遇、经受新的风险挑战。应当看到,我国经济领域仍然存在明显的不均衡问题,不同区域和产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意识形态领域形势也错综复杂,社会主流价值深受市场逐利性挑战;完善社会保障、维护社会安全等工作任务依然繁重。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必然要求党要更加坚强有力,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过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

  与世情、国情的变化相适应,党自身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顽固性、多发性问题。我们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员队伍数量庞大、结构多元,党的组织机构数量众多、体系严密。截至2022年底,党员总数已达9804.1万名,基层党组织达506.5万个,全国9062个城市街道、29619个乡镇、116831个社区(居委会)、490041个行政村已建立党组织,覆盖率均超过99.9%。但是,党仍然面临着长期存在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也依然存在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党的建设依然任重道远,这也是持续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现实需要和内在要求。

  二、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重大意义

  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主题主线,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战略方针。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重大部署,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体系,而且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提供重要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重大命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探索中提出的,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标志着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取得新突破,成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支撑。

  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内涵丰富,其中蕴含的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的重大论断将政治建设提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对中国共产党人旗帜鲜明讲政治做出重大要求,为巩固夯实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的重要部署,既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也是在新时代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创新发展。此外,构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积累的其他丰富理论成果和创新实践,都是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重要来源。

  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对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提出和构建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和战略举措。从核心任务来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核心,也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中之重,能够为党的建设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正确政治方向。从具体内容来看,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既是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丰富成果,也是推进党的建设的具体方面,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不断健全的过程正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发展完善的过程。

  (二)锻造中国式现代化坚强领导核心的重要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有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领导直接关系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因此,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的必然要求。

  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方向不偏、性质不变提供坚强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否则就会偏离航向、

  丧失灵魂,甚至犯颠覆性错误。”尤其是面对当前深刻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管党治党要应对的挑战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这就要求必须回答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个根本问题,不断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解决好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等现实难题,更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

  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动力、凝聚合力。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升党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特别是围绕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升党的改革创新能力,对于更好激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通过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奋斗目标激励人、鼓舞人、感召人,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三)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现实需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自我革命的内在要求,是党更好引领社会革命的根本保证。科学把握全面从严治党与“两个革命”的密切联系,把全面从严治党紧紧抓在手上,坚持不懈推进管党治党,能够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探索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实践选择。党的百年奋斗以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巩固政权更不容易。能不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有没有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敢不敢于刀刃向内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实践,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只有始终坚定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才能确保党更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稳致远。

  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坚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能够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提供重要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中国共产党是社会革命的根本领导力量,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有力保证和现实需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全局作用。只有不断将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和执着推进自我革命,并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才能应对好新时代社会革命的广泛性、深刻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任务,更好带领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课题组负责人:

  王黎锋    省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第四研究处处长

  成    员: 

  李文文    第一研究处三级调研员、副处长

  赵太航    第一研究处副处长

  李    莎    第一研究处三级主任科员

  王珊珊    第四研究处三级主任科员

(原载《河南工运》2024年4月)

责任编辑:姜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