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1948年8月,中原局、中原军区在方城县崔庄召开中原野战军二、六纵队和桐柏、江汉区领导干部会议时合影,中排右三为刘伯承,右四为陈毅。
方城县地处中原要冲,位于伏牛、桐柏两大山脉交界地带,历史上素有“南襟湘汉,北引河洛,东挟江淮,西胁武关”之称,是郑(州)汴(开封)通往南(阳)襄(阳)的咽喉要道。1947年11月方城解放后,豫陕鄂第七地委、专署、军分区(后改为豫西二地委、专署、军分区)机关设在方城,方城县、鲁南县、白河办事处三个县级人民民主政权建在方城,方城东可出击平汉线,南可直下荆襄,成为豫陕鄂解放区的中心区和前哨阵地、人民解放军在豫西南的重要后方和前进基地。
1948年4月,刘(伯承)邓(邓小平)大军主力与陈(赓)谢(富治)兵团、华东野战军陈(士榘)唐(亮)兵团会师于豫西。5月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加强中原局,由邓小平、陈毅、邓子恢分别任第一、第二、第三书记,同时恢复中原军区,将刘邓大军和陈谢兵团改为中原野战军,刘伯承任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司令员,陈毅任第一副司令员(仍兼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和政治委员),李先念任第二副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邓子恢任副政治委员,张际春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达任参谋长,形成人民解放军南线战场指挥中心,统一领导鄂豫、皖西、豫陕鄂(后分为豫西和陕南)、豫皖苏、桐柏、江汉战略区。
5月中旬,中原局和中原军区机关移驻宝丰,同时在方城县独树镇张庄设立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前方指挥机关。在此后的半年时间里,方城、宝丰一度成为中原我军和中原解放区的指挥中心,刘伯承、陈毅、李达、陈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聚首方城,先后召开彰新寨(时属方城县,现属社旗县)会议、独树会议、崔庄会议、竹园会议、张庄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运筹中原战局,决策重要战役,部署整党整军,谱写了逐鹿中原的光辉篇章。
运筹帷幄彰新寨老襄战役定决策
1948年6月5日,宛东战役的硝烟刚刚散尽,中原军区在方城县彰新寨陈赓四纵前线指挥所召开中原野战军各纵队和桐柏军区领导干部会议,总结宛东战役的经验教训,研究制定出击汉水,攻打老河口、襄樊的作战方案。会议由李达主持,刘伯承在会上作了《中原区的任务和行动》的报告。
刘伯承首先开门见山地讲道:“中原区的任务是将战争引至蒋管区,利用敌人的人力、物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并把这个区域变为向东、向南、向西进攻的基地。”接着,他向与会者深入地分析敌情道:“敌人有三怕:一怕进关,二怕过江,三怕入川。中原区就有敌人的两怕。在顾祝同集团、白崇禧集团、张治中集团联合防线上,汉水区是其最大弱点。此地既可渡江,亦能入川,且是敌之接合部,无法弥补。”在地形研究上,他阐述道:“中原区有三山(泰山、大别山、伏牛山),四河(江、淮、河、汉)。我们依托三山,逐鹿中原,把四河变成我们的内河。”在战场选定上,他透彻地讲道:“豫陕鄂为最好,有伏牛山、武当山之依托,有桐柏、江汉的前进阵地,水寨较少,没有大山,适于部队运动和作战。在敌方,因汉水、长江、大巴山之障碍,部队运动困难。我们的战争是人民战争,是面对点的战争,故我们选择战场必须能宽大机动。豫陕鄂就适于此条件。”
在彰新寨会议上,刘伯承提出“向襄樊、老河口行动,先侦察情况,看准后突然捕捉敌围歼之”,并在大家讨论后定下了发动老襄战役的决策,指出“把汉水变成内河,是豫陕鄂及桐柏的任务”。在战略战术和作战指挥上,他形象地说:“我们在战略上是打强的,在战役、战术上是打弱的。打法是夹其额,揪其尾,截其腰,置于死地而后已。指挥问题,分集中指挥与分割指挥。集中指挥用于打死猪,分割指挥用于打野猪。”刘伯承对全局和局部关系所作的精辟分析,使与会的将领们心悦诚服,大家对出兵老樊都有一种胜券在握的踏实感。
当晚,四纵前线指挥所电台人员侦听到白崇禧的参谋长用报话机同张轸的通话:“你要我们向彰新寨送的‘礼物’,明天一早就派飞机送到。”电台值班员当即向陈赓司令员报告。陈赓判断国民党可能要派飞机来轰炸我们,马上向正在开会的刘伯承司令员建议立刻转移。刘伯承当即决定中止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当夜全部隐蔽转移到方城县城西南10公里的黄庄继续开会。
6月6日上午,从南京方向果然飞来了12架轰炸机,对彰新寨进行了狂轰滥炸。由于会议提前移址,安全地躲过了这次危险。事后,国民党南京报纸出了“号外”,吹嘘“共军前线指挥部已被炸毁”。
7月2日至16日,中原野战军六纵、桐柏军区主力和陕南十二旅发起老襄战役,一举攻克老河口、谷城、襄阳、樊城等城市,歼敌2.1万余人。老襄战役的胜利,扩大了桐柏、江汉解放区,巩固了陕南解放区,严重地威胁了敌长江防线和大巴山防线,加速了中原决战的进程。
统一思想独树镇三军团结战中原
1948年6月下旬,中原局、中原军区在豫西二地委机关驻地方城县独树镇召开由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陈唐兵团的团以上干部和豫西二地委各县市的领导干部参加的会议。会议总结前段军事斗争、执行政策、组织纪律和发动群众等方面的经验,强调要加强三路大军团结,注意新区政策,提高部队作战能力和干部政策水平。
会上,刘伯承作了《关于全国军事斗争形势的报告》。他指出,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各野战军接连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挺进中原的我三路大军,苦战半年,现在胜利会师豫西,从战略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根据战局的发展,部队今后要做好打大仗、打恶仗的准备,后方要做好物资供应工作。他强调,要增强纪律性,现在是三支大军联合作战,一定要有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作为一个革命军人要绝对服从命令。铁的纪律,这是取得胜利的保证。今后,各级指挥员和全体战士要彻底克服游击习气,在生活作风上不能吊二郎当,松松垮垮。要提高革命警惕性,麻痹大意,丧失警惕性,会给革命事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甚至流血牺牲。他特别讲道:“我同陈毅司令员来独树后,次日国民党《武汉日报》就登出了‘共匪独眼将军刘伯承进驻独树’的消息,经查是一个国民党少校谍报员在豫西二分区侦察连当了侦察员,他向国民党国防部武汉指挥所密报了刘、陈进驻独树的情况后逃跑了,可见我们麻痹到了什么程度。”他告诫大家:“一定记住,纪律、警惕、保密是军人的天职。”会议中间,刘伯承听到在“韩岗事件”中方城县人民民主政府县长刘毅然被捕的情况后,非常恼火,对参加会议的方城县委书记周宇博、新任县长晋量子严厉地批评道:“看你们麻痹到什么程度,县长都叫人家俘虏了,你们连狗都不如。狗每到一个地方将要卧窝时,还要先在周围转一转、嗅一嗅,看看周围动静是否安全。”陈毅插话说:“你们怎么搞的,你们打嘛!剩一个人也要打嘛!你只要打,他们就不敢那么耀武扬威地嚣张了。”
接着,陈毅作了《加强团结,我们必胜》的报告。他讲到,取得胜利,首先在于团结、加强纪律。我们三支大军配合作战,要互相学习,团结一致,并特别指出,要向中原野战军学习,学习他们艰苦朴素、联系群众的作风。这一讲,刘伯承坐不住了,连忙插话:“要向华东野战军学习,学习他们敢打敢拼的战斗精神。”全场立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口号声。中野、华野的干部,洋溢在一片亲切团结的气氛中。陈毅还要求全体指战员做好地方群众工作,支援前线,不断壮大野战军力量。
最后,李雪峰作了《关于执行政策,发动群众》的报告。他指出,执行政策要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教训,摸索出新路子。在发动群众上要实行新办法,改变前一阶段“走马点火”和“开仓济贫,分浮财”的办法。要从部队中抽出一批干部组建民运工作队,深入到群众中去,宣传和发动群众。要扩大宣传工作,采用多作实事的方法进行宣传,使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共产党是实心诚意为他们谋福利。要宣传全国革命斗争形势,宣传剿匪反霸、减租减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大政方针,宣传组织农会、实行土地改革,耕者有其田、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的各项政策,宣传迅速建立区乡各级政权、让人民当家作主。要坚决实行保护民族工商业,包括手工业的政策,迅速稳定市场,繁荣经济,保障生活。
独树会议,是刘邓、陈粟、陈谢三支大军会师中原后的第一次会议,它奠定了三军精诚团结、决战中原的思想和组织基础,为夺取中原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纵论时局崔庄村整党整军备决战
1948年8月16日至22日,中原局、中原军区在方城县城南崔庄召开中原野战军二、六纵团以上干部和桐柏、江汉区党委、行署、军区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会议,刘伯承、陈毅分别讲话,部署整党整军和新区建设。
会场设在崔庄村外的一片树林里,中间摆一张桌子,作为刘伯承、陈毅讲话的地方,其他人都席地而坐。中原野战军二纵司令员陈再道宣布会议开始,欢迎两位司令员讲话,会场上立即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刘伯承让陈毅先讲,陈毅风趣地说:“还是你先讲,你是最高司令官。”刘伯承说:“不,现在是整党,你是党的书记,你不讲哪个讲?大家欢迎!”掌声又一次响起。陈毅说:“要得,我遵命!”会场活跃了,紧张气氛消除了。
陈毅的讲话谈古论今,深入浅出,内容丰富,情节生动,一连讲了五天。他首先对与会者讲道:“毛主席制定的‘将战争引向蒋管区’的战略方针,你们思想上弄通了没有?”他身边一位干部回答:“基本上通了。”“不能基本上通,必须彻底从思想上解决这个问题。中原打完仗还要过长江。谁不想过江,就是不想彻底打倒蒋介石,是想叫蒋介石多盘踞几年!”陈毅把问题提得很尖锐,会场一片寂静。
陈毅接着讲了全国战局的演变、敌我力量的消长以及刘邓大军带头中央突破起了扭转战局的决定性作用。他说:“我们有的同志不了解进军大别山的战略意义,只看到自己力量削弱了,有的干部发牢骚、讲二话,很不对头。毛主席说,要充分估计中原战场胜利的意义。挺进中原,部队受到削弱,没有后方,物质困难,人拖瘦了,脚板跑大了,这代价必须支付,因为这个代价是伟大的。朱总司令也说:自古谁得中原,谁得天下。中原战士要了解自己最光荣的岗位。”他拿起一份报纸说:“这是毛主席写的《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当中有几句,我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从去年夏季起渡河南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了大量敌人,调动和吸引蒋军南线全部兵力一百六十多个旅中约九十个旅左右于自己周围,迫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获得了全国人民的称赞。这些话是说谁?说的是你们、我们,光荣啊,同志哥们!”陈毅点燃一支烟扇着扇子,提高嗓门大声说:“现在,我们两大野战军中原逐鹿,我和伯承、小平同志都感到光荣之至!”
讲到这里,陈毅看了看刘伯承。刘伯承说:“我上次给他们讲过,这里就是逐鹿场,看看自己是不是男子汉,有没有勇气?”陈毅说:“对头。又想光荣又不想再干,没胆量,没智谋,你逐鬼的鹿。记得有两句唐诗,‘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好像是魏征的诗,是不是?”他问刘伯承。刘伯承说:“你是文武双全的将才,不会记错的,是魏征。传说魏征是冀南人,王蕴瑞的老乡。”几句话,说得满场哈哈大笑。现场的中原野战军二纵参谋长王蕴瑞也笑了,都佩服两位首长的惊人记忆和文才。陈毅说:“你看,老辈子你们冀南人就投笔从戎,现在更应投笔从戎,文的武的,党政军民一起上,一定要把中原敌人消灭干净,一定要把中原夺到手!”会场又是一片掌声。
陈毅说:“现在我们整党,首先要把毛主席的战略思想搞通。这个问题搞通了,其他都好办。它关系到我们认识过去,总结过去,又关系到当前的中原作战和今后的继续南进。我们整顿思想是为了总结提高,为了今后搞得更好,不是和哪个过不去,批评的同志要与人为善,被批评的同志要心胸开阔。我们是光明磊落的党,是人民的军队,上下在政治上都是一致的,没有特权。对谁有意见都可以提,对刘邓、陈毅都可以提。”
在讲到新区政策时,陈毅指出,我军进入中原后,由于急于建立一个稳固的后方基地,进行了打土豪、分浮财的“急性土改”,一度出现了“左”的错误。他精辟地分析了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和后果,并吟打油诗一首:“种豆南山下,草盛豆秧稀。一去摘豆回,再去抱蔓归”,形象地指出这种竭泽而渔做法的危害性。他针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讲道:“兵随将转,干部提高了就能把部队带好。希望每个干部都要带几本书,军事的、政治的、文学的、新区政策的等等,要经常看书。不要认为自己是打仗的,与自己无关。不,关系很大。没有文化知识是打不好仗的。希望你们刻苦攻读,认真读书,还要勤学好问。有学问的人,不仅要学,而且要好问。形势发展很快,只有学习才能跟上。过去国民党发动全面进攻,我们在内线搞大踏步进退,说得通俗一点是叫化子打狗,边打边走。目前形势不同了,现在我们是走马中原,饮马长江,不久蒋介石就要完蛋。希望你们把整党整军搞好,争取在下一步的战役中立新功。”
会议第六天,刘伯承以《革命胜利前如何完成伟大的整军工作》为题做了讲话。他讲道:“要讲的话,陈毅司令员全讲了。你们二纵、六纵经过整党整军,三查三整(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部队面貌变化很大,仗打得也不错。下一步你们领导干部要把整党搞好。陈毅同志希望大家要很好学习,当个指挥员,不学习怎么得了。不学习,不提高,只会喊‘冲啊’,往哪里冲,怎么冲法?敌情都没摸清,乱冲一气,要吃亏的。我们过去有这个教训,有的指挥员,勇敢有余,智谋不足。现在是大兵团协同作战,敌人是一坨一坨地行动。你们哪个纵队想吃掉敌人一个团都不可能。毛主席的战略思想通了,战役组织指挥、战术协同动作都要跟上去。要适应新的情况,就要不断学习。陈毅司令员要大家带几本书,我看我们有的干部一本不带。算命先生还带一本万年历,给人算八字一翻就知道,你不学习,你教下边教什么?”
陈毅同志插话:“不仅教不了下边,互相之间也谈不拢。”刘伯承接着说:“对。俗话说,两个秀才谈读书,两个屠夫谈杀猪。双方都有学问,不然啥子也谈不成。你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可不能马虎。”
会议第七天,陈毅作了总结讲话。
8月24日,刘伯承和陈毅参加了二纵在崔庄召开的党委会,并分别讲话,对纵队主要领导存在的毛病,进行了坦率严肃的批评,要求领导成员必须以身作则,做部队的表率。每个党委成员,也都自觉地检讨了自己思想作风上存在的毛病,相互展开批评,增强了党委内部的团结。
8月29日至9月7日,二纵在崔庄召开党委扩大会,经民主选举,组成了纵队整党委员会,主持整党会议。先由党委主要成员作检讨报告,然后各小组酝酿,大会发言。会议开得严肃认真,气氛热烈。与会人员对党委成员提意见畅所欲言,批评开门见山,指名道姓,很坦率,很尖锐,毫无顾忌,把埋藏在心里的话都讲出来了。
崔庄会议是淮海战役发起前的一次重要的备战动员会,部队在政治上、军事上和领导作风上都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大兵团联合作战、解放中原、夺取全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刘伯承、陈毅两位首长对全国和中原战局的准确把握及其发展态势的科学研判,深深地振奋了与会的每位同志,成为鼓舞他们为夺取中原最后胜利而积极备战的新起点。战士们斗志昂扬,传唱着激昂奋进的革命歌曲。歌中唱道:“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肩负着重大任务,向南挺进,艰难困苦都不怕。渡黄河,过长江,解放全人民,必须打垮蒋家军。对,我们要解放全国百姓。干啊,不怕山高路又远;干啊,为了后代子孙幸福;干啊,必须打垮蒋家军。”
整顿军纪竹园村练兵演习强战术
1948年10月7日,刘伯承、陈毅、李达由独树镇驱车来到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驻地——方城县城西竹园村,召开四纵队团以上干部会议,刘伯承、陈毅在会上作了关于建军及秋季作战准备的报告,并参观了四纵军事演习。
刘伯承、陈毅、李达来到四纵指挥室,陈毅环顾一下说:“你们的作战室搞得好排场!”刘伯承则背着手,站在满是箭头的地图前,不住点头:“好,这个办法倒好。”陈赓简单汇报了部队训练情况,请两位司令员视察作指示。刘伯承说道:“陈赓同志,你给我个团以上干部花名册,我讲话前先点点名,认识认识。你们部队单独作战的时间多,有些团的同志我还不认识。”
李达参谋长喊着口令,将团以上干部集合到村边。刘伯承威严地站在队列前,手持干部花名册,一个一个地点名。与会的干部见状,十分诧异,都感到新鲜,不禁交头接耳,悄声议论。刘伯承见此情景,当场严肃地说道:“列队、点名是军队训练最基本的课目,连这样的课目也感到惊奇,说明我们头脑里没有一点正规化的观念。我们很快就要在中原放手大打,形势的发展对部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那种稀稀拉拉、各自为政的游击习气,再也不允许存在了。大兵团作战更要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今天,首先从到会的团以上干部做起,带动部队的管理教育。干部应首先学习战术,总结经验,教育部队,提高战斗力。其次,在战斗组织方面,机关干部一定要侦察敌情、地形,不能盲目蛮干。正规化训练教育很重要,首先要抓团以上干部,陈赓你懂得正规化,要亲自抓。指战员指挥机关不要主观主义,要了解敌情、地形和部队情况,要抓好政策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教育。”
陈毅这时插话说:“我们的部队正在迅速壮大,部队壮大了要像个样子,装个舅子像个舅子。在壮大我们部队的同时,要用组织纪律管教部队,约束部队。以后要背诵各种条例规则,要按照条例行动。”
接着,刘伯承又谈到要加强理论学习。他说:“你们要抓紧学习,每天抓两个小时,多读毛主席的《论联合政府》著作,还要看军事书。毛主席常讲读书是‘攻书’,整党是思想战役。要求得歼敌胜利,希望大家注意及时总结作战经验。”最后他说:“办事情要有个方法。例如杀猪,有的人可以一刀杀死,不会杀的就杀不死。杀猪要一刀捅中要害,打仗也是这个道理。要找到敌人的弱点,抓住要害。用棍子打人是痛的,用棍子捅人就更痛,捅到要害就能捅死。打仗也得抓住要害,及时总结作战经验才能做到。”
刘陈首长的讲话,特别是刘伯承一席正言厉色的话语,使到会干部深受教育,大家都觉得大战即将来临,要使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跟上战争的步伐。陈赓立即代表四纵部队表示拥护两位首长的讲话,坚决把部队整顿好,随时准备执行艰巨任务。
当天下午,刘伯承、陈毅、李达同与会干部步行到方城县城东北隅,站在一处高地上,兴致勃勃地观看四纵二十二旅六十六团第八连的攻城战术演习,连长董胜下达了演习命令。参加演习的战士们个个精神抖擞,先头战士纵身跳入城壕积水里,架起浮桥。连队迅速通过战壕,利用起伏地形、坟丘,匍匐迂回前进。靠近城墙拐角处,巧妙地避开了守城“敌”之火力点,爆破手把炸药包熟练准确地塞进了“敌”堡的枪眼里。紧接着,每三个战士架住一个云梯,在后方强大炮火掩护下,将云梯靠到城墙上,借助两个轮子的滚动,把云梯较省力地推上城头,顺势把云梯顶稍翘到城墙里,用绳子拉响小型炸弹,消灭临近之“敌”,然后再把云梯顶端的两个铁钩挂在城墙上。在硝烟弥漫中,我登城勇士如猛虎般跨入城堡。
在演习现场,刘伯承、陈毅与大家一起喝彩、鼓掌。演习完毕,刘伯承表扬八连的创造精神。他说:“我们的各个部队都要象今天的演习连队那样,要富有创造精神,不断改进,不断提高战斗力。”陈毅连声称赞说:“就是要练成这么个样子,每一个部队,既要能以多打少,又要能以少打多,不但要善于攻击,而且要善于防守。打仗要整体配合,主攻、阻击、牵制都不可少。只想吃肉不想啃骨头,是全局观念不强的表现。不管上级决定担负什么任务,都要坚决完成。”
大战前夕张庄村深谋远虑攻宿县
1948年10月,刘伯承、李达留在豫西发起桐柏江汉战役,指挥中原野战军二、六纵队及桐柏、江汉军区部队,箍制武汉白崇禧重兵集团,阻遏其东援淮海,把敌张淦、黄维两兵团引向大洪山和桐柏山区。
11月3日,刘伯承在独树镇张庄村主持召开了由中原野战军二、六纵队和鄂豫、桐柏、江汉军区领导参加的重要军事会议。会上,李达首先介绍了中原战况。他说:“陈毅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率我中野主力和华野一部于10月22日与24日先后攻占郑州、开封,至此中原地区的三大名城洛阳、郑州、开封均在我军掌握之中,这对以后战局极为有利。不但如此,豫西南重镇南阳也陷入我军包围圈内。目前,敌人南线近百个师的兵力全部集中在徐州、汉口两个中心地区,由于我们拖住了黄维兵团,就使华东我军可以放手围歼徐州地区的敌人。”
刘伯承接着讲道:“蒋介石以重兵守徐州,他唯一的补给线是津浦路,很怕被我切断,所以让孙元良兵团到宿县,让邱清泉、刘汝明两敌南下。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首先截断徐(州)宿(县)间的铁路,造成隔断孙兵团、会攻徐州的态势。”他走到地图前,指着宿县的位置继续说道:“攻占宿县,斩断敌人中枢,会有极大收效。这样,不仅在孙兵团可能北援时便于我在运动中给予歼灭,邱兵团也可能被迫南顾,减轻东面华野的压力。”在邓子恢、李达表示完全同意攻占宿县方案后,刘伯承立即决定以刘(伯承)邓(子恢)李(达)三人的名义向军委和陈(毅)邓(小平)发电,提出了攻占宿县的建议。
会后,刘伯承即率随从参谋、警卫人员离开方城。11月5日,刘伯承由宝丰北张庄赶赴淮海前线,11月10日抵达中原野战军四纵前方指挥所,与陈毅、邓小平会合。11月15日,中野三纵和九纵一部一举攻占宿县,全歼守敌,从而切断了徐蚌线,实现了刘伯承斩断敌人中枢的战略构想,完成对徐州国民党军的战略包围,形成关起门来打狗的战役态势,为淮海战役大量歼敌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中共方城县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 陈新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