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

当年,我和焦书记一起干

来源:《 河南日报 》( 2024年05月14日 第 04 版)时间:2024-05-14分享:

  核心提示

  焦裕禄同志在兰考一共工作了475天。这475天,他一直在风里、在雨里、在沙窝里、在激流里、在老百姓中间……他到最困难的地方蹲点调研,发现和培育了韩村的精神、秦寨的决心、赵垛楼的干劲、双杨树的道路、坝子的风格五个先进典型,抓典型树样板,迅速在全县掀起治“三害”高潮。积劳成疾的他,用生命给兰考人民换来了希望,他的名字和音容笑貌也深深烙印在兰考人民心中。

  如今,60年过去,当年曾与焦裕禄同志一起工作过的干部、群众仍然健在的屈指可数。这些人年事已高,但一提起焦裕禄同志,他们的眼里就充满了光彩。他们的叙述,更让我们无限缅怀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同志。

  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自觉向焦裕禄同志看齐,争做焦裕禄式好党员好干部。

  我们怀念焦裕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所写: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魏善民:我和焦书记“一班儿”栽树

  记得那天是1963年3月14日,焦书记组织大家栽种泡桐树。我当时20岁,干活儿有的是力气。栽树时两个人一组,一个人刨坑,另一个人扛树苗。我当时离焦书记比较近,他向我招招手说:“小伙子,咱俩一班儿。”我就和焦书记搭班儿栽起树来。

  焦书记挽起袖子开始挖树坑,一会儿就大汗淋漓,后来我才知道焦书记身体一直有病,干起活儿来才会出那么多的汗。那时,我就和他换班儿挖树坑、栽树,两个人配合得可好了。就这样,我和焦书记一起栽了一棵又一棵树苗,大家整整栽了两天的树,面积约50亩。

  栽完树后,他招呼大伙儿说:“都上路边儿,我给大家简单说几句话。”大伙儿就从四面八方会聚到高低不平的土路上,焦书记开始讲话。

  他说:“我来了两天,一直在栽树,同时我也在考虑,咱们栽的这个树啊,还没有达到完全满意。为啥?因为栽得太少了。下一年,咱们要自己培养树苗,把树苗培养多点、好点,把能栽树的地方都栽上,不要留空地,这样才能挡住风沙。”

  焦书记的话音刚落,周围的群众就纷纷说:“哎呀,这一回可来个好书记,这是要把俺大队搞好啊!”

  接着,焦书记往北走到村打麦场,那里存放着要栽种的泡桐树苗。他发现掉落了一棵小树苗,只有2米来高。他弯腰捡起来看了一下说:“你别看它小、矮,它的根好啊,扔了可惜,咱们把它栽上吧。”

  栽这棵树的时候,焦书记还特意移栽了一棵刚栽上的树苗,因为它离路边太近,有可能被牲畜碰断。他将那棵树苗取出来往一边挪了8米远,问我:“小伙子,你看看可以了不,牲口还能碰折不?”我说:“8米,碰不折了。”

  我们一起把这棵树苗重新栽上之后,焦书记说:“咱们以后得保护啊,栽树不护等于不栽,没人管理不行。栽树就得护树,要找一个护林的,护林员要找热爱集体的人。找到护林员了还不行,还得弄个制度啊,要有个护林公约。我考虑了两天,已经考虑成熟了,就叫135政策,毁1棵树要罚栽3棵树,还要负责看护管理5年。”

  61年过去了,焦书记制定的这个护林公约一直沿用到今天,深入人心。

  (兰考县兰阳街道朱庄社区居民  魏善民  口述    本报记者  汤传稷  整理)

  李仙海:焦书记说有决心改变兰考面貌

  1962年,兰考自然灾害严重。这一年的春天,风沙打死小麦20万亩,秋季洪水淹毁庄稼30万亩,盐碱地碱死的禾苗有10万亩,有60万亩地不见收成。全县98万亩土地,只产了6000万斤粮食,还得留出种子和牲口饲料,许多老百姓外出逃荒要饭,兰考火车站挤满了灾民。

  当年12月6日,焦书记来到兰考县。他立即深入调查研究,第三天到城关公社了解情况。城关公社党支部书记孟庆凯说:“焦书记,俺这里啥都不多,就沙土多、盐碱多,粮食少,困难得很。”有的干部在汇报情况时情绪低落,一名干部说:“老百姓外出逃荒谋生,俺们也不想在兰考工作,也不想在城关工作。”可焦书记说,他有决心改变兰考面貌,完不成任务死不瞑目,完不成任务不离开兰考。

  1963年12月9日,北风刮了一夜,大雪下了一夜,焦书记住的那间屋子的灯亮了一夜。天明后他把同志们叫起来开会,他说:“我们共产党员在大雪封门的时候,应该出现在困难群众面前,不能在办公室烤火。”吃完饭,他领着我们冒着风雪下乡。他还忍着肝疼,一天跑了9个村,慰问了几十户困难群众,没喝群众一口水,没烤群众一把火。走到梁孙庄,他进了一户人家,里面住着两位老人,老大娘双目失明,老大爷卧床不起。焦书记抓住老大娘的手问:“冷不冷?饿不饿?”后来,焦书记给了老大爷20块钱,还有面等慰问品,老大爷激动得眼泪直流。

  有一次,我去焦书记办公室汇报工作,发现他坐的藤椅破了一个洞。我问:“焦书记,你坐这椅子咋弄个窟窿呀?”他说:“我肚子右边好疼,我顶着顶着就给椅子顶烂了。”大家都劝他去检查下身体,他说他忙,顾不上。去三义寨的路上,他又犯病了,疼得满头大汗。到了三义寨,公社书记郭玉堂一看焦书记那个样子,叫他休息休息,焦书记说:“不休息,汇报工作吧,我是来工作的!”

  (兰考县林业局原局长  李仙海  口述    本报记者  汤传稷  整理)

  杨淑兰:焦书记鼓励我们自力更生

  焦书记来了之后,曾下乡到我们韩村调查走访。我们看到的焦书记,很朴素。他把群众叫到一块儿,对大家说:“不能光依靠国家,我们都有两只手,小鸡还饿不死呢,咱们大活人还能饿死吗?如果大家都依赖国家,全县都是这样,那该怎么办呢?我们要自力更生!”

  在焦书记的鼓励下,我们村的群众开始靠割草卖草养活自己,那一年我们割了20多万斤草。后来生产队长给焦书记介绍,韩村没有一个外出要饭的,都是在家自力更生,割草卖草养活自己,还养活队里的几头牲口。焦书记听了之后说:“这个精神值得全县学习!”

  焦书记干工作善于抓点带面,随即他就通知大队、生产队干部上俺村开现场会。他说,韩村不依赖国家,依靠自己,这就是韩村的精神。就这样,韩村成了焦书记在全县树立的第一面红旗。

  韩村有很多盐碱地,焦书记号召我们整治盐碱地。当时地上长着一行一行的香椿柳,我们把香椿柳刨了之后开始挖台田,把下面的土翻到台田顶上,把盐碱土压下去。经过这样整治的土地,就可以种庄稼了。我们挖台田还得到了国家补助,挖多少亩地国家就给多少救济粮款,这样群众都维持住了生活,也把盐碱地整治了。把盐碱土压下去之后,俺们种了高粱、豆子,当年都有收成,群众的生活也有保障了。

  现在,兰考改变面貌了,我们啥时候都不能忘了焦书记。

  (兰考县兰阳街道原韩村党支部书记  杨淑兰  口述    本报记者  汤传稷  整理)

责任编辑:姜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