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是文化自信自强首次出现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这一论断赋予文化自信自强在新征程上更为重要的历史地位,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坚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筑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文化底蕴,蕴含着许多重要理念,如“天人合一”“自强不息”“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等,这些价值理念是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根基所在,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继承并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致力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发展。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结合”的前提、结果与意义作了系统深入的阐释,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极大丰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是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的丰富和发展。它为我们党的文化自信续写了新篇章,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就是人民的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政治立场和鲜明政治优势,也是贯穿于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一根红线。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人民精神文化的需求为牵引,关注人民群众在文化领域的新需要,不断彰显人民群众在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力量,通过激发人民群众的创新创造活力,巩固人民群众在文化实践中的主人翁地位,不断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文化理论实践问题,关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理论热点问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理解其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推进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化创新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途径,要实现文化的持续生命力和永久吸引力,离不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关键在于“转化”,即历史文化传统向现实社会生活转化。这种转化绝非简单模仿,而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深入挖掘、整理出积极的文明要素,以增强对文化的自信。创新性发展的关键在于“发展”,即对具有时代价值的传统文化进行总结和提炼,多渠道、多维度和多方面重新组合传统文化的内容。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是简单地对历史文化场景加以再现,而是激活人们内心深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核,并通过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呈现出来,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价值传承和目标向往。
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世界文化。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人类文明得以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发展。全球化和信息化已成为时代潮流,推动着人类文明向前迈进,只有在相互交流和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中华文明才能持续地获得发展推动力。古代中国长期领先于世界,以“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为代表的中华“容”文化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兼容并蓄向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之一,也是中华文明传续千年的重要原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都闪烁着璀璨光芒,为各国现代化积蓄了厚重底蕴、赋予了鲜明特质,并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共同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当今世界,多元一体格局日益形成,文化越来越成为国家综合实力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应当秉持包容万象的文化情怀,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来看待世界各国的文化,在平等的文化对话和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中,不断展示和发展自己,努力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并不断提高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 河南日报 》( 2024年04月03日 第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