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

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党史方志网 > 学术研究 > 理论前沿

积极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

来源:人民政协报作者:陈理时间:2024-03-22分享:

  要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2023年3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这是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一年来,全球文明倡议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和接受,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注入强大正能量。

  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底色和基本特征。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都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更加重要的作用。拿实现现代化来说,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向,是中国人民不懈奋斗、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但世界上并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中共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也为推动世界现代化进程、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要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全人类共同价值,集中概括了全人类的基本价值共识,反映了各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最大公约数。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胸怀天下的宽广胸怀,彰显了大党大国的世界眼光和责任担当,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和接受。就发展而言,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的《发展权利宣言》第一条明确规定:“发展权利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由于这种权利,每个人和所有各国人民均有权参与、促进并享受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发展,在这种发展中,所有人权和基本自由都能获得充分实现。”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使当代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站在正确的一边,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与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共谋发展繁荣。

  文明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和创新。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拿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说,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这是我们国家的独特优势,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通过坚持“两个结合”,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让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更好构筑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的文明滋养和精神力量,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开展人文交流合作,促进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更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人类历史进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类历史是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历史。拿中国与不同国家文明长期交流交往来说,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全球文明倡议提出一年来,中国通过举办“读懂中国”国际会议、“良渚论坛”,举办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举办2024“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等众多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积极开展更广泛的教育、科技、卫生、艺术、旅游和青年、智库、政党、媒体等的对话交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促进不同文明相互了解,更好地促进人类文明互学互鉴、兼收并蓄,推动人类文明实现创造性发展。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原主任)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4年03月19日 第 3 版)

责任编辑:姜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