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

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党史方志网 > 学术研究 > 党史研究

学习毛泽东同志深厚的人民情怀

来源:人民论坛网作者: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务会理论学习中心组时间:2024-01-08分享:

  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奠基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是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伟大国际主义者。”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缅怀他伟大而光辉的业绩,学习他深厚而博大的人民情怀,对于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团结奋斗,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毛泽东同志是从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伟大领袖

  毛泽东同志是扎根于中国大地、来源于人民群众的一位历史巨人,他从人民中获得了无尽的力量,代表了人民的利益,表达了人民的要求,正如周恩来同志所说的,“决不要把毛泽东看成一个偶然的、天生的、神秘的、无法学习的领袖”,“我们的领袖是从人民当中生长出来的,是跟中国人民血肉相联的,是跟中国的大地、中国的社会密切相关的,是从中国近百年来和‘五四’以来的革命运动、多少年革命历史的经验教训中产生的人民领袖”。

  毛泽东同志“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国家有很多诚心为人民服务、诚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立志改革的人。我们共产党员都应该是这样的人。”毛泽东同志心系人民、心系民族,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把全部的爱都倾注给了广大人民群众。在他心中,人民是天,唯此为大;人民是地,唯此为本。在人民解放和捍卫民族独立的斗争中,他的六位亲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包括他的妻子杨开慧烈士和他的长子毛岸英烈士,当听到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的消息后,他强忍丧子之痛,缓缓地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嘛!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岸英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作为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严格恪守“一切工作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的原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乐于清贫、甘于奉献,是真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人民公仆。

  毛泽东同志具有深厚的人民情怀,为人民之忧而忧、为人民之乐而乐,他曾为洪水、地震死人和群众生活困难而多次流泪。同时,他也感动于人民群众改天换地的革命斗志。1958年夏,毛泽东同志读了《人民日报》关于江西省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的报道后,兴奋不已,“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写下了《七律二首·送瘟神》,高度颂扬了人民群众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毛泽东同志到了晚年之际,最容易牵动他思绪情感的,仍是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正因为毛泽东同志心系人民的赤子情怀,使他赢得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和崇高敬仰。可以说,为了人民翻身解放,为了人民当家作主,为了人民幸福生活,毛泽东同志战斗了一生,革命了一生,奋斗了一生,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大公无私,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邓小平同志指出:“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毛泽东同志为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作出了光耀千秋的历史贡献。

  毛泽东同志在学生时代就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胆识的青年。他不但好学深思,而且时刻关心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不懈地探索救国救民、改造社会的真理与道路。为了找到中国的出路,毛泽东同志“向大本大源处探讨”,在反复比较和鉴别中,毅然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选择了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崇高理想,从此一生追寻,矢志不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使中国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积累起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毛泽东思想是写在亿万中国人民心中的科学理论。毛泽东同志留给我们最重要的政治遗产就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源自于人民的智慧、人民的探索、人民的创造,它深深扎根在中国这片沃土上,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我写的文章就是反映这几十年斗争的过程,是人民革命斗争的产物,不是凭自己的脑子空想出来的。先要有人民的革命斗争,然后反映在我们这些人的脑子里。既然有人民革命斗争,就产生要采取什么政策、策略、理论、战略战术的问题,栽了跟头,遭到失败,受过压迫,这才懂得并能够写出东西来”,“《毛选》,什么是我的?这是血的著作。《毛选》里的这些东西,是群众教给我们的,是付出了流血牺牲的代价的”。

  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在同各种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过程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毛泽东同志说:“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与归宿。”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群众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观点,形成了系统的党的群众路线思想,深刻揭示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军民关系的真谛。我们党正因为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才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

  一切为了群众。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回答了“为了谁”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者,为人民利益而存在,为人民利益而奋斗,除谋求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外没有任何私利。毛泽东同志用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语言概括提炼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1941年,毛泽东同志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中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1945年,他在党的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在自己的党章中就一直鲜明地把为人民服务确定为党的宗旨,并一以贯之地体现在党的全部工作之中。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指出:“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 他还强调,要“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最忠实地代表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他要求一切共产党员“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切依靠群众。这是我们党推动工作的根本动力源泉,回答了“依靠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进行社会变革的主体和决定性力量;无产阶级只能自己解放自己。中国共产党长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艰难环境里进行革命活动,依靠谁的问题变得尤为突出。为了战胜国内外强大的敌人,毛泽东同志反复强调,只要我们坚定地相信群众,紧紧地依靠群众,始终与群众打成一片,最广泛地发动群众、组织群众,那任何困难都能克服,任何敌人都能战胜。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在总结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经验时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是关于人民群众伟大历史作用的经典名言。他还指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革命的主体”“是真正的铜墙铁壁”。在解放战争初期,美国反动派用原子弹吓唬世界人民。对此,毛泽东同志指出,原子弹是纸老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真正强大的力量是人民。毛泽东同志的这一思想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去夺取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毛泽东同志深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只要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强调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回答了“我是谁”、“从哪里来”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党的领导机关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群众中来”。“从群众中来”,就是领导者深入到群众中去,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创造,以形成符合群众实际需要的系统意见,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说:“我的经验历来如此,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因此,获得了正确的认识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也就是回到群众中去,向人民群众进行宣传解释工作,指导群众的实践活动,从而检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所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把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统一起来,解决了党如何领导群众的根本方法问题,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创造。

  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到群众中去”的深化和具体化,回答了“怎么办”和“往哪里去”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善于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善于使我们的每一个运动,每一个斗争,不但领导干部懂得,而且广大的群众都能懂得,都能掌握,这是一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领导艺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只有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掌握,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才能落到实处,取得实际成果。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必须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有效动员组织群众,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团结奋斗。1948年4月2日,毛泽东同志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说,“在我们一些地方的领导机关中,有的人认为,党的政策只要领导人知道就行,不需要让群众知道。这是我们的有些工作不能做好的基本原因之一”,我们有些同志“不懂得发挥被领导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因此,必须使群众信任我们,坚定革命事业的信心和决心,“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要使他们从这些事情出发,了解我们提出的更高的任务,革命战争的任务,拥护革命,把革命推到全国去,接受我们的政治号召,为革命的胜利斗争到底”。毛泽东同志还强调避免脱离群众的问题,要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冒险主义”和“尾巴主义”,他指出,“共产党员在民众运动中,应该是民众的朋友,而不是民众的上司,是诲人不倦的教师,而不是官僚主义的政客”,“我们一定要把领导上的老爷式作风、官僚主义作风、命令主义作风,完全消灭得干干净净”,等等。这些重要论述指出了党在贯彻群众路线过程中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也指明了贯彻群众路线的最终目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纵观毛泽东同志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奋斗的一生,我们深深地感到他始终把为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最崇高的使命,始终在忠实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他至亲至爱对人民的崇高精神风范已融入亿万中国人民的心灵和血脉,化作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在不懈奋斗中,我们党赓续毛泽东同志深厚的人民情怀,任何时候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不断谱写党与人民群众鱼水深情的崭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人民至上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比如,民心向背决定着历史的选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创造精神,汇集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等等。这些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重大问题,饱含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和深厚情怀,彰显了大党大国领袖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的使命担当。

  当前,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汇聚蕴藏在人民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才能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要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使中国式现代化拥有最可靠、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源泉。

  坚持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不仅是浩瀚的力量之海,也是浩瀚的智慧之海。”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我们要坚持人民是创造历史根本动力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要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领导艺术的提高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沃土中。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使全体人民都满腔热情地投身到建设祖国的美好未来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中去。

  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我们要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努力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要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坚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做大“蛋糕”的同时,进一步分好“蛋糕”,着力解决好就业、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民生问题,构建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依法引导和规范资本健康发展,逐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保持历史耐心、进行不懈努力,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上文有删减,全文将刊发于《人民论坛》杂志2024年1月(上)

来源 :人民论坛网-人民论坛杂志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