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基础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发生了格局性变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当前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开始进入“由量到质、提质增效”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既存在前一阶段迅猛发展而产生的问题,也面临新发展阶段带来的挑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展望未来,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要求和新需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对此,应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科布局、教学工作和人才建设等全面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角度,高度重视和系统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将其作为优化体制机制、完善政策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时代 研究 教学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尤其是办好新时代思政课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阐释,亲自谋划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育教学、宣传阐释和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过程中,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围绕“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情况”这一主题,先后赴上海、南京和济南等地开展调研活动,以期在深入了解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系统把握当前的发展阶段、主要特点、困难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调研组分别在上海、南京和山东等地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访谈、座谈活动,共覆盖了35所高校、地方党校和相关科研院所。访谈、座谈和交流的主题涵盖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理论研究、学科建设、教学实践、人才队伍、政策措施、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通过实地参观,调研组充分感受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取得的成就;了解了一线领导者、授课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现将课题组的主要调研发现和相关思考报告如下。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和取得的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部署下,我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发生了格局性变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数量达到历史新高
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组织管理部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依托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是高校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坚守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重要力量,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彰显我国大学社会主义底色的主渠道。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部署下,党中央及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例如中宣部、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2015年),中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2021年),推动我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开始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由2012年的100余家发展到2021年底的1440余家。与10年前相比,马克思主义学院数量增长了十几倍。其中,37家马克思主义学院相继选列“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各地也评选出了一批地方重点或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形成了以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为牵引,各类马克思主义学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人才队伍特别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教师队伍结构持续优化
强教必先强师。习近平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当前,各地高校按照党和国家的发展规划,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思政课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教育部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超过12.7万人,比2012年增加7.4万人,队伍配备总体达到师生比1∶350的要求。伴随着人才队伍数量的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人才队伍的结构也持续优化,其中,年轻化、高学历化成为队伍发展的新态势。教育部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在专职思政课教师中,49岁以下占77.7%,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72.9%,具有高级职称的占35%。近年来,新进人才的学历层次比较高,整体拉高了队伍的水平,推动了人才队伍的结构转型,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理论功底和综合素养显著提升,为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力量。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工作尤其是“大思政课”建设开拓出全新格局,课堂面貌焕然一新
思政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以来,思政课在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全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其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首先,思政课的组织领导与管理机制日臻完善,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履行思政课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讲思政课、带头听思政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形成了合力办好“大思政课”的全新格局。其次,各地高校通过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打造平台、共享资源等方式,探索出各具特色的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模式;通过推出思政示范课程、打造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编写专业类思政课教材和教学指南等方式,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再次,思政课教学方法“一省一策”“一校一策”乃至“一生一策”的探索取得重要进展,各地涌现了诸如问题链教学法、经典研读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小组讨论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影像教学法等广泛应用的新式教学方法。最后,善用“大思政课”,积极探索把思政课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各地高校积极拓展实践载体,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例如,紧扣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及富有各地特色的节庆纪念活动等重大时间和事件节点,深化拓展思政课途径和载体,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在调研中,专家学者普遍反映,当前思政课堂真的活起来了,教学方式更多样了,课堂样态更丰富了,越来越多有吸引力、感染力的思政“金课”涌现出来,思政课堂面貌焕然一新。
(四)高校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必修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成效明显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主渠道。各地高校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研究和教学作为重中之重,积极推动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目前已经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必修课。各高校在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必修课的同时,普遍加强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建设,初步形成了必修课加选修课的课程体系。不少高校结合自身实际,重点围绕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以及“四史”、宪法法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设定课程模块,开设选修课程。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果丰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要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家学者普遍表示,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高校院系中的“生态位”显著跃升,现在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黄金时期”和“最好的时候”。从研究成果来看,当前也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大发展大繁荣”时期。例如,以“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从中国知网检索,截至2023年8月31日共有504553篇文献,其中2012年以后的文献253639篇,占比超过50%。也就是说,近10年的发文数量超过了以往几十年数量的总和。又比如,调研中,某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仅2022年一年就发表了112篇C刊(CSSCI)论文,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项、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项。同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方面,已出版中宣部马工程重点教材36种、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80种。
(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高校围绕“全面建设一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引领作用”这一中心任务,着力加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2017年,教育部批准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八所高校首批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从无到有的突破。目前已有46家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生。截至2021年底,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硕、博在校生达6.2万人。同时,截至2021年底,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增加到10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增加到279个,学位点数量位居各学科前列。此外,各地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探索还包括:一是构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引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为支撑,覆盖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二是深入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化、学理化和分领域、分专题研究,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知识体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体系建设;三是普遍加强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等内容的研究与概括,总结规律性认识、提炼标识性概念,努力打造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话语体系。
(七)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者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改变,工作尊严感和自豪感、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及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等得到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影响力呈现上升态势
专家学者普遍反映当前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不但得到单位的高度重视,更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与认可。工作自豪感、职业归属感和社会美誉度的跃升,职业激励效果的显著提升,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者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必将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队伍,形成良性循环。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参与决策咨询和理论宣讲活动,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不少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动组织教师围绕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开展调研并向有关部门提交咨询报告,也有不少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受邀参与各级政府重要文件、报告等的起草工作,还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通过各种形式担任社会兼职、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使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咨政建言、政策制定、服务社会等方面展现出重要价值,社会认可度明显提升。
二、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经过近年来的迅猛发展,当前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开始进入“由量到质、提质增效”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既存在前一阶段迅猛发展时产生的一些问题,也面临新的发展阶段带来的挑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一)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在各项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引导下,经过前些年的迅猛发展,全国半数左右的高校已经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数量迅猛增长之后,其建设和发展质量值得特别关注,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上。从主观角度来看,各地高校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存在差异;从客观角度来看,各高校的学校性质、层次层级、所处地域、所属领域和发展阶段千差万别,不同院校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其研究与教学工作的具体要求、期待、支持力度等也不尽相同。这些主客观因素必然导致不同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存在不小的差异。另外,专家学者提到较多的一个问题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中存在一定的“疲态化”现象。还有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是经费使用问题。总体来看,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发展的经费管理中,呈现出管理过细、碎片化、不统一的特征。经费管理和使用的限制性因素多,影响了经费效益的发挥,不少马克思主义学院面临“有经费花不出去的困境”;专项经费的碎片化,不利于集中统一调用,难以取得规模化效果,导致有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面临“有想法但无经费落实”的问题;同时,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经费支出存在不规范、使用途径单一(如大量经费被用于召开会议)等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工作尤其是思政课教学中面临不少有待破解的长期难题
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可或缺的关键课程,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习近平强调:“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思政课教学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这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需要具备深厚的知识储备和理论素养。调研中,几乎所有的一线教师都表示“上课压力很大”“课时偏多”。要把学生关注的一些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甚至一些尖锐敏感的问题,讲清楚、讲透彻并不容易。如果对这些问题讲得“不足”“不够”“不透”,往往会影响授课效果,思政课的“到课率”“抬头率”势必会大打折扣。有调研对象反映,当前课程教学内容偏重,有些内容一堂课难以讲完,有些内容在不同课程中重复出现;教师对如何恰当使用统一制作的课件存在疑惑,受制于严格的考核管理规定,有的教师授课时只念课件。有些高校开门办思政课、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不够。也有专家反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教学还面临着不少新挑战。例如,不同年级或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不同,教学内容理应作出不同的安排,而这在现实教学中很难实现。同时,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有异,吸收程度千差万别,统一教材难以满足差异性需求。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人才队伍尤其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仍存在不足
近几年,为完成1∶350的师生比配备要求,各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人才队伍建设普遍经历了一轮量的跃升。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问题。第一,短期内大量年轻人的涌入,带来队伍迅速年轻化,但也造成了队伍年龄结构比例失衡的问题:短期影响是内部竞争加剧,长期影响是队伍更新速度过快过猛。第二,不少非专业背景的人才涌入,在优化队伍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的同时,也带来了专业转换和职业融入问题,加大了培养培训的压力。第三,由于人才成长规律的限制,目前各地高校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教学能手普遍匮乏,科研团队和教师队伍质量的提升依然任重道远。第四,虽然同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但是由于不同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的具体要求不同,各地高校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也存在不平衡问题。第五,面对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发展需求,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专业人才存在储备不足、供需失衡的问题。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调研中,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普遍反映存在的问题包括:主动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不够,问题意识不强、现实感不强;基础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比较薄弱;阐释性研究比较多,学理性研究比较少;热点问题研究比较多,长期性、根本问题研究比较少,尚未出现学术界和社会公认的学术经典;理论研究与宣传教育、教学实践脱节问题突出,研究成果简单化、标签化倾向严重,难以转化为宣传成品、教学成果;论文评价机制不健全,发表的学术论文“量多质低”问题突出,出现了“从概念到概念、从观念到观念、从范式到范式”的空转现象;等等。
(五)师德师风建设仍存在一些短板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在高校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坚守意识形态阵地的重要力量,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彰显中国高校社会主义底色的重要方阵。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德师风问题,社会关注度高,一旦出现问题,容易引发严重负面舆情。整体上看,当前马克思主义学院师德师风建设与党中央的要求以及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存在差距,与新的历史方位下教育发展、人才培养对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需要还不完全适应。
三、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要求和新需求,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关于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的思考和建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度重视和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将其作为优化体制机制和完善政策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不少专家学者在谈到当前存在的问题,例如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理论研究、学科建设、思政课教学、人才队伍乃至政策支持等问题时,普遍强调要回到最根本的问题上,即这些问题的性质、功能,党中央对这项工作的定位、期待和要求,以及这些问题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所处的位置,等等。因此,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首先学习领会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的定位、期待和要求,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以长效机制和内生动力建设为重点,优化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
当前,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迅猛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引导。长远来看,政策驱动是有限度的,长期发展的关键在于形成内生动力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在量的迅猛增长之后,如何提质保质是重中之重。特别是在各类支持性政策有序退出后,保证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的自主性和可持续性,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尤为关键。这个问题也是各地马克思主义学院关注的问题。不少专家学者建议上级管理部门尤其是考核评价部门针对此问题拿出更多的真招实招。此外,为避免“一刀切”问题,建议适当鼓励各地高校按照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原则,基于地域实际、学校属性、所属领域和发展阶段,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普及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多次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要求全党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研究。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无论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工作,还是讲好思政课,都要加强学习、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四)进一步完善思政课人才队伍建设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培训机制、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
不少一线教师对当前的考核评价机制提出了改进建议,主要包括:教学评价方面,除了学生评价之外,适当增加其他相关主体的评价及其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任务量考核方面,适当区分或平衡教学工作与研究工作;职务职级考评、晋升方面,适当分类考评或根据工作重点适当倾斜;思政课教师队伍能力提升方面,组织更多的专业培训或职业训练,构建多样化的培训平台,丰富培训途径;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进一步优化激励机制,建立明确的退出机制,尽可能消除人才队伍的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投入教学科研工作。
(五)创新机制方式,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全面激发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习近平强调,办好思政课“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研中,不少一线教师对规定内容与自主发挥之间的空间到底有多大表达了困惑。对此,有教师建议上级主管部门进一步优化课堂考核评价体系,尽量把规定内容与自主发挥的空间细化、量化,尽可能地可控、可感、可免责,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更好地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新授课方式也很重要。有教师建议上级主管部门或管理机构大力推动或鼓励在思政课上积极采用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智慧课堂等方式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授课内容方面,建议把教学重点、社会热点、理论难点同学生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获得感。教材使用方面,由于思政课教学均采用统一组织编写和修订的高校思政课重点教材,建议有关部门根据教材修订情况定期组织教材使用培训,以更好地引导思政课教师吃准、吃透教材基本精神,把握重点难点,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高效转化。还有不少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希望多开展教学能力培训或者精准帮扶,以提升教学水平。
(六)以学科群建设为统领,持续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专业体系、教学体系和课程设计,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由“整合”向“聚合”转变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和专业设置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发挥学科群建设的整体效能和规模优势,亟须解决如何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专业“由分到合、从散到聚”的问题。在学科和专业层面,建议从理清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关系出发,优化解决相关二级学科的归属问题(例如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两个二级学科分别从经济学和政治学划归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研究领域区分问题、教师队伍布局问题和学科支撑思政课问题。在课程教学层面,建议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适当整编教学内容,化解一线教师反映较多的课程设置偏多、内容偏重和部分教学内容重复等问题。
(七)全面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建设,以优化马工程重点教材编写为引领,全面启动专业教材编写、修订工作,将党的创新理论有机融入各门思政课教材和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专业教材
课程教材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意志,是育人的重要载体,直接关系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完成铸魂育人使命的关键环节,也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重要途径。要全面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建设,以优化马工程重点教材编写为引领,尽早尽快启动专业教材编写、修订工作,将党的创新理论有机融入各门思政课教材和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专业教材。
(八)坚持师德师风违规“零容忍”,及时开展师德师风自查自清行动,将底线管控与高位引领相结合,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习近平强调:“‘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这样的教育重地和思想高地,师德师风建设尤为重要。要坚持师德师风违规“零容忍”,严肃处理在信念信仰、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学术诚信、思想道德等方面突破底线的人员,把这些违规违纪人员及时清理出教师队伍。同时,将底线管控与高位引领相结合,积极建立教师共同价值追求,引导广大教师自律自强。
(注释从略,完整版请参考本杂志纸质版)
(调研组成员:崔友平、吕增奎、刘仁胜、吕楠、晏荣、宋学增。执笔人:宋学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