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

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党史方志网 > 学术研究 > 理论前沿

“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文化主动

来源:理论网、《学习时报》2023年10月16日作者:李琳琳 时间:2023-11-03分享:

  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党中央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掌握好“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第二个结合”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价值引导与精神动力。

  “第二个结合”不断夯实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根脉。中华文明拥有五千多年不间断的历史,积淀形成辉煌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立足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基因、行为准则、思想观念以及伦理道德,这些文化因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主导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式。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程中,我们需要将其与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的历史进程结合,正确把握全球化进程中人类文明发展要求,运用“第二个结合”不断具体地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着力点。

  立足“第二个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一方面要注重积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理念与精神境界,另一方面应重视文化精神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碰撞,特别是关注文化普遍性,建立起具有人类现代文明意义上的文化新形态。立足“第二个结合”夯实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根脉要求我们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各种文化的激烈交锋,通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增强中华文明发展的自信心、增强本民族文化认同感,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推动中华民族的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不断提升新高度。

  “第二个结合”深刻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规律。“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这一论述立足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不仅拓展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视域,并且从实践路径上指明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方向,确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建设的核心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元素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这些特性也展示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特征。如何保护中华民族文化,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已经成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课题。

  在“第二个结合”视域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一种文明形态进入另一种文明形态必然要经历深刻的文化转型,我们要运用“第二个结合”把握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连续性、创造性、统一性、包容性以及和平性,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与人类文明融为一体,展示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鲜明时代特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只有在追求现代性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民族性,又在保持民族性的基础上开放地接纳现代性,才能真正走出现代性和民族性相协调的发展道路。

  “第二个结合”积极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交流互鉴。人类文明的进程,是不同文化碰撞、交流、交融的进程,正是在这个进程中,不同国家和民族共同创造着自身文明与全人类文明,不断推动人类历史走向进步。无论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还是世界其他文明,都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是历史的产物。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将中华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贯通起来、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准则融通起来。在五千多年历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仁爱”“民本”“大同”“和合”理念,以其标识性、延续性、超越性塑造了中国自信、包容、开放的正面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尊重、理解和支持,成为国家形象塑造的强大内在支撑。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在“第二个结合”中反思自身文明的价值,也通过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提供一种思维范式的转换,在全人类文明共同发展语境中探索中华民族和世界各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前景与发展方式。

  “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置身于全球化的世界格局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交往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第二个结合”在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向世界的开放交流中,一方面能够促进世界文明的健康发展,不断以全人类共同价值形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追求和文化选择;另一方面不断使自身得到丰富和完善,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更新并保持活力。“第二个结合”在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进程中,通过推动文化整合和文化创新,凸显现代中国文化要素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建立起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的文化建设战略,发挥文化的教化功能,推动全民族道德、理想、信念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努力建构由国家制度的吸引力、社会价值的感召力和民族形象的亲和力为主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吸引力和价值影响力。深化“第二个结合”的积极意义在于,它在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同时展示出人类文明的普遍性特征,促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人类文明健康发展,并不断形成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

  (作者系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来源:理论网、《学习时报》2023年10月16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