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地方志是“一方之全史,一地之百科”,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功能。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优秀文化传统。
二
洛阳古志,尽显千年帝都之气象。“居天下之中,背河面洛,西涧东瀍,挟崤函之阻,总风雨之交。”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洛阳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儒学奠基于此、道家学说产生于此、佛教首传于此,这里是“最早的中国”、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这里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枢,这里是民族交流融汇地、客家人祖根之源。
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都浓缩在卷帙浩繁的洛阳志书中。
三
斗转星移,时移世变。中共洛阳组星星之火,照亮中原大地;八方英才荟聚,形成建设浪潮;改革开放春风,激发社会发展动力。
1981年,洛阳市志编纂委员会成立。几代方志人笔耕不辍,编纂出版社会主义新方志50余部,3000万字,详尽记述河洛大地的风云际会和历史变迁,成为一座重要文化宝库。
四
盛世修志,载牡丹花城之蝶变。进入新时代,洛阳方志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守正创新,深入挖掘洛阳历史文化,致力让沉睡在史志书籍中的文字活起来,构建起修用结合、多业并举的崭新格局。综合年鉴市县全覆盖,党史方志网成功改版,地情数据库顺利上线,洛阳方志馆开门迎宾,全面记录展示洛阳新时代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综合实力跨越式提升,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与日俱增。
五
洛阳新辉煌,振兴正当时。广大河洛儿女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人民至上,埋头苦干,勇毅前行,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新征程。
修志问道,彰往昭来。洛阳方志人正以实干为笔,以奋斗为墨,描绘洛阳方志事业新蓝图,记录时代风貌,讲好洛阳故事,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