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佳话》作品来自一个真实的故事:1974年10月6日,下乡知青杨根生得知周总理患病的消息后,出于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敬仰,提笔给周总理写了一封信,并寄去7公斤苹果。10月14日,国务院办公室信访室受周总理委托,给杨根生回信并从总理工资中寄回10元钱,嘱咐杨根生要在实践中接受锻炼,同时告诉他,今后不要再寄东西了,因为“总理一向不接受礼品”。
收到总理的回信和钱后,杨根生激动得无以言表:日理万机、有病在身的总理,还惦记着一个普通知青的来信,几分钱一斤的苹果,却给他寄回了10元钱。杨根生当即把这封信交给组织,并拿上这10元钱冒雨去新华书店买了一些书,分发给身边的下乡知青阅读学习。此事在当时被誉为“苹果佳话”,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在洛龙区档案史志馆收藏了这份珍贵的档案,档案中存放着周总理的回信原件,全文约200字,虽篇幅不长,却让人深刻感受到周总理平易近人的处事风格,触摸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品质和修为,档案中还有一份当时中共洛阳市委郊区委员会办公室下发的文件。洛龙区档案史志馆挂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档案成为该基地的一份重要展品,前来参观学习的人每每驻足这里,从档案中学习党的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和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深深为周总理的亲民情怀所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