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包括中共XX省(自治区、市)委、XX县(旗、区)委、XX 镇(乡)委,以及中国共产党X省(市、县)三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组织。立目时注意不要把纪律检查委员会置入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之中,作为党委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工作去编写。中共地方纪律检查委员会是与中共地方委员会并列的。中共内容一级篇目名称应该设中国共产党,而不要设中共XX委员会,否则,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组织和工作难以归属。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主要记述内容为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的党员与党的重要会议、地方组织委员会、党务工作、重大决策、纪律检查工作等门类。
一 党员与党的重要会议
主要记述志书断限期间本地区党员发展、党员基本情况、党的代表大会和党代表会议、全委会议、常委会会议内容,以及以党委名义召开的、对全局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会议。
(一)党员
主要记党员人数、男女性别、文化程度,各历史时期党员发展的主要对象。
(二)会议
记会议时间、地点、会议主题、与会人员界别、人数,会议做出的重大决议及执行情况。
1.党的代表大会
按届次编写,主要记换届选举,选举新一届党委会成员,记贯彻全国和上一级党代表大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通过的会议决议。会议正式代表、列席人员、会议报告等。注意简略地记述会议期间当地经济社会状况和会议就此状况提出的任务和奋斗目标。
2.委员会全体会议
第一次会议主要记选举产生本届委员会的书记、副书记、常委,作重要报告或汇报。其后历次全会,记书记报告,通过党的建设的意见,传达全国会议精神、增补委员等。
3.党代表会议
会议主要听取和审议地方党委、纪委工作报告及有关情况汇报,对全委会、纪委工作进行评议。讨论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兼记党代表视察调研、党代表提案(质询)。选举参加上一级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和候补代表。
4.常委会会议。
二 党的地方组织
(一)党的地方委员会及机构
1.党的委员会及领导
分届次记述党的地方委员会选举产生的时间及组成人员。届中的省委、市委、区委、县委主要负责人(常委)变化情况,按时间顺序加以记述。注意与党的代表大会选举内容详略互见。可以列领导成员(书记、副书记、常委)更迭表。领导成员更迭表包括职务、姓名,籍贯、文化程度、年龄、性别、职称、任职时间、任职前从事职业、任职期间分管工作等。
2.党的委员会机构
记述省委、市委、区委、县委工作机构的演变情况,地方委员会工作机构包括领导机构、工作机构、派出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具体的,省、市、县委员会机构包括办公厅或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政研室、机关党工委、老干部局、党校、党史研究室、信访办等,各职能机构记载要素包括内设处室、职务、编制与正式在岗情况、公务员与工勤人员、人员素质(政治身份、文化程度、性别、年龄等),注意繁简得当。各职能机构列正副领导人员更迭表。另列志书上、下限时间地方委员会职能机构示意图。
改革开放以来,党委工作部门相对稳定,主要对于一些临时性机构的设置和部分机构级别的升降,要加以反映(可附临时性机构表)。党的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组成之一,具体涉及党委工作部门,凡机构改革而产生的机构精简、职能调整等内容需要记述。文字量大的独立设目,文字量不大的作为组织机构沿革的背景写。
(二)党的地方纪律检查委员会及机构
1.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及领导
分届次记述党的地方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产生的时间及组成人员。届中的省、市、区、县纪律检查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常委)变化情况,按时间顺序加以记述。纪委书记必须由地方党委常委担任,一般由党委副书记兼任。
2.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机构
记述省、市、区、县纪律检查委员会职能机构的演变情况。纪律检查委员会内设机构包括办公室、监督检查室、纪检监察室、案件审理室、信访室、宣传教育室等。20世纪80年代“打击经济领域中违法犯罪活动领导小组”,后改“打击严重经济犯罪活动办公室”,不要漏记。还有举报站、举报电话、举报箱以及各委办局纪检组、下一级行政区纪委等。
(三)党的基层组织
1.基层党委(党组)
包括下设的部委办、厅局党委、党组,公司企业党委、乡镇党委等。用概括加统计表的方式记述。
2.党的工作委员会
包括直属机关、农村工作、企业工作、教育工作、开发区工作、财贸工作、金融工作、社区街道工作等党工委。用概括加统计表的方式记述。
三 党务工作
包括组织工作、宣传思想工作、统战工作、政法工作、政策研究、保密工作、信访工作、党校和干部培训、老干部工作、机关工委工作等。
(一)组织工作
组织工作分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省、市、县、州、区、旗直属机关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等类目(也可以把机关党务工作、离休干部工作放入组织工作中编纂)。
1.干部队伍建设
包括干部考核与领导班子建设(配备)、干部培训与教育、后备干部培养、干部交流引进、知识分子干部工作、干部制度改革、干部管理监督,以及对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的选拔任用情况等。写出各时期干部的结构,最好设一结构表、以反映提拔任用干部的时代特征。干部制度改革包括回避交流制度、干部选拔民主推荐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公开招聘、干部公示、引咎辞职、领导干部考察责任制、监督审计等。换届时严处买官卖官跑官要官拉票贿的情况。干部考察方面,采用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通过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调查、实绩分析,个别谈话等方法考察干部。
2.干部制度改革
在领导干部方面,主要是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干部职务轮岗制度、公开招聘制度等。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建立后备干部梯队、实行年轻干部挂职锻炼、推行干部任前公示等。在干部队伍管理方面,建立机关以及企事业干部分类管理制度、领导班子年度考察制度、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等。
3.基层党组织建设
内容包括直属机关党建、农村党建、企事业单位党建、社区党建、“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直属机关党建包括整党和民主评议党员、反腐倡廉教育、机关作风建设等。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有许多新内容,如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注意不要漏记。注意处理好共性的党建内容与特色的党建内容的关系,可以通过本门类的无题序言简介全国开展的共性党建内容,然后再按各类基层党组织分目,记述当地特色性的党建内容与做法。
4.党员队伍建设
包括党员社会构成、党员发展、党员教育管理等。党员社会构成包含党员总数,正式、预备、女、少数民族,年龄构成、文化构成、入党时段、行业分布数等;党员发展,各历史时期党员发展的人群特点和数量,如改革开放以后重视文凭和懂经济的干部。党员教育管理,记特色性的学习与活动,全国性从略。
5.老干部工作
根据各地内容的多少,可并入组织工作,也可单独立门类与组织、宣传、统战等工作平行写。随着干部制度改革,老干部工作得到加强,各地都兴办了各种形式的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等。老干部局作为专门的服务于老干部的工作机构,在加强服务的同时,也加强了对老干部的管理。而老干部也不甘于简单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更多地把精力投入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上来。许多老干部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上有突出贡献,他们捐资助学,从事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各地都有老干部老有所为的事迹,如老干部集资建成了一批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创办老年大学等。离休干部的政治待遇、生活待遇也是需记述的内容。
(二)宣传工作
宣传工作包括宣传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媒体宣传管理、演艺市场管理、宣传队伍建设、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等内容。本门类主要记述党委宣传部门为贯彻执行中央、地方党委的各项方针政策,根据中宣部各时期的舆论导向、理论研究方向,在当地开展的新闻管理、理论研究、精神文明创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等工作及群众性宣传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思想宣传内容极其丰富,各地都有许多创造性的实例值得记述。记述时注意合并全国共性内容,要突出地方创新做法。
1.宣传教育
包括思想教育、形势任务教育、先进典型教育。
2.媒体宣传管理
简略介绍宣传阵地,重点写好党委宣传部门对新闻和出版的管理,包括报刊、图书、电视、广播、网络有关新闻和宣传的板块管理,与广播电视门类、出版门类交叉处理。该部分内容重点把握各历史时期的舆论导向。
3.理论教育
包括理论研究、理论培训、理论宣传,写好各时期的理论研究课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毛泽东思想研究、邓小平理论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研究等),研究的重要观点,理论研究队伍(“五路大军”,即社科院、高校、宣传系统、军队理论研究人员、学会)。文表结合。
4.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包括各类研讨会及研讨文集,特色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社会实践与推广效果,如对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流动人口政治思想工作、外企白领党员政治思想工作如何开展的研究等。
5.演艺市场管理
与文化艺术门类内容交叉处理,包括对戏剧、电影、歌舞、杂技、美术、音乐、展览等市场的管理以及公共艺术演出市场的管理等。
6.国有文化资产管理
对宣传系统的文化产业的管理,如对报业集团、新闻传媒集团等的资产管理。包括资产形态、资产量、增值情况、税利等。
7.宣传队伍建设
新闻宣传管理人员、新闻宣传从业人员,文艺人员的数量、层次,以及组织培养情况。
(三)统战工作
统战工作包括促进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落实政策、港澳台和海外的统战工作。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工作在加强党同各民主党派的联系、实施民主监督、促进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第二轮修志要从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在促进经济发展、开展多党合作和民主监督、拓宽党外人士参政议政渠道、建设民主政治等方面组织资料,实施编纂。注意与政协门类、人大门类、民主党派工商联门类的交叉处理。
1.促进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
反映统战部门促进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其他各界人士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的发挥。推荐中青年知识分子加入民主党派,协助民主党派加强组织建设。着力培养选拔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通过人大、政府、政协的换届,党外代表人物在其中完成新老交替。支持和推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党外人士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开展科技经济咨询服务,培训人才,智力支边,为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穿针引线”等活动。可以设与民主党派合作、支持民主党派工作等条目。
2.落实政策
要记述以下内容:1979年后,在统战工作中拨乱反正,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复查平反冤假错案,为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人平反。全面落实对原工商业者的政策,肯定原工商业者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劳动者。把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及小业主从原工商业者中区别出来。明确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检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落实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以及居住在当地的台湾同胞和去台人员在本地的亲属的政策。落实民族、宗教和侨务等政策。
3.港澳台和海外的统战工作
重视对港澳台胞和海外侨胞联谊内容的记述,主要反映本地侨胞。台胞、港澳同胞、海外同胞的分布、人数、姓氏、著名人物身份,联谊活动等。组织台办、侨办、侨联海外联谊会、黄埔同学会提供资料。注意不得侵犯入志人物的隐私。
4.对非公经济人士的统战
统战部门通过工商联对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三胞”投资企业和部分乡镇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进行“团结、帮助、引导、教育”,选拔、培养一支拥护中共领导、能够与中共长期合作的非公经济积极分子队伍,并通过他们带动同行“爱国、敬业、守法”,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贡献力量。推动成立私营企业协会和私营企业家联谊会,在私营企业家中推动关心社会、回报社会的扶贫光彩事业、慈善事业等。
5.贯彻民族、宗教政策
民族政策的落实,包括保障少数民族政治权利(支持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参加人大和政协,选拔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保障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平等权利和合法权益),帮助少数民族提高经济、文化水平(安排培训就业、解决住房问题、扶持经济实体、发展文化教育、开展对口支援),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供应清真食品、设立清真专灶和发放补贴、尊重回族等少数民族实行土葬的习俗、民族节日放假),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进行民族政策教育和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社会矛盾等)。记述中要严格遵循党和国家的民族法律法规及政策。注意与民族部类的交叉处理,注意各自的记述角度。宗教政策的落实,包括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安排宗教活动场所、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保障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巩固和扩大与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争取、团结、教育宗教界人士,发挥爱国宗教团体的作用,支持和帮助宗教团体培养年轻一代的爱国宗教教职人员),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规范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信教公民、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其他组织和公民在宗教方面涉及社会公共事务的行为,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引导宗教界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作贡献等。严格遵循党和国家的宗教法律法规及政策。注意与宗教部类的交叉处理,注意各自的记述角度。
6.合作共事
包括举荐参加人大和政协、举荐担任政府及司法机关领导职务、培养选拔党外代表人物等。举荐参加人大和政协,包括举荐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本地人大代表情况,比例结构,附断限内历届本地人大及其常委会中非中共人士情况表;举荐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本地政协委员情况,附断限内历届本地政协常委会中非中共人士情况表;此外,还应包括举荐担任市政府参事、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等内容。
(四)政法工作
政法工作包括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政法工作基础建设等内容。主要记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政法委在地方党委的领导下,对政法部门所实行的指导、协调和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综合治理等方面的重要工作。在编纂实践中,有人把党的政法工作放到公安、司法类目中记述。公安司法是政权的体现,其活动是政府公安机关和检察院、法院的工作,而政法工作则是党委部门的工作,将两者放在一起并不合适。所以,政法工作还是放在中国共产党部分更为得体。
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包括社会治安责任制、治安防范(群防群治,如纠察队、护村队、联防队、治安队、治安网络、保安大队)、创安工作(如创安全小区、安全企业、安全平安大道等)、法制宣传(普法教育)、社会帮教(如对劳改、解除劳教人员安置帮教,对闲散青少年和轻微违法行为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管理机构队伍、集中整治、居住管理、“抓房东、工头、源头”、户口协管员)、禁毒工作、防范和处理邪教(简称“610工作”)、重点查处整治、弘扬“见义勇为”。重要的综治活动可以设重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活动纪略。
2.维护社会稳定
应记述各时期稳定工作面临的形势:境外敌对分子通过互联网等的反动宣传、利用社会热点问题闹事、企图非法“组党”组社,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潜入等活动等。人民内部矛盾方面,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事件,特别是困难企业职工、村民上访,堵塞交通,围堵党政军机关等。治安形势中诱发和滋生犯罪因素,另外还有地方治安秩序问题、经济领域犯罪问题等。内容包括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对群体性事件幕后操纵者及打砸抢分子依法打击、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的治安问题、依法打击各种经济犯罪等。
3.政法工作基础建设
包括案件协调(协调公检法三家,“三长”联席会议)、制度和队伍建设(建设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政法队伍,加强教育培训)、执法监督(强化监督机制,完善案件手续、遵循法律程序,案件定性准确、证据确凿、处理判决的公正合法程度,抽查案件数,抽查结果,加强民事行政审判的监督,确保司法公正),解决政法行业“三乱”(吃拿卡要、刁难客商、推诿扯皮、办事拖拉以及耍特权等问题)。完善律师、公证和基层法律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做好政府、企业法律顾问工作。
本门类注意与公安、司法、检察、审判部类内容的交叉处理,从党委宏观协调公、检、法、司四家角度为主。注意遵循政法系统的保密规定。
(五)其他党务工作
包括政策研究工作、党校教育工作、党史研究工作等。
1.政策研究工作
包括党的中心工作调查研究、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重大研究成果实施、重要研究成果选录等内容。
2.党校教育工作
包括党校设施设备、党校师资队伍、干部培训(领导干部培训、中青年干部培训、基层干部培训)、学历教育(函授、脱产)、教学改革与理论研究、基层党校等内容。主要记改革开放以来,党校的正规化建设、学科建设,以及理论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建设。结合党的大政方针对各层次干部的培训工作是记述的重点,学历教育相对略写。改革开放初,一度讲师团在干部培训工作中也发挥了独特作用,特别是在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理论辅导教材的编写、机关干部的理论宣讲方面作用明显,不可遗漏。
3.党史研究工作
包括史料征集与编研、党史书刊音像出版、史料利用等内容。党史研究与地方志编纂可以放入文化部类(哲学社会科学)中编纂,也可从管理角度分别放在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人民政府门类编纂。党史研究工作以党史资料的征集研究为工作主体,有的地方还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专题编研活动,如新四军历史研究、抗日战争口述史调查(人员财产损失调查),建立“党史文库”等。
四 党委重大决策
记好重大决策,首先要区别地方党委所做出的重大决定与重大决策的区别。重大决定大多数是贯彻中央精神的,是全国共性的。学习方面,如地方党委关于当地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以及历次党的代表大会精神的学习等。贯彻中央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与意见方面,如地方党委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决定、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议、贯彻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等,这些均属于贯彻中央精神,不属地方党委的重大决策。地方志有“通典不录”的传统,这些贯彻性的决定决议在党的会议类目或全志大事记中简要记述便可以了。此外,党的决策作为文件往往是与政府共同下发的,注意与政府门类记述交叉处理,一般收入党委的重大决策必须是重大、事涉全局、影响较长历史时期的。党委写决策,政府记施政。前者记得宏观概括,记决策的过程,不要写成重要决定文件的汇编;后者记对决策的实施、实施的效果。政府的“重大施政纪略”应该从实事角度切入。党委的决策更应该高屋建瓴。党委、政府共同行文(文件)的,党的决策选入了,政府施政纪略可不记,或用互见法处理。在一部志书中,事涉宏观的“党委重大决策”、“政府重大施政纪略”、“改革开放”三大内容要进行记述的定位平衡,做好内容的交叉处理,以免互相重复或归属不当。
—地志书,重大决策少的逐件记述,重大决策多些的也可以分类记述,如可列:总体目标和功能定位的决策、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决策、科教文卫体总体发展决策、社区建设决策等。也可从“三个文明”角度列政治建设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决策、精神文明建设决策等类目。重大决策最能集中体现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领导作用,即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因此一定要作为重要内容花大气力写好。
五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党的纪委机关、政府监察机关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履行党的纪律检查和政府行政监察两种职能,分别对党委、政府负责。集中放在地方党组织内容中为宜,不必再把监察工作放入政府中。组织机构包括党的纪律委员会及机关、政府的监察委员会及部门。
主要记述纪律检查工作的组织机构、重要会议、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专项检查、企业领导人廉洁自律)、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党风廉政宣传教育(主题教育、干部廉政培训、典型教育、警示教育)、举报和查办工作(信访举报、案件查处)、预防和治理腐败、治理和纠正不正之风(专项治理、行风评议、政风行风测评、政务公开)、行政监察等内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随着干部队伍新问题的出现也在不断深入。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在反腐倡廉、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以及纠风治乱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起到了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作用。同时,各地或多或少有一些现实的正反面典型,这些在第二轮志书中都应加以记述,“反面教材”不应回避。“反腐倡廉”问题的记述很容易产生偏差,就是只记反腐的成绩,不记或略记腐败程度、腐败涉及社会的领域以及典型案例,只记数量,不记事件。纪律检查工作的编纂,要体现十六大精神的要求,把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落实到编纂中。既要看出改革开放转轨转制必然会产生腐败,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又要掌握好政策界限,避免以偏概全,写成“一片漆黑”。正确的是,使得读后感到腐败不断受到惩治,改革开放前景光明。此外,记述时要掌握好政策界限,什么样的腐败案可以公之于世,什么样的腐败案暂不公开,什么样的腐败案人与事一并直书,什么样的案件只能记事不可点名,什么样的案件以“X某某”表述,必须掌握好政策的分寸。
(一)组织机构
1.纪律检查组织机构
纪律检查委员会(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常委、书记、副书记),纪律检查机关内设机构包括办公厅(室)、研究室、法规室、宣传教育室、干部室、执法监察室、党风廉政建设室、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室、信访室(政府监察举报中心)、纪检监察室、案件审理室、监察综合室等。基层纪检组织分系统介绍,概括加表格。
2.监察组织机构
监察机关(厅、局),包括办公室、监察综合室(执法监察室)、监察室(按管理范围分若干室)、案件审理室、政府监察举报中心等。基层监察组织分系统介绍,概括加表格。
(二)重要会议
主要记述纪委全委会议、政府廉政会议(一年一度)以及其他重要的专题会议。必须注意记述好会议做出的重要决定、决议和重要的专题会议。
(三)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对于廉洁自律问题,不应简单地、泛泛地记述,而要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和数据,用事实说话。尽管腐败问题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但第二轮修志需要用发展的观点来加以记述,让人既看到问题的存在,也看到问题正在不断得到解决。
(四)党风廉政制度建设
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包括:党风廉政教育、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等。
1.党风廉政教育
对全国性的党风廉政教育活动应略记背景材料,各地选择具有地方特点的内容记述。
2.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领导干部财产和重大事项申报制度、本地创造性的制度制定,重点记实施效果。如党政机关与所办企业脱钩、实行“收支两条线”、建立有形建筑市场(防暗箱操作)、土地招挂拍、国企会计委派(财务督导、财务会审、代理记账等制度、政府采购、清理银行账户等)。
3.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主要包括“四房”(分房、装修、建造私房、购买商品房)、车辆使用、公款出国(境)、通讯工具清理、礼金礼品登记、接待费、控建办公楼和压缩会议、领导干部配偶及子女经商、乱发奖金实物、占用企业钱物、小金库钱为私人购买保险、接受企业原始股、拖欠公款等违法违纪的预防和教育。正反面典型材料反映。
4.预防和治理腐败
可以与廉洁自律合并为一类。各地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在预防领导干部职务犯罪和惩治腐败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建立了相应的预防机制。如谈话制度、诫勉制度等。
(五)案件查处
记述案件查处宜采取典型案件与一般案件相结合的办法,即对于各地纪检监察部门查办的大案要案进行重点记述,树立反面教员,给后人以警示作用;对于一般性的案件可以在归纳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记述,旨在鞭挞党内存在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有效地起到教化作用。可列一份党纪查处情况表(查处的干部类别;处分类别,如开除党籍、留党察看、撤销党内职务、党内严重警告、党内警告;错误性质,经济方面有违反财经纪律、挪用公款、贪污、行贿受贿、偷税,社会道德有乱搞男女关系,违反社会管理有流氓行为、强奸、嫖娼、赌博等),然后再选典型案例进行专记。
(六)行政监察
1.纠风治乱
主要记述对部门和行业存在不正之风的治理情况。如公路“三乱”、水路“三乱”、涉农乱收费、涉学乱收费、重复审批收费、违反政策招生招工和“农转非”、医疗卫生行业以及服务行业尤其是垄断行业的不正之风(如收红包,拿回扣)、党政机关无偿占有企业资金、党政干部挪用公款等等,不少是打着改革的幌子行阻碍改革之实,人民群众十分痛恨。第二轮修志必须加以记述。
2.反贪
要在监察工作中作为主要内容记述。改革开放后各地都建立反贪局。一般由监察厅、局副职兼反贪局局长,主持查处贪污贿赂案件。要选择具有典型意义、有影响的案件记述,以起到“警钟长鸣”的作用。
(编校:刘云锋 审核:张晶萍 排版:刘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