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渑池兵站纪念馆包括渑池兵站旧址、刘少奇旧居以及豫西扩大干部会议旧址等。渑池兵站旧址位于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大街东段的小寨村一所四合院内;刘少奇旧居位于县城东关海露大街宅院里;豫西扩大干部会议旧址位于县城东关海露大街的一所宅院里。
八路军渑池兵站纪念馆大门
抗日战争时期,渑池县处在陇海铁路和南韩公路的交汇点上,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向东经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可达确山县的竹沟新四军八团队后方留守处,向西经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可达延安,往南可进入便于开展游击战争的伏牛山区,往北沿南韩公路可达黄河渡口,通往山西第二战区。1938年11月,为转运作战物资和接送保护过往干部,八路军总部决定,在渑池东关小寨村建立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渑池兵站。该兵站组织机构沿革可分为两个阶段。1938年11月至1939年3月为第一阶段,兵站归属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领导,站长忽兆麟,共有50多人。1939年3月至1940年6月为第二阶段,兵站归属山西省垣曲县关家八路军第二办事处领导,站长李鹏,也有50多人。兵站的工作重点主要是掩护地方党组织召开会议,接送保护过往干部,中转作战物资等。
1938年11月下旬,邓小平、杨尚昆等同志从延安出发,经西安到渑池兵站停留,兵站派人护送,轻装(携带的箱子、衣物等留下)由渑池北南村渡口过黄河,奔赴太行前总。1939年1月22日,刘少奇和彭德怀由渑池兵站到洛阳,就八路军与国民党第一战区部队协同作战、共同抗日等问题,同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进行协商,作了国民党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1939年11月21日,印度援华医疗队,国际著名医生巴苏、柯棣华等3名大夫,从延安赴太行前线,途径渑池,在八路军兵站停留两天,由兵站派人护送,从南村渡口过黄河北上。
1940年5月,兵站奉命撤离,站长李鹏带领部分战士首先返回延安。7月,剩余人员全部撤回八路军总部。八路军渑池兵站旧址为豫西特色长方形四合院,坐北朝南,东、西、北三侧为民居,砖木结构抬梁式单檐硬山建筑,屋顶为小青瓦。旧址复原再现了接待室、警卫室和会议室。八路军渑池兵站旧址于1963年6月被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刘少奇(当时化名胡服)由延安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到渑池,以兵站为掩护,居住在海露大街的一个宅院里,并于12月20日在兵站召开了中共豫西特委扩大会议,除豫西特委的书记、副书记、宣传部长、组织部长等领导同志以外,各中心县委的负责同志和部分县委书记也参加了会议。会上,刘少奇传达了贯彻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的方针、路线,分析了当时的抗战形势,阐明了我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地位和当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并结合豫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扩大人民武装建立地方政权,发展党的力量,迎接抗日游击战争走上新阶段,夺取新胜利的正确指导方针。会议听取了中共豫西特委书记刘子久关于豫西形势和敌后情况的工作汇报。刘少奇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将豫西特委改为豫西省委,洛宁、灵宝等中心县委改为地委,充实了领导力量,加强了党对抗日工作的领导。会后,豫西省委于1939年春办了两期党训班,每期学习3周,参加党训班学习的同志有80余人。刘少奇在党训班上作了《中共党史》重要报告,并在第一期党训班上首次对党内宣讲了《共产党的修养》。中共豫西特委扩大干部会议旧址是一座普通的砖拱窑洞,坐北向南,一洞三室,中间一门,东西套间各开一窗。刘少奇旧居2011年被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公布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八路军渑池兵站会议室
八路军渑池兵站纪念馆2013年7月被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河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2020年7月被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公布为河南省红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