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庄英雄民兵营纪念馆位于济源市坡头镇留庄村内。
留庄英雄民兵营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民兵队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留庄及周边8个行政村,在党的领导下联防抗敌,先后配合主力部队或单独作战400余次,打死打伤敌人320多人,活捉敌人220多人,缴获各种武器570多件,烧毁国民党军飞机两架,打败日伪军和国民党军无数次进犯,保卫了杜八联革命“小苏区”,有力支援了陈谢兵团强渡黄河、逐鹿中原的解放战争,涌现出薛平华、李传玉等一大批著名的民兵英雄。1964年4月22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军区发出“关于向留庄民兵营学习的号召”,6月9日,中共中央中南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部队领导机关作出决定,授予留庄民兵营“英雄民兵营”称号,并于7月10日,在留庄村举行了隆重的命名大会。“杜八联”留庄“英雄民兵营”成为全国闻名的先进典型。
留庄英雄民兵营纪念馆
1963年留庄村始建民兵展览馆,后更名为留庄英雄民兵营纪念馆,1970年迁建。纪念馆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0亩,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10间展厅里陈列着留庄英雄民兵营成长壮大的历史图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及一些革命文物。
杜八联革命纪念馆位于济源市坡头镇泰山村泰山顶。
杜八联革命纪念馆
杜八联位于济源市西南黄河北岸,东起留庄,西至桐树岭,东西长约10公里,南北宽约9公里,辖寥坞、桥沟、泰山、祖师庙、毛岭、连地、马住、留庄8个行政村、40多个自然村,人口万余。这里是南下中原、北上晋陕的重要通道,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1937年,杨伯笙、史向生在家乡杜八联,组建了中共济源县委领导的第一支群众武装——杜八联抗日自卫团。杨伯笙、史向生分任团长、副团长。1938年4月,中共晋豫特委和八路军晋豫边游击支队进驻邵原地区。杜八联、金六联等抗日武装200余人加入晋豫边游击支队。1939年8月,中共济源县南县委在杜八联建立。杜八联沿黄北岸数十个村庄结成联防,形成了巩固的敌后抗战“小苏区”。抗日战争期间,杜八联人民同日军作战数百次,护送干部200余人渡过黄河,先后有4批1200多人(枪)成建制参加八路军。解放战争中,杜八联民兵同进犯的国民党军作战上百次,使其始终未能占领杜八联一寸土地。同时,他们还单独或配合主力部队攻打坡头寨,炸毁敌飞机,平息红枪会暴乱,为陈谢大军强渡黄河天险开路、护航,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攻不破的“河防堡垒”。1947年2月,太岳武委会通令嘉奖杜八联战斗英雄薛平华等人,杜八联荣获“保家保田,百战百胜”奖旗一面,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也授予杜八联“河防堡垒,翻身英雄”锦旗一面。据统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杜八联有141人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牺牲。新中国成立后,杜八联民兵使用过的葫芦舟、石雷、榆木炮等革命文物及其战例沙盘模型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收藏展出;他们创造的“联防战”,与地雷战、地道战一起被列为中国民兵的三大战法之一。
杜八联革命纪念馆分县委办公旧址、展览回廊、烈士墓园、泰山庙宇等4部分,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200平方米。
留庄英雄民兵营纪念馆于1983年1月被济源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济源县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9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国防教育基地;2006年3月被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公布为河南省大中小学生德育基地。杜八联革命纪念馆于2000年5月被公布为济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留庄英雄民兵营及“杜八联”革命纪念馆于2001年10月被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公布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7年9月被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河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