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二七纪念馆
郑州二七纪念馆位于郑州市二七区二七广场。
郑州二七纪念馆夜景
1923年2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京汉铁路工人代表在郑州普乐园(今二七纪念堂)召开了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遭到北洋军阀吴佩孚的武力阻挠。2月4日京汉铁路总工会决定举行全线总罢工,2月7日罢工惨遭镇压。后京汉铁路罢工工人领袖汪胜友、司文德在郑州同时被害,并在长春桥(位于原郑州西门外)头悬首示众7天。新中国成立后,汪胜友、司文德被追为二七烈士。为缅怀先烈,继承和发扬京汉铁路工人的革命斗争精神,1951年,郑州市人民政府将郑州市西门外长春桥旧址扩建为二七广场。1953年在广场中置六角木制塔一座;1971年7月1日至9月29日,在木塔原址重建钢筋混凝土五角联体双塔,即为今二七纪念塔。1990年5月,纪念塔更名为“郑州市二七革命纪念馆”。1993年4月9日,江泽民总书记为该馆题写馆名“郑州二七纪念馆”,沿用至今。
郑州二七纪念馆(塔)占地面积352平方米,建筑面积1923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呈两个五角形并联,是一座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其中塔基座为3层汉白玉石栏环绕阅台,逐层缩小,各层均有白水泥栏杆;塔身10层,每层均有飞檐挑角,绿色琉璃瓦盖顶,外表粉刷用白色干粘石,每层各面均有红漆方形格窗;塔顶建有钟楼,有直径2.7米的大钟六面,钟楼顶端矗立9米旗杆,上置红色五角星一枚;塔底有面积约520平方米的地下室,并向西北方开有地下通道。郑州二七纪念塔辟南北二个大门,大门为卷鹏歇山式,绿琉璃覆顶,高3.4米,宽4米,各有石榻大门两扇。双塔的内部一边为盘旋楼梯,一边为展室,内部地坪由花岗岩分层铺设。层高从上至下逐渐缩小,在内平面面积大小不变的情况下,立面自下而上稍向内收,更显塔身巍峨、挺拔。郑州二七纪念塔是全国建立较早,也是郑州地区重要的革命纪念建筑物之一。
郑州二七纪念馆内陈列的纪念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牌匾
郑州二七纪念馆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6月被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公布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5月被河南省发改委等部门公布为河南省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11年6月被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河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2020年7月被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公布为河南省红色教育基地。
郑州二七纪念堂
郑州二七纪念堂位于郑州市二七区钱塘路82号。
郑州二七纪念堂大门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备会在郑州普乐园(今二七纪念堂)召开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出席大会者除京汉铁路各工会分会代表65人外,还有京奉、津浦等铁路代表60多人。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中央特派员张国焘,中共武汉市委书记陈潭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副主任罗章龙,中共北京地委委员包惠僧,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主任林育南等出席大会。由于遭到军阀阻挠和破坏,京汉铁路总工会执委会决定在2月4日举行全线总罢工。
2月7日,军阀吴佩孚等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对郑州、江岸、长辛店的罢工工人进行了残酷镇压。全线工人同仇敌忾,不怕牺牲,同反动派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在罢工斗争中,共产党员、京汉铁路总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林祥谦、京汉铁路总工会与湖北省工团联合会法律顾问施洋以及郑州铁路工会委员长高斌等40多人被杀害,300多人负伤。为保存革命力量,京汉铁路总工会和湖北省工团联合会忍痛于2月9日下令复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顶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次有组织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乃至中国革命史上都有着光辉的一页。
郑州市二七纪念堂徽章
二七纪念堂所在地原为1913年杨万青等人建造的“普乐戏园”,后叫普乐园,1948年改为“大光明电影院”。1950年12月,郑州市总工会接收后改名为“工人影剧院”。1951年9月,为了纪念二七大罢工,郑州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动工兴建二七纪念堂。1952年11月落成。1953年2月7日,二七纪念堂建成正式启用。
郑州二七纪念堂占地面积6440平方米,建筑面积3917平方米,是一座砖木结构的现代纪念建筑。建筑分主楼和南北配楼,均为二层。主楼为一所能容纳1500多人的会议厅,正面高14米,宽27米,深57米,青砖垒砌,屋面红瓦覆盖,正中上方为堂徽,下是二七罢工铸铁浮雕。南楼为二七史迹陈列馆,建筑面积为435平方米。北楼为活动楼,每年二七大罢工纪念日,省会各界均在这里举行聚会,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和发扬二七革命精神。
郑州二七纪念堂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6月被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公布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12月被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公布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05年5月被河南省发改委等部门公布为河南省红色旅游经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