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问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中国地方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地方志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史志人需要接续奋斗,不断推进史志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不忘初心使命,为党立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接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不忘初心使命,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地方志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地方志部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发挥地方志作用,更好发挥“存史、育人、资政”职责使命,必须坚持为党立言。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总结历史经验,具有编修和利用地方志的光荣传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千方百计收集、利用地方志了解地方情况,指导革命斗争。1941年,毛泽东同志亲自起草《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要求党政军各机关收集县志、府志、省志、家谱,加以研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就提倡整理和编修地方志。1958年6月,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成立地方志小组,负责推动全国修志工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地方志工作得到进一步重视。各地普遍建立地方志工作机构,陆续启动首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文件,要求加强地方志编纂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地方志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具有浓厚的方志情怀,多次对地方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早在宁德工作时就指出:“修志工作要当个事业来办,把它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把它作为一种有文化的表现,也作为一种有远见的表现,一定要把这项工作摆在议事日程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在党的高度重视下,地方志事业赓续传承,不断发展壮大。
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接续奋斗,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是中国共产党对苦难辉煌的中华民族作出的卓越贡献,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共同铸就的豪迈史诗。作为史志人,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谱写的壮丽史诗,取得的巨大成就,忠实地记录在志书当中。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编纂扶贫志、全面小康志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用地方志记录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事业,诠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我们史志人的神圣职责。我们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接续担当史志人为党立言的使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二、坚定文化自信,为国存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自强,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百年来,我们党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天下为公,人间正道,这是我们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党在中国执政并长期执政的历史自信,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的历史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把握文化建设规律和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地位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战略部署,为我们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5000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的文化是没有断流的文化。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灿烂的文化瑰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等。古籍中蕴含的道理对我们现在的国家治理、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里面蕴含的中华文化思想依然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产生着深远影响,这就是我们的文化基因,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
绵延不断的编修方志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国的方志书与国史书同是记录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载体。中华文明在世界古代文明中之所以成为没有中断的文明,与这一传统有极大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定伴随着我们中华文化的伟大繁荣发展。志书里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思想智慧,保存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基因密码。作为地方志机构的我们,要在志书中记载真正符合时代需求,有助民族复兴,得到人民认可的优秀文化,让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受益于中华优秀文化,让更多的人听到中国故事。我们更应该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一代接着一代干,编修好地方志书,为繁荣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为国存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在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中贡献我们史志人的力量,让我们中华文明赓续不断。
三、勇于担当作为,为民修志,做好志书编纂开发工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我们广大史志人勇于担当作为,守正创新,做好志书编纂开发工作。
我国现存旧志9000余种、10万余卷,约占我国现存古籍的十分之一。新编地方志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初正式开展以来,至今已40多年。40多年来,地方志工作成就巨大,成果丰硕。至今,全国先后完成两轮修志工作,编纂出版省市县三级志书1万余部,地方综合年鉴3万余部,行业志、部门志、专业志、乡镇村志3万余部,整理旧志3600余部。志书中记录了大量一地一定时期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发展的方方面面,从志书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可以聆听到人们生活的气息。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对于我们来说是幸运的,我们应该珍视和把握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取得的很多成就,凝聚着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浸透着中国人民的辛勤汗水,蕴含着中国人民的巨大牺牲,展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创造美好生活的精气神。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辉煌而艰辛的历程客观记录下来,代代传承下去,并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智慧。为当代提供资政辅治之参考,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之记述,不仅是史志人的义务所在,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时代责任和历史担当。
编纂志书是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历经数年甚至十几年,涉及到规划设计、资料收集、编写修改、纂审定稿、印刷出版等多个环节。在漫长的编修过程中,我们广大史志人要始终树立精品理念,进一步提高编纂质量,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志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打造方志精品。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地方志事业的发展,也伴随着方志理论的发展创新。在志书编纂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创新理论,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史志事业,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让方志理论发展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更好地指导志书编纂。
我们要加大方志资料的开发利用工作。除了编纂志书,我们还要更好的开发利用志书。让志书里的文字活起来,把志书里的故事告诉更多的人,讲好中国故事,体现我们史志人的担当。方志既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又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慧。地方志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哲学社会科学庞大的成果群。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河南省南阳市史志办为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线路走向提供建议,确定了南水北调工程南阳段线路。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北川县地方志部门会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等部门,依据乾隆《石泉县志》,道光《石泉县志》,民国《北川县志》和新编《北川县志》,拟定了北川新县城四个备选地址,为县城新址提供了决策参考。这也启示我们,地方志的开发利用工作意义重大深远。
我们青年史志人要能吃苦敢担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青年要能够吃苦。今天,物质生活大为改善,但愚公移山、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变。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青年要敢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时代需要我们广大青年敢于担当,努力拼搏,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冲锋在前,在新时代奋进的征程中奋勇争先。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地方志事业薪火相传,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史志人接续奋斗,更需要我们广大青年热爱地方志,沉下心来认真学习方志知识,钻研方志编纂理论,提高方志业务能力,提升志书编纂技能,把青春的奋斗书写在史志事业的历史中。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史志人要鼓足勇气,充满信心,提升能力,进一步做好史志工作,记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断推进史志工作高质量发展,谱写新时代史志事业发展新篇章。(作者系省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第五研究处一级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