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6日,《许昌日报》“理论”专栏刊发许昌市地方史志编纂室主任金焕芝署名文章《做好传承和弘扬 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全文如下: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一章的题目是“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这既是殷切期望,又反映了党和国家对文化发展的高度重视。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来,既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源头,又涵盖在此基础上产生并发展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就是要守护好我们的文化根脉,做好传承与弘扬,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植根塑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既有自强不息、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扶危济困等宝贵精神品格,又有天下为公、以民为本、厚德载物、精忠报国、舍生取义、公而忘私等崇高价值追求,还有爱国明志、厚仁守节、克己奉公、贵和尚勇、诚实守信、勤俭务实等价值理念,这些都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坚定文化自信,必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瑰宝,蕴含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和海量的文化信息,是重要的地方文献,是一个地区的史书,享有 “地方百科全书” 的美誉,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发挥了 资治、教化、存史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修史编志工作。地方志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在保存历史、传承文明、资政育人、服务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离不开从地方志中撷取素材、吸收养分、寻求启示。
许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三国文化、钧瓷文化、花木文化、姓氏文化、戏曲文化、中医药文化、大禹文化、葛天文化、烟草文化等交相辉映。这些传统文化资源,都是许昌地域文化中的珍贵资源。我们史志部门要充分利用许昌方志文化资源,努力使许昌方志文化“立起来”“亮起来”“活起来”“热起来”,为许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作出积极贡献。
推动方志馆建设,使方志文化“立起来”。方志馆是用权威、系统、精准的文献史料完整地记录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明发展历程的地方,是一座城市“让历史立起来、让文化活起来”的平台和窗口,对于推动当地文化建设、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地方志工作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把地方志工作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方志馆、地情网站、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建设。下一步,我们史志部门将积极建议将方志馆建设列入全市“十四五”规划,利用现有资源、现有条件,化整为零,克服困难,努力打造好具有方志馆功能的“方志书屋”“方志文化展厅”“方志资料库”,充分发挥好地方志育人作用。同时,鼓励文化资源丰富的村庄建设村史馆,真正使方志文化“立起来”。
推动名镇村志文化工程建设,使方志文化“亮起来”。我们史志部门将认真按照《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实施方案》及《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实施方案(2019年修订)》的通知要求,制订《许昌市名镇村志文化工程实施方案》,加快推进《许昌市名镇村志》的编纂工作。重点推动许昌地域内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的名镇村志的编纂工作,使许昌市的名镇村志编纂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努力为许昌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打造亮丽的文化名片,真正使方志文化“亮起来”
推动古旧方志整理,使方志文化“活起来”。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地方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越来越受各地政府的重视。其中,对于古旧方志的点校整理成为许多省、市着力推进文化建设、打造文化工程的重要举措。我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旧志资源十分丰富。许昌市、县所存1949年以前纂修的古旧方志共有37种530余卷,其中许昌市区9种,鄢陵县9种,襄城县8种,禹州市7种,长葛市4种。如此丰富的旧志资源,可为历史文化研究提供重要的有价值的史料。我们将加快推动许昌旧方志文献的整理、研究和开发利用工作,充分发挥地方志的“资政辅治”作用,真正使沉睡的方志资源“活起来”。
推动地情网站数据库建设,使方志文化“热起来”。数字化建设是开发利用地方志信息资源的需要。要全面推动方志资源数字化,打破传统的志书以书籍保存的单一模式,将丰富的地方志资源实现数字化、网络化,使潜在的资源变成活的信息,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法利用地方志、传播地方志,增强群众读书用志的能力,让地方志走进千家万户、走进平常百姓家,真正使方志文化“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