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

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党史方志网 > 工作动态 > 市县动态

洛龙区28个村改居消失村庄的老村民们编撰《消失的村庄》

来源: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时间:2012-08-02分享:

  本月,新华社播发消息,为保护我国独特的地名文化资源,民政部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实施地名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今年年初,洛龙区档案史志局已着手启动了辖区28个消失村庄文史资料的征集工作,并组织各村村民参与撰写《消失的村庄》一书。近日,该书初稿已完成,洛龙区村改居前,各村无完整历史档案的现状得以完结。

  老村民为消失的村庄撰史

  新区的开发建设以洛龙区为主战场,过去的一些村庄摇身一变成了居民小区。年初,为了记录洛龙区已消失村庄珍贵的文史资料,全面、系统、准确地反映这些村庄的历史沿革,抢救民间文化,洛龙区档案史志局在古城乡、关林镇、开元路办事处、龙门镇等28个村庄内,启动了“村改居”村庄的文史档案征集工作,由老村民组成的史志员队伍,开始了搜集资料和撰写书籍的历程。

  一个老人就是一部历史。此次参加撰写《消失的村庄》的“老秀才”有50多位,其中年龄最大的75岁,60岁以上的占80%,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此项工作中。“干自家活儿也没有恁大的劲儿。”浙江大学退休老师、王疙垱村撰稿人,现年73岁的张建堂说。

  经过半年多的整理和编写,近日,近50万字,配图200余幅的《消失的村庄》初稿已经完成,各村编写小组正在积极撰写二稿。

  档案是一面镜子,折射古今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为后人留下珍贵的文化财富。让老村民们来记录他们记忆中的村子,撰写他们和村子共同走过的路程,记录曾经的故事、民俗、让村子引以为傲的传奇人物……这些朴实的文字,编绘出一幅洛南地区的民俗画卷,为这些已消失村庄的历史容貌。

  在《消失的村庄》资料整理过程中,矬李村老村民、该村首位大学生李庚辛贡献出了4份珍贵档案:1963年洛阳市人民委员会颁发的《林权证》、1951年洛阳县政府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1950年的地契和民国三十一年光绪年间的地契。洛龙区档案史志局局长马正标说,这些证件,直观地让我们感受到当时土地交易的过程,从中验到自清代至解放初期,我市官方和民间组织安排土地、房产、树林的处置依据,真切地感受到时代脉搏的跳动。市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来学斋对洛龙区史志档案局的这一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消失的村庄》结束了洛龙区各村无完整历史档案的现状,这样系统、完整地对洛龙区村改居后的村庄历史档案进行整理,在我市还是第一次。”

  村名由典而生,见证历史

  李庚辛是矬李村编写小组的主笔之一,他告诉记者,矬李村的历史可追溯到7000年前,而在悠久的历史变迁中,村名也几经变化。

  据民国十五年所立石碑记载,驼铃寺院为武则天时所建,村落名据此定为“驼岭村”。在民国时期,越来越多的李姓族人迁入此地,村子更名为“驼李村”。后因对该村教育事业贡献卓越的李肯堂先生(曾任汝州教育训导,因治学严谨蜚声豫西豫南)身材矮小,俗称“挫子汉”,“驼李村”又渐渐被叫做“矬李村”后人为纪念李先生,这一村名一直沿用下来。

  夜叉磨村的名字也有故事。村子原名为金城寨,始于北魏时期,传说村民们勤劳善耕,然而丰收的粮食却因磨少无法加工。村民的勤劳感动了上苍,夜降一不用驴拉便会转动的神磨于此,解决了村民们的粮食加工难题。孰料,有村民却想将磨据为己有,触怒天庭,夜叉神便将神磨击毁。为了提醒村民不要有贪心,村子更名夜叉磨。谁曾想到在1944年,这个更改过的村名还吓退过侵略者。村编写小组成员告诉我们,当时日本侵略者来到村前,被村寨门上的“金城寨”三字所吸引,觉得这个村子固若金汤,便想在此驻扎。进村后却见寨门内写着“夜叉磨”,心生忌讳,便离开村子另寻驻地了。

  各村相距不远,风俗迥异

  各村离得不远,但风俗不尽相同。对此,《消失的村庄》有详尽记载。

  地处关林镇最西边的曹屯,自明代起就有办清明庙会的传统。曹屯排鼓与狮舞名声在外,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除古代候迎驾皇帝游关林外,数十次参加国内外重大演出活动均载誉而归,还被纳入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书中如是记载:清明节的关林庙会规模盛大,歌舞表演的、唱戏的、玩杂耍的、卖小吃的和牲口交易的应有尽有,临村村民也会来参加。庙会上,不足12岁的孩童还要穿上红衣在火神爷前还愿。

  现在,该村盛大的清明庙会已不复存在,但在村改居后的龙泰A区里,小型的祭拜活动和文艺表演还像以前一样,得以传承。

  在王圪垱村,吃满月酒相当讲究,第一胎孩子都需吃满月酒。孩子出生后,要先给娘家报喜,若是男孩就以肉作礼,女孩则买些点心即可。娘家来看望孩子也有讲究,一个月内男孩子去看四次,女孩看三次。第一次要拿上米面,第二次拿菜、鸡蛋和布料,第三次则随意。出生第30天,生男孩的就要摆满月酒了,女孩则是在30天内就摆酒。庞家屯村里,传承着一个名叫老社的组织。老社是村民们为了互帮互助而自发组建的群众组织,往往十家到十几家不等。遇到谁家出了事,社里各家便会按规定行礼一份,来救济遇到困难的家庭。

  村子不在了,特色食品犹存

  除了村名传说、代代相传的风俗,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特色食品同样记述着村子历史的点点滴滴。

  “王圪垱红薯,地道货。”这句话,不少老洛阳人可能听过,曾经的王圪垱是个穷村,红薯如何地道呢?

  据介绍,由于贫困,村民们不舍得在少有的几亩地上种粮食,土地便越加贫瘠,这些旱地只适合红薯生长,所以在村里冬春季节,大家吃的都是红薯。

  那时,王圪垱村里外出卖红薯的人虽然销售手法不同,但都有个特点,一是不会漫天要价,不做投机生意,二是主动帮着顾客挑选红薯,告诉大家哪种甜、哪种干,哪种煮着好,哪种蒸着好……天长日久,口碑相传,城里人就认定了王圪垱红薯,传下了这“地道货”的顺口溜。“地道”,除了说红薯的好吃,更多的实在夸赞王圪垱人的诚实品质。说到吃,就不得不提了老贯庄村的乡土水席了,在古代,这种水洗被称为“官席”。饭村里婚丧嫁娶,节庆祝寿,少则几桌,多则几十桌,都用水席招待宾客,一直延续至今。乡土水席不仅在村里有口皆碑,即便在周边的东杨屯、西杨屯小寨等村子里也颇有名气。(见习记者寇玺通讯员马正标文)


责任编辑:张百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