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

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万旭在全省地方史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0时间:2017-08-04分享:

(2016年2月25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地方史志工作会议是经省政府批准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我受张广智副省长、郭洪昌秘书长委托参加今天的会议。刚才,会议传达了谢伏瞻省长关于地方志工作的批示精神,待会儿几位同志将介绍工作经验,管仁富主任还要作工作报告,请各地、各有关部门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十二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经过全省广大史志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省地方史志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一是依法治志得到有效落实。先后颁布了《河南省地方志工作规定》(政府令140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乡镇志编纂工作的通知》(豫政办〔2013〕89号)等法规文件,部分市、县也陆续出台了加强史志编修工作的具体方案,我省逐步迈入依法修志新阶段。二是修志编鉴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15年底,第二轮《河南省志》已完成93%;市、县两级第二轮志书编纂任务已完成86%;出版乡镇志书68部。全省各级综合年鉴156种,占市县总数的近89%。三是用志工作取得新进展。各级史志机构编纂出版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图书,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招商引资、地方建设提供了有效咨询,为寻根问祖、姓氏研究提供了翔实资料。四是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升。省方志馆改造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三门峡、新乡、洛阳等10个省辖市方志馆(室)建成投用。全省地情信息库跻身全国省级地情信息库前三甲。全省史志工作机构共建成地情网站23家,网站访问量持续增长。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经济发展全面进入"新常态",各项改革事业进入"攻坚期",地方志工作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明确在发展改革大局中的目标任务,科学规划,积极创新,有序推进地方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全省史志工作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
  地方志是传承和彰显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刘延东副总理多次就地方志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批示,为我们做好地方志工作指明了方向。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地方志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省政府也把地方志工作作为我省各级党委、政府的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扎实推进。当前,全省上下正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聚焦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着力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省广大史志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创新的思维、务实的举措、扎实的作风,积极做好史志工作,振兴史志文化,不断提升中原文化的引领能力、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要把握正确方向
  地方志事业是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要进一步增强为国存史、为党立言、为民修志的使命意识。各级修志部门和广大地方志工作者要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贯穿到地方志工作的各个环节,贯穿到修志业务的全过程,始终坚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进一步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这是对地方志工作最大的政治要求。要正确处理政治与学术、理论与实践、修志工作与中心工作的关系,始终坚持地方志工作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方针,把地方志工作放在全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局中去审视、去谋划,在促进改革发展中实现地方志工作的价值。
  三、要确保质量进度
  志书质量是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根基所在、活力所在、价值所在。各级史志部门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坚持质量第一原则,把多出精品佳志作为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首要目标。要健全完善志稿评议、质量评价、审查验收、批准出版、资料年报等制度,切实把好志稿的政治关、史实关、体例关、文字关,努力把志书打造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文化精品。1998年,我省启动了第二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工作,截至目前,全省三级志书编纂工作已进入收官阶段。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当前的工作既是收官,也是攻坚。各级史志部门和有承编任务的单位,不能有任何松懈或麻痹思想,要坚持把高质量、如期完成修志任务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明确时间进度,抽调精兵强将,强化保障措施,确保圆满完成第二轮志书编修任务。要着力加强年鉴、月报编辑出版工作,推进地方志工作由传统、阶段性、单一的修志业务向与现实紧密联系、长期性、全方位的复合型事业转变,推动史志事业可持续发展。下一步,年鉴工作加大创新力度,提高编纂水平,加强经营管理,在确保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县(市、区)史志办已开展年鉴工作的,要继续巩固成果、提高质量,尚未开展的要尽快启动,推进年鉴工作经常化。要丰富完善全省大事月报编辑内容,充分发挥大事月报服务现实的作用。尚未开展大事月报工作的市县,要强化措施、加快推进,力争尽早实现我省大事月报工作全覆盖。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我省许多传统村落正在快速消失,记录这些地方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社会变迁、生活模式、文化传统、民风民俗、风景名胜等历史和现状,对保存传统自然社会史料、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住民族记忆和精神家园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乡镇志编纂,确保全省乡镇志工作有序开展。对日渐稀少的历代旧志资源,要进一步加强抢救保护、整理出版、开发利用,加快推进《河南历代方志集成》编纂工作。
  四、要强化开发利用
  史志工作要面向时代、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坚持开放性、走出"故纸堆"、跟上时代步伐。要加强地方文献服务。加大对志书、年鉴、家谱族谱等地方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分类整理保存,科学设置目录,方便群众查阅,为广大群众提供全面丰富的历史文献服务。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运用信息技术、新媒体手段,探索开展"互联网+地方志"活动,帮助群众快捷、系统、及时地查阅使用所需资料。加快全省地情资料数字化进程,进一步充实库存内容,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要加强地情研究和教育。挖掘中原文化内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地情研究,提升方志文化的影响力,拓宽服务现实的新领域,提升史志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积极引导各行业各阶层的读志用志活动,推进志书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军营、进农村,帮助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了解河南、认识河南,培养激发热爱河南、建设河南的深厚感情。
  五、要营造良好氛围
  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史志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为推动史志工作科学发展,营造良好氛围。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持的工作格局,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管理和发展地方史志工作的职责,为做好史志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充分发挥各级史志工作机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指导等职能,不断提高工作水平。省史志办要全面掌握全省修志、用志情况,切实加大督促指导力度;各承编单位要落实制度,明确职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确保按时完成各项任务;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地方志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史志工作的良好氛围。要建立完善发现人才、凝聚人才、造就人才和用好人才的科学机制,加强教育培训和学习交流,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热爱史志工作的修志队伍,不断提高修志用志质量和水平。
  直笔著信史,彰善引风气。做好史志工作使命光荣、意义重大。全省史志工作者要凝神聚力、辛勤耕耘,勇于担当、砥砺前行,努力推动史志事业再上新台阶,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