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河南省水利志》稿
陈守强
近一个时期,全国方志界正在学习贯彻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地方志发展规划纲要》、习近平关于"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等系列讲话、李克强总理"修志问道,以启未来"等重要批示。在这东风频吹的大好时刻,我们迎来了《河南省水利志》稿评审会议的召开。首先对评审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省水利厅历届领导大力支持修志工作、省水利志所有编修人员不管酸甜苦辣、甘愿呕心沥血的奉献精神表示崇高敬意!下面我对志稿谈几点看法:
一、填补空白智慧结晶
从生态角度说,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生物的命根,生命须臾离不开水,水对人类生命、生活、生产一日都不可或缺。从水文化角度可以说,水是人类最古老的话题,用水治水是人类最古老的事业,河南无疑是水利大省,河南水利部门无疑也是修志大户,编修新方志30多年来水利厅也一直是全省修志先进单位。这都要求有一部《河南省水利志》,也都包含了修一部《河南省水利志》的重大意义!但无论河南方志史还是河南水利史上,从来没有一部独立、完整、自成体系的《河南省水利志》问世,省志中虽有水利篇但比较简明,所以这部6卷本的《河南省水利志》无疑将填补一项历史空白,成为第一部中原水利智慧的结晶!作为河南众多水利史志成果的集成载体,也是河南众多水利史志编修人员30多年心血的结晶!
这部志稿,我记得是1997年和省志水利篇同时草拟出了编写提纲,1998-2001年与省志水利篇篇目同时经历多次论证,2005年确定编写大纲(我当时改过)并正式启动了编写工作,全厅有30余个处级单位上百人参与,2011年开始陆续成稿。由于资料内容厚重、通编力量有限,为加强统编通改、确保全志如出一人之手,省志工作处提供了力所能及的业务指导和帮助,曾安排3个相关人员,利用工作业余时间,采取流水作业方式,对陆续成册的大部分志稿进行了3遍通改加工,主要着眼点是精炼篇目标题,理顺框架结构,处理交叉重复,规范体例文风,消除差错硬伤,核准表格数据,统一标题版式、序号格式、文体文字、年代称谓、数字运用、计量单位、标点符号等,因此我也深知这部志稿的来之不易,也深被许多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所有编写人员奉献精神所感动!
二、门类齐全内容厚重
全志分设自然地理、治水方略及治水历程、水资源、江河治理、水库、灌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灌溉、农村水利、水电事业、水土保持、水利工程管理、防汛、抗旱、供水、水文、勘测设计、规划计划、建设管理、水政、财务管理、水利工程移民、科技与教育、水利改革、机构、档案管理、社团组织、精神文明建设、治水人物、水利文化、大事记等31篇140章508节共2674页约375万字。
志稿采取篇章节目体式,内容上溯远古,下限截至2005年;依据科学分类原理和现实分工实际,体例上遵循"横排竖写"核心原则,分门别类设计,结构层次清晰;文风上坚持"述而不论"原则,资料内容丰富,语言朴实简明,文字比较规范;比较全面、系统地记述了河南水利事业兴衰起伏和曲折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科学、客观地汇集和反映了中原人民用水治水抗灾防患的经验教训和历史智慧,是一部门类比较齐全、内容非常厚重、整体质量上乘的志稿。
三、特色突出传承文脉
全志时代特色、地方特色、专业特色比较突出。注意突出改革开放特色,专设水利改革、精神文明建设、水利文化等软实力建设篇,时代主旋律观点鲜明;注意突出河南地方特色,专设水资源、江河治理、水库、灌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灌溉、农村水利、水电事业、水土保持、水利工程管理、防汛、抗旱、供水、水文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硬实力建设篇,以凸显河南水利成就和中原人民的突出贡献;注意突出水利专业特色,重墨浓抹古今治水历程和方略以汇集古老智慧和水利大省丰富的历史经验。
地方志具有独特的"存史、资政、教化"功能,一部志书就是一部独特的历史智慧辞典,是一部难得的专业教科书,一部特色突出的专业志书必将是服务当代、垂鉴后世、传承中华文明的传世佳作。《河南水利志》在选材用材上注意选取具有河南巨变奇迹特色的资料入志,这是努力成为精品佳志的坚实基础。
四、传世价值质量第一
质量是志书的生命,志书历来以追求传世价值为首要依归,因此志书评审会历来也以"挑毛病"为"要务"。下边我提几条进一步修改加工建议:
(一)署名页。排在志书最前边,编书者往往重视不够,读者偏偏常最先看到,并由此对全志留下第一印象。现志稿署名2页,至少有两个明显问题:①不够专业,开篇就会给人留下"外行"印象。对于志书署名格式,尽管从来没人给予明确规定,但实践中也逐步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讲究,一般包括行政署名和业务署名两大块。行政署名包括编委会或指导委员会、领导人或领导小组、专家指导组或顾问组、编辑部或总编室等等,这些署名者通常承担领导、协调、指导责任,与具体作品不构成著作权(创作)对应关系,把志书作为申报职称成果均不被承认。业务署名通常以"编纂人员"或"编辑人员"标题,包括总纂、副总纂、主编、副主编、编审、编辑、撰稿、校对、提供资料等等,这些署名与具体成果都有创作对应关系,参评职称均被认可。现稿中的署名对评职称全部无用。②不够准确,隐含不必要工作风险。前后经历几届编委会、编辑室,好像都发过红头文件,涉及众多新老领导,应分届别署全;没有任何业务署名,有损所有编写人员著作权益;对各处室实际提供资料甚至撰写初稿的大量人员都没署名,很容易引起难以协调的工作纠纷,以往这种事例并不少见。所以我们一直强调要"实事求是,皆大欢喜"。
(二)尽快补齐不可或缺内容。①补充辅件,包括前面应有序言、凡例,后边应有本志编纂始末、编后记等;②从体裁上说,要求述、记、志、传、录五大基本体裁皆备,现稿卷首缺总述、卷中缺个别篇下概述(缺应补、简应扩、无题应统一加标题)、卷末缺附录(录重要文献、编纂始末,第二卷卷尾的附录应取消,所录5项可分插各相关部分);③从内容上说,要求横不缺要项、纵不断主线,第四卷第二十八篇精神文明建设还缺几节、第五卷最后水利文化论文、全省水利史志鉴成果全缺,需尽快补;④从资料上说,全志6卷,基本上无图片资料,尤其对于工程水利来说更是一大缺憾,最好补上,努力图文并茂。
(三)进一步改进版本、精炼篇目、理顺结构。①现稿采取传统正16开平装6卷本设计,页码以卷为单位编列,内文总述、大事记、附录仍取首轮志书不纳入篇序排列,与目前全国精品志书主流版本相比显得老套,最好改取国际16开精装上中下3卷本,页码通排,将总述作为第一篇、大事记作为第二篇、附录作为最后一篇,增强整体性、系统性。②修志传统,惜墨如金,标题更求简明,现篇目需进一步精炼。要以类标题,不以事标题。第二篇标题"治水方略与治水历程"宜简化为"治水历程";第二十五篇第一章"水利厅党组和行政机构"可简化为"管理机构",第二章第一节"厅直属机关党的建设"可简为"厅机关党建",第三章第四节"厅属事业单位历史沿革"简为"厅属事业单位"即可,第二十六篇第一章第六节"档案的开发利用"简化为"开发利用"即可。等等。③理顺结构主要是对不合体例要求的做些调整。第十二篇第一章发展史略可取消设置,内容并入概述;第四卷共有10篇,设篇略显细碎,进而引发不周延问题,第25篇机构下设5章,后3章不是机构是管理,所以建议可将20篇水政、21篇财务管理、25篇机构、26篇档案管理合并为水政管理一篇;第二十七篇社团组织可并入第二十三篇科技教育。④第二十九篇人物中的传记部分,收录不少健在人物,有违现行的"生不立传"规定,宜将健在人物移入简介。⑤卷末大事记缺大标题显得没头没脑,1949年以前以事标目,1949年以后以时标目,体例不统一,应全部统一为以时标目。
(四)进一步规范文字。我们改过的文字,严格按规范化要求作了修改,后加进去的内容需统一处理。①第二卷目录,字体字号与其他各卷应保持统一;②志书叙事采取第三人称,稿中还有一些"我省""我国"应统一为"河南省""中国";"新中国""建国前""建国后"应统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③大量文件号中年份括注符号用方括号的必须改为六角括号〔〕。
(五)下限后延问题。原下限2005年,有同志提出将现稿推倒重来,缩为1卷,然后将下限延至2015年增补10年内容,我感觉不太可取,有可能引出许多问题,然后再次陷入迟迟难以成书过程。第二种意见是在完善现稿基础上延补10年内容,要求两年内完成出版任务,这需要切实加强领导、提供过硬的人员、经费和条件保障,即使这样时间也很紧张。最好办法是抓紧将现稿完善尽快成书,同时启动第二部水利志编写,将时限定为2006-2020年比较现实。
以上意见,见仁见智,仅供修改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