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

概观地情全貌 述记事物原委

来源:0时间:2017-08-04分享:

——以河北《冀州市志》为例浅议如何写好志书"概述"
王 蕾

  "概述"是当代新编志书的创新体裁形式,它作为全志的首篇,是了解一个地方全貌的"窗口",它既是志书中的宏观总体的看点,又是汇集全书脉络精华的所在,是一部志书的"点睛之笔"。它写的是否成功,对志书整体的质量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概述"写法独特,不受志书"述而不论"的限制,可以夹叙夹议、评价得失、展望未来,是一部志书中最讲究概括能力、最讲究思想深度、最讲究文字技巧的部分。
  一、概述的出现
  传统方志体例的基本特征是事以类聚、按类横排,分门别类地记载各个事物,而且,这种横排一直贯穿到章、节,然后在目这一层才开始竖写。它的优点是便于读者查阅各个事物发生和发展情况。但是,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横排使门类之间彼此孤立,每个门类都各自封闭,在一类事物中的各个部分也各拦其界,割裂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全志和各门类之间形成机械的组合,而不是有机整体,很难完整体现一个地方的总体面貌,这是传统方志在体例上的一个很大的弱点。胡乔木同志在全国地方志第一次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过去的地方志,别的问题且不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在各门类之间看不出相互间的影响和逻辑关系。"指的就是这个问题。
  对于方志的这个弱点,志界前人也有所察觉并设法克服。明代《建康志》就设有小序,并力图通过小序增加一点宏观记述;到了清代,章学诚采用"序例",除说明本篇重要记述内容外,着重阐明本篇的义例。这比以前的"小序"有了进步,但仍不能弥补上述弱点;到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黄炎培纂修的《川沙县志》,他在每卷之首,先作概述。但是,他只是在各门类之首设置了概述,并没有在全志之首设置概述,对于全志各门类之间的联系沟通还是没有从根本上给予解决;1939年,黎锦熙在《方志今义》中提出一个重要思想,即志书应当设置一个具有总摄任何门类,能成为全志之纲的东西。但是,这个"全志之纲"是什么?应该包含什么内容?黎锦熙并没有给出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的首轮修志开始以来,对于志书设置概述的认识有了极大的发展,有人提出在全志之首设置"概述"来总摄全书,同时设大事记来满足纵贯古今的要求,较好地克服了传统方志"偏于横剖,而缺于纵贯,则因果之效不彰"①的弱点。这样,宏观论述地情有概述、编年系事有大事记、记述各项事物有编章、人物有传记,形成了一个纵横结合而以横为主,分类记述而又有总论概述的格局,使方志体例更趋完备。
  二、概述的作用
  概述的作用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鸟瞰全志、沟通联系。传统方志的横排竖写,不能全面反映各类事物间的相互作用。设立概述,就是把全志的大势大略有机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宏观总体结构。以高屋建瓴之势,说明各项事业、各种事物发展的客观条件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气候、水文对农业的影响;山川丘陵对交通的影响;民情习俗对经济文化的影响,等等。把各个门类互不相通的状态打通,反映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使全志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彰明因果、揭示规律。传统方志的篇目和内容偏重对事物静态的记述,没有对事物间相互作用和制约的记述。但是,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除了这一事物的内在原因之外,还受与之相关的各种事物运动变化的影响,即所谓的内因和外因。一个个编、章,记述本事物盛衰荣枯的静态内因,是没有问题的,而要记清外因,就比较困难。"概述"就是要统领各编,衔接各章,融合各节,纵横结合,把事物写成活的发展运动的整体,把相互联系的发展运动趋势及其规律揭示出来,使各种关系因果自明,事物整体发展趋势清晰明了。
  3.提炼精华、开发优势。志书虽是记载历史,但它更重要的作用是在认识历史的基础上启迪、开创未来。因此,必须从自然、社会、历史和现实的总情况、总问题、总趋势的规律中,找出特殊规律,从而扬长避短、开发优势、挖掘潜力。志书内容上多是因事件而摆出问题,没有论证长短优劣的叙述。并且,受"越境不书"的戒律,在内容上不可能有超出本地范围的比较,即只能纵向的和自己比,而不能横向的和别人比。
  "概述"不仅可以不受门类的限制,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还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它可以在鸟瞰全志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去做横向的比较,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本地优于、独于外地的各种特点,并浓墨重彩地记述其何以优、何以独,说明其在大范围内的价值和地位,突出本地精华之所在,起到既可引起读者阅读和研究全志的浓厚兴趣,又可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的作用。
  4.评量得失、总纂大势。志书资料所涉及的方面之广,历史跨度之长,信息含量之大,超出任何著述。"概述"就是在消化、提炼这些资料的基础上,概地方长短优劣之势,述地方兴衰利弊之因,总结出足以启迪今人和后人的经验和教训。"概述"不应局限在具体地情的浓缩,要俯视本地历史与现状,高屋建瓴,纵横贯通,衡量利弊,评量得失,策论大势大略,写成一篇从宏观角度资政、叙议结合的文章,从而引导地方振兴之路。
  三、分析河北省《冀州市志》
  《冀州市志》是2014年方志出版社评出的四部精品志书之一。它的概述站位高、概括全,是一篇比较优秀的概述。下面就逐条分析它的优长。
  1.统揽全局,点面结合、突出特色
  概述首要是一个"概"字,必须"概"大势,"概"大要,"概"特色。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面有点,既要有宏观的总揽概括,又要从微观着墨,彰显特色、亮点。
  《冀州市志》是通志,在概述的开篇,首先描述了冀州的来历:"冀州市,源于素有华夏第一州之称的古冀州。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在此设郡建治。"随后交代了冀州的地理位置及河流、水文、气候、土壤等优越的自然条件。特别突出提到河北平原第二大淡水湖——衡水湖。这是"点面结合"的第一个亮点。
  接下来记述了区域沿革,从新石器时代域内就有人类活动,到新中国成立后,再到1996年7月,冀州市属衡水市辖。点睛之笔在于,从史书《尔雅》、《释名·释州国》出发,阐述"冀州市域,是古冀州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既具有厚重的文化内涵,又是河北行政区划沿革变化的基础。因此,河北省简称为"冀",冀是河北之根。这是"点面结合"的第二个亮点。
  接下来的文字记述中,从汉朝的兵争之地,到民国的军阀混战;从共产党邻导的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冀县人民为解放全中国作出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从第一个农业生产初级合作社,到改革开放后,农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国民经济迅猛发展,2006年,财政收入达到2.27亿元。"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县,初步建成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工业市"。这是"点面结合"的第三个亮点。
  2.横剖纵述,展示因果、揭示规律
  志书所记各行各业,与自然条件、政治形势、社会环境及其他相关行业等外部条件息息相关。志书的横排竖写体例要求,使其不能像史书那样,把互为因果的关系彰明。但这种因果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不予以记述,这些内因外因、前因后果就不能被读者知晓,志书的记述就是缺乏深度的,进而影响志书质量。《冀州市志》的概述,就把相对独立又互相作用的各行各业,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横陈各业、纵述史实的基础上,以独到的眼光和笔法,穷源究委,彰明因果,揭示趋势和规律。
  《冀州市志》概述分:自然地理、农业生产、工业经济、商贸服务、千年古城、新农村建设、社会事业、重教传统卓然光大、悠久文化再现辉煌、钟灵毓秀人才辈出等多个方面,通过横向剖析展现了:自然环境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生活环境的改善、文明程度的提高、思想意识的更新。这样的良性发展,反过来吸引人才和投资的流入,从而提升经济更快的发展和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每一个栏目中,精要记述:农业,农业基础和"冀南棉海"、"中国辣椒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一红两白三大农业特色产业的确立;工业,新中国成立初期,薄弱的工业基础,及采暖设备制造业的发展,以及逐步形成采暖制造、化工、玻璃钢三大战略支撑产业和农产品加工、汽车配件、医疗器械三大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商贸服务业,依托便利的水陆交通,当地自古就是北方重要的商品集散地。20世纪90年代,冀州"手表现象"被誉为河北省三大商业现象之一。农贸市场和各专业市场的发展、零售额的大幅上升,繁荣了当地经济;城乡基础建设日新月异;社会事业趋于完善;教育文化科技全面发展;优秀人才辈出。
  以这种记述方式展示各行各业相互联系发展运动、发展趋势、发展规律,则各行各业的发展和社会变化的因果关系就呈现在读者面前。
  3.述而有作,展望未来、突出资政
  概述是"述"体,但它有别于志书的内文,可以不拘泥于"述而不作"的章法限制。《冀州市志》概述在概括了全市各方面发展和成就之后,以"以人为本,凝聚发展力量"、"面向未来,打造特色经济"、"开发旅游,重建古郡水城"为题,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在继承和发扬冀州人民艰苦创业、白手起家、图强进取的精神的同时,以人为本,让社会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大众,将加快发展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统一起来;冀州市城乡面貌的显著改善,得益于一批上规模、高效益、科技含量高的工贸企业。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世界经济不断变化,域内基础产业链亟需与国际市场接轨,使名优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并增强竞争能力;冀州市迁建新城,老城旧址依然保存,使再现"畿南古郡"、重塑冀州古城成为可行,具有现代气息的冀州新城屹立在衡水湖畔,新老城区交相辉映,这样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必将使冀州成为"一池风景半城湖"的现代化生态旅游名城,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冀州今后的发展方向,为政府施政决策提供参考。
  4.行文流畅,词汇凝练、魅力绵长
  强调概述的文采是老生常谈,但要常谈常新。概述不同于志体,它既有记述,又有归纳,并可进行适当的议论,行文语言讲求文采,从而在总述一地全貌和大势大略时有震撼力和感染力,夺人眼目。因此,概述的文字既要典雅朴实、简洁流畅,又要豁达凝练、气势恢宏。
  《冀州市志》作为通志,应交代的事物繁多,更需在概述中沟通古今、彰显因果。这篇概述1万多字,全面完整地介绍了冀州从古至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文的发展轨迹。如在记述农业生产全面发展时写到:域内自古春旱秋涝,十年九灾,农业经济徘徊不前。1949年只有110口农用土砖井,水浇地66.66公顷,尚不足全县耕地面积的千分之一。当年农业总产值仅为3108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兴修水利,筑堤治河,打井会战,挖渠引水,大规模平整土地,投巨资兴建冀码渠防洪排涝工程、千顷洼蓄水灌溉工程,到1998年机井保有量3557眼,水浇地面积达4.19万公顷。随后展开高标准农田基本建设,进行灌、排、林、田、路综合治理。积数年之功,基本达到渠系纵横交错、机井星罗棋布、农田林网初具规模,逐步形成科学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2006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20.85万吨,是1949年的3.9倍。寥寥数笔,文字高度概括,语言凝练优美,言简意赅,描述了从古至今,冀州农业发展的脉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非常难能可贵。
  5.图文并茂,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随着读者阅读需求的提高和传播载体的多样性,图、表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志书之中,其形式也日益丰富多彩,但在概述中的运用仍不够普及。《冀州市志》在这方面进行了创新应用,它一改志书概述惯用的文字记述到底的手法,在文字记述中增加了一幅《1949年,1978年,2006年冀州市工农业总产值示意图》。这幅图不仅给读者视觉冲击,也把当地工农业总产值的今昔对比直观具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他们特意选取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1978年和志书的下限年2006年三个特定年份,使读者对冀州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一目了然。在节约笔墨的同时,提高了综述内容的科学性和信息含量。这种图文综合运用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浓缩式概述的缺陷,可谓是一种创新性的有益尝试。
  《冀州市志》的概述,从上述概述四大作用方面来考量,在总括地情、提炼精华、彰明因果、揭示规律、展望未来方面表现上佳,在评量得失方面似还有不足。但这些优长已经为我们今后其他志书概述的编写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为我们今后志书质量更上一层楼提供了阶梯。

(作者单位:河北省地方志办公室)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