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

罗啟东:廓清历史虚无主义谬论 守住历史根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时间:2019-01-28分享: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又有卷土重来之势。这次思潮首先是打着理论创新的幌子,利用学术刊物、研讨会和学术著作等表现其虚无主义的观点。这种历史虚无主义形式隐蔽,且深入和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因此,更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

坚守历史根基,杜绝历史虚无化。历史虚无主义披着“研究历史学术”鲜艳外衣,打着“历史揭秘”“重新解读”的响亮口号,不断从我国近现代的革命史、建设史、发展史当中进行解构和拆分,用碎片化的历史解读来否定系统化的历史结论。这些历史虚无主义的论调既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根本对立,同时也与历史的事实不符。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之所以能够发展至今,并在我国各个领域里面不断滋生,这显然不是无序的发展,而是有着非常严密的组织性及其鲜明的目的性,如果任由长期一直发展下去,势必引起我国思想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混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历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文化事业及发展道路上的价值导向,同时也是一个民族集体的历史记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这是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和凝聚力的源泉。进入新时代,在我们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过程中,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本能地掌握关于中华民族历史的相关信息,用科学正确的历史观正确客观地看待历史发展的规律及结果,避免陷入历史片面性的误区。

运用唯物史观,廓清历史虚无谬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两大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将单个的历史的片段、碎片、细节放入整个历史的宏观的发展当中去理解,并在历史活动的全貌中找到历史的主要方面,并以此来区分主流和支流,从而客观分析和解释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全局性及内在的规律性。

因此,建立正确的科学历史观,客观、全面地认识历史,自觉地抵触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侵袭,是当前我们必须要做好的功课。一是要深入学习历史“唯物史观”理论,不断增强历史价值鉴别能力,对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给予有力回击,深刻揭露和批驳历史“唯心史观”的错误性、荒谬性,以此来提高民众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剖析能力。二是要强化唯物史观的宣传引导,注重从历史发展演进的角度,通过具体、丰富的史实,用群众极易吸收的历史知识点,进行广泛宣传,使人们认识唯物史观的现实意义。三是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对文化发展的影响,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本质,摒弃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潮,自觉地抵触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侵袭。

增强文化自信,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历史与文化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我们历史被人虚化掉,我们的文化也必将被虚无其根本。中华民族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已经积淀了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所以更加需要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侵袭,以文化自信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把弘扬传统文化和发展现代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思想统一,社会安定团结,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

(作者单位: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