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的摇篮、人民共和国的摇篮、人民军队的摇篮、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要求江西“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4500多万赣鄱儿女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勠力同心,接续奋斗,奋力描绘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
如今的江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排位连续7年实现进位,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老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创新引领: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大幅提升
“全球每7台空调里面,就有一台使用海立的压缩机。”南昌海立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朱泉泉说,近年来,南昌海立着力开展节能环保高效舒适的空调压缩机产品技术研究,截至2020年底,已获1项发明专利、44项实用新型专利。今年一季度,海立电器生产气体压缩机398万套,同比增长94.16%。
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在增强创新引领发展能力上下功夫,已成为南昌全市上下的自觉行动。南昌市发改委主任贾彧超说,从2012年到2020年,南昌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从46.81亿元增加到114亿元,高新技术企业从134家增加到2052家,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绿色食品、新型材料已发展成为四大千亿产业。
南昌创新发展的实践,是江西把科技创新作为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支撑的缩影。
自2015年以来,江西连续7年大幅增加省级科技专项资金,并重点投向基础领域薄弱环节,创新资源重点聚集突破20个左右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等。
“十三五”期间,《江西省创新驱动发展纲要》《江西省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行动方案(2018—2020年)》《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江西省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进一步激发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与活力。
支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有效激活赣鄱大地科技创新“一池春水”,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启动建设,创新型省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2020年,江西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升至56.68%,13项专利获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奖,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38.2%、22.1%。
绿色崛起: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
站在江西铜业集团德兴铜矿杨桃坞的山坡上俯瞰,满眼的绿。这里曾经废石成堆,历经近20年的生态修复,如今变成了“花果山”、生态园,成为人们旅游休闲的新去处。
“十一五”以来,江西铜业集团各类生态修复、环保投入累计超46亿元,所属矿山可复垦废弃地80%以上完成生态恢复。同时,形成了“三废”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产业链,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每年新增销售收入超过60亿元。
江西生态秀美,全省上下坚持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不动摇,积极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奋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不断巩固提升绿色生态优势。
日前,一条鄱阳湖中的鱼吸引无数关注的目光。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在鄱阳湖都昌松门山水域开展水生生物资源监测时,发现了10年未见的一尾鳤,这意味着该物种种群数量有望逐渐恢复。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全面落实长江和鄱阳湖重点水域禁捕退捕,鄱阳湖生态正加快恢复。
从实施覆盖全境流域生态补偿到大力推行环境资源审判、生态检察、生态综合执法模式,从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到出台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江西坚持用最严格制度为美丽江西建设保驾护航,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
如今江西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自然保护地占全省国土面积11.46%,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2020年,江西旅游接待总人次、总收入分别达到5.5亿人次、5400亿元。
全面脱贫:老区人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11年前的10月,张玉荣从安徽嫁到井冈山市上古田村,一进村,心就凉了半截:全村只有一条不足2米宽的土路,村民人均纯收入不足千元,青壮年普遍外出务工。
如今,张玉荣站在村口,向到访者介绍自己的村子,满面春风。身后,村民大多住上了二层小楼。全村改造出71栋民宿,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3万元。
上古田村的变化,是江西革命老区面貌变化的一个缩影。2020年4月,江西最后7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至此,全省所有贫困县全部退出,305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81.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
革命战争年代,江西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饮水思源,不能忘记革命先辈、革命先烈,不能忘记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出台,老区发展翻开新篇章。
走进依山傍水的赣州市上犹县水岩乡龙门移民新村,一幢幢崭新的客家民居镶嵌于青山绿水间。
龙门村是库区村,山道九曲十八弯,曾是省定贫困村,村民们以船为家、捕鱼为生。《意见》出台后,上犹县积极引导库区农户上岸,在龙门村建起了扶贫车间、光伏发电站、茶叶扶贫基地。2019年,龙门村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村级集体经济从零起步,提升到2020年的12万元。
“小木棚春天潮湿,夏天闷热,冬天寒冷,孩子上学要靠渔船摆渡接送。”居民黄海才曾经“水上漂”,如今住进移民新村,妻子应聘公益岗位,成为环卫工。空闲之余,夫妻两人还在附近产业基地做零工,日子越过越红火。
眼下,江西正着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升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水平,努力在全面增进老区人民福祉上走在前列。
《 人民日报 》( 2021年05月19日 第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