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

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党史方志网 > 学术研究 > 党史研究

抗战初期刘少奇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举措

来源:省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作者:朱佳时间:2022-08-09分享:

  1938年至1939年,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两次亲赴河南,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河南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贯彻落实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尤其在加强党的建设,强化党的领导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对党领导河南人民进行抗日斗争,取得中原抗战的胜利立下卓越功勋。

  一、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壮大党的组织力量

  全面抗战爆发后,受王明右倾错误的影响,华中敌后抗战形势十分严峻,华中党的组织既没有动员群众抗战,又没有到敌后建立根据地,仅以帮助国民党军队抗战为满足,错失了华中开展敌后抗战的良机,以致“我党我军在华中抗战中所占的实际地位是很微弱的”。1938年11月9日,为了贯彻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决策,中共中央政治局发出通知:“兹特决定:以胡服(刘少奇的化名——笔者注)、朱瑞、朱理治、彭雪枫、郑位三为中央中原局委员,以胡服兼中原局书记。所有长江以北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党的工作,概归中原局指导。”刘少奇深知党的领导是否坚强有力,决定着敌后抗战的兴衰,为实现中共中央“发展华中”战略,他赴任之初就从恢复、调整和健全党的组织着手开始工作,强化党的组织建设。

  在筹建中原局的过程中,为了组建了一个强有力的党组织班底,加强中原局的领导力量,经中共中央同意,刘少奇调李先念、谭希林、胡林等到中原局工作,并抽调向明、李拓、栗在山等 3人组成中原局秘书处。中原局成立后,刘少奇根据中原地区的政治形势和军事、地理特点,决定撤销已不适应新形势的河南、湖北省委,成立鄂中、鄂西北区党委及豫西、豫南、鄂豫皖、豫皖苏省委等。11月23日,刘少奇离开延安前往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途径渑池停留。12月20日,中共豫西特委扩大会议在渑池召开,豫西特委及所辖中心县委30多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刘少奇传达了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之后,便着手河南地区党的组织调整,宣布撤销河南省委,建立豫西、豫南两个省委,各中心县委改为地委。刘少奇亲自主持了豫西党组织的调整,并明确指示了豫西省委的中心任务:积极准备,迎接抗日战争,大量发展党的力量,从上而下地建立各县党的组织。原豫西特委书记刘子久任豫西省委书记,豫西省委的成立,确定了豫西党的工作方针,加强了豫西地区党组织的建设,为豫西的抗战工作打下了重要基础。

  1939年1月,刘少奇抵达竹沟并正式组建了中原局领导机关。在此之前,朱理治、李先念已先行到达竹沟,并在刘少奇的委托下,召开了河南省委扩大会议,传达了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具体实施了中原局关于撤销河南、湖北省委的决定,建立了豫南省委,朱理治兼任书记、向明任副书记,李先念任军事部长。根据刘少奇的指示,郭述申到达安徽金寨县后,召开会议传达了中央会议精神,并宣布撤销豫东南特委,成立鄂豫皖省委,郭述申任省委书记。刘少奇到竹沟指挥中原抗战后,彭雪枫遵照中原局的指示,于1939年2月在豫皖苏边区书案店成立了豫皖苏省委,加强了党对豫皖苏边区敌后抗日的领导。

  实践证明,刘少奇这种打破常规的组织调整,是非常及时必要的,为中原地区的抗日胜利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

  就任中原局书记后,刘少奇感到华中形势发展很快,斗争环境极其复杂,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要想在此背景下做好党的工作,使党真正承担起领导敌后抗战的任务,必须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提高党的理论水平。

  刘少奇认为:“中国党有一个极大的弱点,这个弱点,就是党在思想上的准备、理论上的修养是不够的”,所以在渑池会议上,刘少奇所做的具体指示中有一条便是:开办训练班,训练党员干部。会议结束后,豫西省委根据刘少奇的指示,在渑池县东关八路军兵站的掩护下,举办了两期短训班,每期3周,参加学习的有地委、县委和区委的干部共80余人。刘少奇参加了第一期训练班,并亲自做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和中共党史等专题报告。他用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语言科学地总结了党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刻地阐明了共产党人为什么要进行修养和如何进行修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使大家深受教育和鼓舞。

  针对中原地区党员干部的思想状况,刘少奇到达竹沟后,坚持用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统一全党认识,及时召开中原局、豫南省委和竹沟地委、县委干部会议,作了关于《论党内斗争》的报告,对如何认识和开展党内斗争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党内斗争是一件最严重最负责的事,绝不可草率从事……党内斗争不能任其自流的发展,形成极端民主的现象。”在他看来,党内斗争之根本目的是加强党内之团结,既不容许家长制的存在,也不能容许极端民主现象的产生。在刘少奇的指导下,中原局各级党组织采取了严肃负责的态度,肃清了王明右倾错误的影响,加强了党内团结。

  为了尽快地培养出一批干部,在刘少奇的直接领导下,中原局和豫南省委举办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学习班,如军政教导大队和党员干部训练班、青年训练班、地方武装干部训练班等。刘少奇和中原局的其他领导成员多次为学员讲课,刘少奇所做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做一个好党员、建设一个好的党》等报告,极大地提高了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水平和政策水平。刘少奇还特别注意提高高级干部的马列主义水平,强调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从实践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在二七大罢工16周年纪念日,他亲自召集豫南省委会议,讲述当年大罢工的壮烈情景,并从他1922年初领导安源煤矿工人运动、创办工人夜校、组织工人俱乐部的实践谈起,讲述了林祥谦、施洋两位烈士牺牲的壮烈场面、伟大意义,给与会者上了一次极为深刻的思想教育课。

  总之,在刘少奇的正确领导下,中原局用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统一了全党的思想认识,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锻炼了党员的党性,用《论党内斗争》肃清了王明的错误影响,使中原各级党组织很快达到思想上、行动上的一致,维护了党的团结,纯洁了党的思想,巩固了党的组织,这一切为夺取中原抗战的胜利提供了思想保证。

  三、加强党的宣传工作,扩大党的政治影响

  在抗战时期,刘少奇反复强调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指出抗日宣传是抗日组织行动的第一步,有了这一步,才能进行抗日的实际行动。到竹沟后,刘少奇十分重视党的宣传工作,明确指出宣传品是“人民的精神食粮,敌人的重磅炸弹”,要求交通和发行部门想尽一切办法,把宣传品、出版物送到抗日前线去,送到群众的手中去,甚至送到敌寇占领的地方去。

  1939年1月,为发展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对各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宣传教育,扩大共产党的政治影响,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刘少奇决定在竹沟建立一个由中原局直接领导的印刷厂,他说:“宣传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建立一个印刷厂等于建立一个兵工厂。”刘少奇亲自创办了中原局印刷厂,选派齐光担任印刷厂厂长。中原局印刷厂建好后,根据刘少奇的指示,主要任务是承担翻印中共中央出版的《解放》周刊。为了解决印刷厂的技术问题,刘少奇专门从延安的中央印刷厂要来了十几位技术骨干,支援中原局印刷厂工作。在刘少奇的关心支持下,全厂同志团结一致,日夜奋战,克服重重困难,于1939年9月初,完成了第一本图书《挽救抗战的危机》的印刷任务。这本书是以毛泽东新近发表的著作和延安《解放周刊》、新华社社论为主要内容,印数5000本。之后,中原局印刷厂还印制了马克思、列宁的一些经典著作、中共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以及豫南省委一些半公开的文件和宣传品。

  为了加强党的宣传工作,刘少奇曾专程到豫南省委宣传部门了解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干部们重视宣传工作,抓好宣传工作的各个环节。在刘少奇的直接关怀下,豫南省委机关报《小消息》的影响力日益扩大,从最初的四开两版五日刊,扩大成为四开四版三日刊,发行量也从二三百份增加到一千余份,成为宣传党的政策方针、打击和瓦解敌人、宣传和教育人民的有力武器。

  由于刘少奇对宣传工作的重视,在竹沟,先后有彭雪枫创刊的《拂晓报》、豫南省委机关报创办的《小消息》报、中原局印刷厂这个特殊“兵工厂”翻印的《解放周刊》和新华社论等精神武器。这些宣传资料,不仅发行到豫南省委所属组织,还通过各种渠道发行到河南、湖北、安徽、江苏等地,甚至被传送到南京、武汉等日伪控制的中心城市,源源不断的送到抗日前线,在指挥中原抗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推动、鼓舞和激励的作用。(作者系河南省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第三研究处一级主任科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