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鉴今谋发展,继往开来谱新篇
——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
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于吉林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成立至今,已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辛探索、不懈奋斗,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成就,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90年来,河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披荆斩棘、艰辛探索、锐意改革,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社会,实现了由封闭到开放,由贫穷落后到基本小康,由缺粮大省到国人大粮仓大厨房,由传统农业大省到重要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历史转变,在党的历史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一
河南是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活动与建立党组织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1921年12月就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洛阳组。自此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河南人民经过9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原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河南党组织领导全省人民历经艰险,不屈不挠,不怕牺牲,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从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无数次声势浩大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到轰轰烈烈的全民族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中规模宏大的支前运动,河南党组织虽遭数十次破坏,却前仆后继,勇往直前,在革命的洪流中,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中原人民解放事业的中流砥柱。党领导中原人民从1921年的陇海铁路大罢工和1923年的京汉铁路大罢工,到1927年为迎接第二次北伐河南各地举行的农民武装暴动;从1929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立、鄂豫边三年游击战争,到抗日战争时期晋冀豫、晋豫边等各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从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到1949年淮海战役大决战,进行了一系列惊天地、泣鬼神的革命壮举并取得伟大胜利,终于迎来了全省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党继承和发扬革命战争年代的光荣传统,领导河南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在新中国建立的最初七年,为巩固和加强新生人民政权,党领导河南人民在恢复工农业生产、医治战争创伤的同时,开展了剿匪反霸、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和“三反”“五反”运动;进行了城市改革、稳定物价和统一财经等开创性工作,新民主主义改革和建设取得了重大胜利。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全省人民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改造,通过重点支援国家在豫重点项目建设,带动了“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为河南工业化起步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通过由低级到高级的改造形式,顺利完成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任务,社会主义制度在河南建立起来。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年,党领导人民全面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河南全面建设开端良好,农业生产合作社在整顿中趋于巩固,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在调整中趋于协调。河南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建了当今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然而,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不足,“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文革”等严重失误也给河南造成了严重损失。但失误毕竟是探索中的失误,从反面为河南的建设提供了历史借鉴。河南党组织也在挫折中走向成熟。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河南人民迈开了追赶时代的脚步,勇于拼搏,锐意进取,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重大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河南在全面拨乱反正的同时,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位置,率先在农村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试验,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结束了河南“吃粮靠统销”的历史。对城市的改革,敲开了河南封闭的大门,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和劳务输出迈开了大步。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河南先后提出并制定了“团结奋进、振兴河南”的指导思想和“一高一低”、“科教兴豫”、“开放带动”、“中原城市群”等战略,形成了东引西进、外引内联、四面辐射、梯次发展和全方位改革开放新局面。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用科学发展观统揽现代化建设全局,全省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同步前进,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的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转变。全省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五、中西部第一;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位,2010年达到1087.4亿斤,实现粮食产量连续五年超千亿斤,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粮仓”,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特殊贡献;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进入了河南历史上城镇化发展最快的时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90年的上下求索,90年的励精图治,中原大地已是“春风杨柳万千条”。如今的河南,朝气蓬勃,欣欣向荣。中原儿女在省委的领导下,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四个重在”, 以“四个带动”为举措,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迈开了坚实的步伐 。
二
在90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征程中,河南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他们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为河南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亿万中原儿女心中铸起了一座座不朽丰碑,激励着中原儿女不断前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数中原优秀儿女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仅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别山苏区就有30余万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在抗日战争中,党领导下的河南敌后军民,又先后有2万多人为国捐躯。以杨靖宇、吉鸿昌、彭雪枫等为代表的革命英雄,用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谱写了一曲曲动人壮歌。他们身上所展现的共产党人宁死不屈、不怕牺牲的崇高革命精神,成为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教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原儿女。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程中,河南涌现了一批又一批以焦裕禄、杨水才、苏殿选、辛自修、龚文生、刘应祥、刘九学等为杰出代表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在不同的平凡岗位上,为新中国建设和河南振兴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和突出贡献,铸就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和焦裕禄精神。他们身上所展现的主人翁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成为中原儿女建设新国家、创建新生活的重要精神支柱。
改革开放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中华儿女“遍地英雄下夕烟”。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河南涌现了一大批以史来贺、李连成、吴金印、常香玉、张荣锁、刘佑全、任长霞等为代表的先进模范人物。他们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树立起一个个光辉的榜样;他们与时俱进、拼搏进取、开拓创新,展现了新时期党的先进性和党员的先进性;他们脚踏实地、默默无闻、无私奉献,闪耀出“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的光辉。他们的精神,一直引领、激励着中原儿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懈奋进。
“精神是时代最盛开的花朵”,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实践。90年历史中积淀和凝聚的奋斗精神、优良传统,是我们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将永远激励河南人民在中原崛起的征程上奋进!
三
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辟未来。党的90年历史是中华民族最为丰富的经验总结,90年历史的积累是我们今天最宝贵的财富。我们最需要铭记的,就是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不折腾、不懈怠。党领导河南人民90年来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中原儿女提供了进一步奋斗的信心、勇气、智慧和力量。
90年间,在党的领导下,昔日贫穷落后的河南旧貌换新颜,一个不甘落后、自强不息、开放兼容、充满活力的新河南,正以其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历史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新的征途已经开启。在“十二五”规划即将开局之际,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抓住中央“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制定出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重大抉择,并正式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河南的发展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当前,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河南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承担的重大历史责任和光荣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团结一致,上下齐心,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中原崛起中奋力开拓。
90年的峥嵘岁月,人民始终是党的执政之基。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时势而催生的时代英模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先锋。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也必须依靠人民。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大幕已经拉开,普普通通的河南人,踏踏实实的河南人,不畏艰难的河南人,侠肝义胆的河南人,包容宽厚的河南人,忍辱负重的河南人,自尊自强的河南人,能拼会赢的河南人,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中原崛起的坚实力量和有力保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汇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我们的中原经济区建设必将蓬勃开展。中原儿女必将创造光辉灿烂的明天。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河南从来都不缺乏埋头苦干的人。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三平”精神,其核心都是实干。党在河南90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无不是全省人民干出来的。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是一项亘古未有的伟业。要通过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完善国家区域经济布局、把河南建设成为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使河南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任重而道远。“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省委的领导下,只要我们同心同德,奋发进取,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运用“三具两基一抓手”,把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科学理念转化为务实的行动,踏踏实实去做,认认真真去干,振兴的河南、崛起的河南一定会挺立在中华大地上。
(原载于《党的生活》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