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

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党史方志网 > 学术研究 > 方志研究

耕耘志苑 有为有乐

来源:176作者:时间:2017-08-04分享:

 

宜阳县地方史志办公室成立于1982年。26年来,大家团结奋进,按时顺利地完成了首轮县志和二轮县志的编写任务,编辑出版地情资料书10本,出版年鉴3本,并编辑发行《大事月报》12期,多次获得省、市、县各种奖项,修志人员多次获得省市各种荣誉称号,确立了史志办在政府序列中的地位,树立了修志人的良好形象。

一、理清思路,明确目标

1996年,宜阳首轮社会主义新方志《宜阳县志》由北京三联出版社正式出版,当时办公室人员却忧心忡忡,并高兴不起来。大家不约而同的在忧虑,志书出来后,办公室能否继续存在?大家是否会被分派到其他单位?如办公室继续存在,今后又做什么工作?这些现实而又敏感的问题摆在大家面前,不得不引起大家的思考。针对这一现象,办公室领导及时组织大家集中学习,统一思想,制定计划,研究方案。经过集思广益地讨论,大家提高了对地方志工作的认识,坚定了铁心修志的信心。共同意识到史志办的存在与否取决于修志人本身,“亡秦者秦也”。因此,必须克服短期修志思想,不能产生“一本书”主义。地方志事业应是薪火相传的一种事业,这项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要矢志不渝、扎根志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新世开太平,为民族文化续脉。”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自己必须有所作为,有为才能显示存在的价值,有为才不至于把此项工作取消,有为在人前讲话才有力,有为在社会上才有位。怎样才能有为呢?我们认为地方志办公室就是要围绕“出书”两个字做文章,必须有新的修志成果,县志出版后要尽力编辑各种大家需要的地情书、部门志。这是方志人的职,也是方志人的责,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有意义,才能品尝修志的无限乐趣。于是大家在县志成书后,“人未卸甲、马不卸鞍”,选项目,定目标,紧锣密鼓地干起来。

二、领导支持,法规护驾

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古到今,均由政府主持。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必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如果没有领导强有力的支持和有效的法律保护,修志将是一句空话。我们办公室从成立至今,属政府序列正科级单位,由一名副县长主管,历届编纂委员会主任均由时任县长担任,编委会由各大委局主要领导组成,阵容大,体系完整,政令畅通。在我们的努力争取下,1998年,《宜阳县地方志编纂暂行规定》经县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把修志工作纳入用地方法规形式规范管理。地方志事业立法管理,我们在洛阳市九县六区中开了先河。自此以后,有了地方法规的保障,顺理成章地把修志工作纳入县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政府的任务之中。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经费到位,队伍到位,条件到位,再也不用担心机构去向等问题了。20065月,国务院《中国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后,我们又认真学习《条例》,进行了自查,并将自查结果迅速向主管县长作了汇报,制定了改进方案,逐条实施。有法可依,依法修志,为我们的工作打开了绿灯,《条例》为我们保驾护航。

三、修用结合,树立形象

为确立志书的权威性,树立修志人的形象,我们抓紧利用一切可用之机宣传方志工作,畅通志书发行渠道。首先,利用电视传媒。电视速度快,范围广,可在短时间把我们的意图传到千家万户。征稿,在电视上发征稿通知。各种会议在电视上以新闻形式出现。2006年,我们又摄制了时长30分钟的以《志坛硕果分外香》为题的宣传地方志工作的专题片,在电视台“洛河采风”栏目播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利用宣传条幅宣传。每次志书首发式,或评稿会,甚至《中国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时,我们都在县委、政府和县域重要路段悬挂条幅,烘托氛围,引起人们注意。其次,用展板宣传。凡召开大型会议均制做展版,以图文并茂的宣传版面介绍地方志的功用和办公室的业绩,展示修志人的风采。再者,我们利用因特网宣传自己。通过网络把我们的修志成果推向全国,我们的志书、年鉴等都被收进清华大学的“智网”,扩大了影响力。县里主要领导也把志书当成了高雅名贵的礼品,在重要场合向客人赠送。有许多专家利用志书资料搞研究,写出了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完成了重大课题研究。办公室人员也都把志书当作床头必备之书籍。我们办公室人员外出办事一说是县地方史志办公室的,都受到了人们不同程度的尊敬。

四、硬件齐全,提高工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一流的办公设施,很难出一流的工作效率,更难出一流的工作业绩。我们办公室刚成立,就配置了当时比较先进的打字机和手推油印机,有人编写有人专职打字印刷。随着时代发展,我们从1998年开始,购置了电脑,后又陆续配置了复印机、传真机、打字机、照相机。2005年办公室各编辑都有了电脑并全部上网,基本实现了自动化办公。现代化设施把编辑从繁重的出书状态中解放出来,迅速快捷地捕捉到许多有用信息。近两年我们的志稿与大事月报稿均在办公室打印排好方送印刷厂,节约了出书时间,降低了差错率,节省了许多资金,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通信工具和交通工具也较完善,各室都通电话,车子也更新了3次,每次都有提高。所有这些硬件建设使我们的工作如虎添翼。

五、辛勤耕耘,硕果累累

编修县志是地方史志办公室的主要工作,是重中之重。认真细致地编纂志书,搞好我们的本职工作,是我们的神圣职责。1995年和2005年我们分别完成了首轮社会主义新方志和二轮志书《宜阳县志》。这两本县志从体例到内容,从图片选择到装帧设计,都贯穿着精品意识,倾注了我们全部心血。志书出版后,双双获奖,受到了社会的承认。为提高我们办公室的地位,使之在众人眼里“有为”,我们开始就选择了扩充修志领域方针,以县志为主线,以部门志和其他县情资料书为辅线,首届志书编修期间,我们先凭借资料优势,出版了《宜阳概况》,此书以内容全面、精悍概括为特征,发行后受到干群欢迎,大家争相传阅,一直使用到现在。后我们又组织人力,仿古翻印了民国7年版《宜阳县志》200册,此书为读者提供了阅读旧志书的方便,被许多热爱乡土文化的有识之士珍藏。同时,编纂打印了《赵保乡志》,赵保为老区,此志保存了许多珍贵的革命史料,受到老干部的珍爱。首轮县志出版后,我们一方面搞二轮志书的规划、动员和采编人员培训,一方面搞部门志和专业志。从1996年到2005年间,我们先后出版了《灵山寺志》、《宜阳文物志》、《花果山志》、《宜阳年鉴》(1998年)、《宜阳人大志》、《政协宜阳县委员会志》等书,并指导编写了《宜阳财政志》、《宜阳检察志》、《宜阳交通志》等志稿,其中《宜阳检察志》已经出版。2005年第二轮志书《宜阳县志》出版后,我们趁热打铁,编辑出版《宜阳古代诗歌选》,并从2006年始正式编写出版《宜阳年鉴》,如今年鉴编写已经内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之中。同时,组织专业人员,点校注释民国七年版本《宜阳县志》,现已打印成册,有望在2008年出书。这些志书和地情资料书的问世,丰富了宜阳地域文化内容,提高了宜阳的知名度,对宜阳社会建设是个有力的促进。

六、结合实际,创造条件

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创造好条件,是我们的好办法。具体说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其一,从人员上说,县级地方志办公室编制不可能太多,现有人员又不可能长三头六臂,怎样解决人员不足问题?我们采取固定人员加上临时应聘人员来解决。方针灵活,根据所定的选题,因材使用,需什么人聘什么人,需几个聘几个,短期合同,用多长说多长,好请好送。首轮志书为通志性质,上下几千年,资料收集难度大,为确保志书按时完成,我们聘了15个人。出《花果山志》时,我们聘请了对花果山熟悉的同志担当主要工作。二轮志书校对时,因志书涉及数字多,我们就聘请了原来干过统计工作的同志,专门校对数字,把好数字关。其二,从经费上讲,尽管我们依法修志,每年经费均纳入县财政预算计划,但因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经费不可能充足。于是,我们利用编年鉴或部门志这个平台,创造条件,弥补经费不足,保证了工作的正常开展。各种人才的加盟,减轻了固定人员的压力,丰富了我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志书的质量,加快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出书进度,使我县的工作总是排在洛阳市九县六区之前列。

七、社会认可,有为有乐

宜阳县地方史志办公室从成立到现在,因为目标明确,有所作为,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和社会的承认。首轮《宜阳县志》荣获1997年河南省地方史志优秀成果一等奖,19951999年度河南省地方史志优秀成果一等奖;《灵山寺志》荣获河南省地方史志优秀成果三等奖;《花果山志》、《宜阳县文物志》荣获20002005年度河南省地方史志优秀成果三等奖。二轮《宜阳县志》(19902000年)荣获20002005年度河南省地方史志优秀成果一等奖。办公室5次被洛阳市人事局、洛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评为先进单位,3次被河南省地方史志编委会和省地方史志办公室评为地方史志系统先进单位,1次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评为河南省修志工作先进集体,1人次荣获省人民政府先进工作者称号,12人次荣获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5年度修志先进工作者称号,多人多次被评为洛阳市修志先进工作者。汗水和硕果、荣誉和鲜花,大长了我们修志人的志气,我们深感自豪和光荣。筚路蓝缕,我们经历了跋涉的艰辛,但我们也分享了收获的快乐。既然方志事业选择了我们,我们选择了方志事业,那么,我们将为此尽职尽责、拼搏奉献!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