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年鉴》1985年创刊,其起步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比较早的。1989年,将年鉴更名为便览,。1996年,郑州市又适时将《郑州便览》改名为《郑州年鉴》,与创刊时的称谓保持一致。截至2009年,《郑州年鉴》累计编纂出版25卷,每年一卷,从未间断。
回顾《郑州年鉴》的编纂出版历程,我们深深感到,要办好一部地方综合年鉴,必须做到“四要”:
一、要深刻认识年鉴的独特作用
地方综合年鉴地位独特、作用独特,是其他地情文献不可替代的。即使从地方志自身的角度看,也具有独特的作用和价值。所以,地方综合年鉴应当早办、办好。
首先,它是地方志推向社会的“短平快产品”。地方综合年鉴是年度性刊物,启动时间早,编纂周期短,出版速度快。一个地方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的工作和发展情况,在次年的年鉴中就可以得到全面反映,这就为工作总结、领导决策、学者研究、社会利用等提供了便利。每年的年鉴资料连续起来、系统下去,又为日后的修志工作奠定了基础。《郑州年鉴》创刊以来,每年向社会各界的赠阅和发行量都在1000册以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郑州市首届和二届志书的编纂,也都从年鉴中提取了大量有用资料。
其次,它是地方志部门的“形象产品”。地方志机构成立后,其“主业”自然是修志。但是,志书的上下断限长、编修周期长、短期内不易彰显成果。就《郑州市志》而言,首届志书断限数千年,编修用了近二十年;二届志书虽然断限是十年,但编修也用了近十年。这样一来,就出现一种奇特现象:一方面是地方志部门年年忙忙碌碌,另一方面是社会上迟迟看不到地方志部门的成果。以至于社会上普遍认为地方志是清闲部门,整天没有啥事。有些基层地方志机构因此被合并或撤销了。当时认为《郑州年鉴》起步早且逐年编纂,使市地方志在搞好“主业”的同时,找到了颇具价值的“副业”,每年都有一部“作品”问世,一定程度上修正了社会偏见,改变了地方志部门“清闲无事”的形象。当然,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后,综合年鉴编纂也成了史志部门的主业之一。
第三,它是改善地方志经费条件的“特殊产品”。《郑州年鉴》创刊以来,每年都向社会各界征集一定数量的彩色图片,制作成彩色插页收入年鉴。这样,不仅图文并茂,提升了刊物品位,而且通过彩页征集和发售书籍,取得了可观收入,弥补了地方志部门的经费不足,使自主改善工作条件成为可能。近几年来,郑州市地方志新添置的5部汽车和多次组织的全员外出考察活动,其资金来源均系年鉴收入。
二、要合理配备年鉴的编采队伍
年鉴是大部头刊物。就《郑州年鉴》而言,资料征集涉及全市140多家单位,成书文字量150万字左右,彩色插页100页以上。如此大的工作面和工作量,需要一支职责明确、适应岗位、各具特长的文字编辑和彩页征集队伍。
首先,要有“坐得住”的文字编辑队伍。文字工作的特点是默默耕耘、劳心费神。遴选文字编辑时,除考察其文字功底外,更要观察其性情。一般情况下,文字功底强、喜静厌动、性格内向的人,更适合做文字编辑。因为这种类型的人不愿意夸夸其谈、迎来送往、灯红酒绿,更愿意静静的坐在那里搞点学问。《郑州年鉴》的文字编辑,多数是这样的人,其中有好几个都是大学中文系毕业,出了学校门就进年鉴门,与《郑州年鉴》相伴二十余年,感情真挚,痴心不改。
其次,要有“跑得开”的彩页征集队伍。彩页征集的特点是四处奔跑、“求神拜庙”。选择彩页征集人员时,其懂不懂文字在其次,关键是要有公关能力。一般地,性格外向、好动恶静、能喝会说的人,更适合做此类工作。与郑州年鉴合作十余年的一批人员,就具有这些能量。他们文化不是太高,但熟悉交际、人情练达,工作中低得下身份、说得出软话、吃得了苦头。他们与年鉴部门合作,既能完成额定上交任务,自身还有可观收益。且征集过程中讲策略、有技巧,被征集单位也没有什么意见,达到了多赢的目的。
反之,若让喜静厌动的文字编辑去搞彩页,他们会很为难。彩页征集过程中若没有策略技巧、直来硬去,会导致应征单位怨言一大堆,还可能出现上访告状等事情。若让好动恶静的彩页征集人员去编书稿,他们也耐不了那份寂寞、吃不下那碗饭。细致分工,各有侧重,是现代社会的特征,正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当然,能找到全才、通才的单位,是不受上述观点和经验制约的。
三、要科学梳理年鉴的工作思路
首先,要科学制定年鉴的编纂流程。就《郑州年鉴》而言,我们的编纂流程是:资料征集(文字及图片)――稿件编辑(文字编辑和彩页设计)――校排定稿(三排三校)――印刷发行(赠阅及出售)。鉴于稿件编辑是流程的中心环节,文字记述是刊物的主体内容,我们又将文字编辑细分为初编、复编、统编三个阶段。
其次,要合理设置年鉴的技术职务。在扩大影响方面,我们通过设立编纂委员会以及名誉主编、特约主编、特约顾问等方式,发挥在职及离职重要领导的社会影响力,提升年鉴编纂质量。在日常工作方面,郑州年鉴编辑部设主编一人,主要职责是营造环境、策划设计、总纂把关和流程控制。设常务副主编一人,负责编辑部的日常工作,侧重文字和彩页的总体把关。设副主编一人,除具体文字工作外,兼顾编校过程中的协调工作。此外,配备文字编辑和装帧设计3~5人,负责文字及图片的编辑工作。
第三,要有效控制年鉴的编印进度。为保证编纂流程的顺利进展和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必须将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个工作人员,并明确完成任务的时间界限。《郑州年鉴》的具体要求是:3月15日前完成资料征集(图片征集时间可适度延长),5月15日前完成稿件初编,6月25日前完成稿件复编,8月15日前完成稿件统编,9月30日前完成校排定稿,10月31日前完成书籍印刷,12月31日前完成书籍赠阅发行。
第四,要精心搞好年鉴的具体编辑。这方面的工作任务很重,业务和技术要求也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是搞好年鉴的体例规范、框架设计、条目提炼和文字把关。在体例和框架方面,既要保证资料信息全面、真实、新颖,又要使其分类合理、归属正确、查询方便。就条目和文字而言,要尽量通过编辑的剪裁、调理和浓缩,达到选题独到、标引精确、信息量大、凝练顺畅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举办过四届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活动,《郑州年鉴》参加了三届评比,次次获奖。特别是去年,2009卷《郑州年鉴》荣获第四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综合一等奖,同时获得条目编写和装帧设计两个专项一等奖。
四、要精心营造年鉴的外部环境
首先,要争取政府部门的关怀。地方综合年鉴一般都是政府主办、地方志承办,因此,利用好政府这面大旗不仅名正言顺,而且好处多多。实践中,我们积极与政府办公厅搞好关系,做到嘴勤腿快。办公厅及政府领导要情况信息和书籍资料时,年鉴编辑部及时迅速地予以办理。平时主动向办公厅归口处室和分管副秘书长汇报工作,并通过他们争取向秘书长、分管副市长乃至其他市领导汇报情况,为年鉴争取好的工作环境和经费支持。目前郑州年鉴编辑部的7间办公用房,就是市领导亲自督办落实的。在上级要求停办市级以下年鉴时,市领导积极支持《郑州年鉴》改名《郑州便览》继续出版。市政府办公厅每年都为年鉴工作专门下发两个文件,部署资料征集和书籍发行等工作。
其次,要争取撰稿单位的支持。年鉴的文字和图片资料由全市各单位提供,离开他们,年鉴难为无米之炊。在与撰稿单位尤其是撰稿人密切关系方面,我们一是积极予以业务指导,使其熟悉年鉴的体例和写作特点,撰稿时轻松不作难。二是能提供方便时尽量提供方便,比如及时向撰稿人发放稿费,向提供图片资料的单位免费赠送书籍,遇到年鉴业内会议及外出考察机会时尽量通知有条件的撰稿单位派员参加等。良苦用心有回报,尽管目前年鉴约稿依然是业内难题,但《郑州年鉴》的140多家撰稿单位都能按要求完成供稿任务。
第三,要争取出版印刷单位的协作。年鉴是公开出版物,离不开出版社和印刷厂的配合。《郑州年鉴》编印初期,用的是内部刊号,委托的印刷厂也几经变化。后来,逐渐感觉到此种方式不易保证出版日期和印刷质量。1990年之后,我们就选择印刷资质比较高的河南省新华二厂作为固定印刷厂家,一直合作到今天。1996年之后,随着《郑州年鉴》变使用内部刊号为使用公开书号,我们又与中州古籍出版社建立了固定协作关系,也是一直合作到现在。合作过程中,我们以平等的心态和交朋友的方式共事,关系十分融洽。中州古籍出版社在提供书号、审稿把关、办理准印手续等方面都积极为我们提供便利,从没有耽误书稿的交印日期。河南新华二厂不但在印刷装订过程中精益求精,而且在彩页编排、封面设计等环节给我们提供备选方案,促进了《郑州年鉴》编印质量的提高。
以上所讲,并非什么经验,只是我们编纂年鉴过程中的一点粗浅体会。并且,有些认识和体会还有剑走偏锋的感觉,不够中规中矩。谬误不妥之处,敬请领导和同行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