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卫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卫辉地方史志办公室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精品意识,紧紧围绕“八个一”工作思路,突出修志、办鉴、拓展社会服务三大重点,强化措施,扎实工作,推动了史、志、鉴、网、馆、用“六位一体”全面发展,连续四年在新乡市政府组织的《地方志工作条例》执法检查暨目标考核中名列第一,被新乡市委、市政府授予“史志工作先进集体”,被省史志办评为“2009年全省修志工作先进单位”,《卫辉市志(1989-2000)》获第二轮修志优秀奖,被誉为“南有岳阳,北有新乡,新乡看卫辉”的史志现象。河南省、新乡市相继在我市召开卫辉史志现象研讨暨史志工作现场会,对卫辉史志工作经验进行了总结、研讨、交流、推广。卫辉市人民政府对市地方史志办公室进行通报表彰,并对市政府副秘书长兼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姚航记个人三等功一次。其主要做法是:
一、理清思路,高标准定位
2006年8月,市志办新一届领导班子到任后,面对现实,正视困难,通过全面调查研究,理出了全新的工作思路:立足一个基石,开展两个服务,抓住三大主攻方向,强化四种意识,落实“八个一”工程。即立足在史、志、鉴、库、馆、用的本职工作基石上;为现实服务、为经济建设大局服务;主攻机关建设、多出名篇佳作、提高社会认知度;强化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意识,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意识,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意识,百折不挠、知难而进意识;建设一支队伍,在全市各单位建立一支较为稳定的史志年鉴信息员队伍;巩固一个阵地,大力加强《市情月报》史志工作前沿阵地;续写一部市志,努力完成第二部《卫辉市志》的编纂出版工作;撰写一部年鉴,力争开展第四部《卫辉市年鉴》的编纂工作;启动一个项目,力争市史志馆建设项目成功立项并实施;开辟一个热线,开通全国首家读史用志信息服务热线电话;创办一个网络,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建立卫辉史志网站,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推出一批成果,使史志工作走出深闺,自觉服务经济建设大局。
二、打造精品,高质量编修
(一)推进志书编修。《卫辉市志(1989-2000)》编纂工作从2002年5月份开始筹备。近年来,在省、新乡市史志办具体指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大力支持下,先后八易其稿,至2008年12月形成了30编、76.2万字的终审稿。该书已于2009年元月份出版发行。先后挖掘整理清乾隆《汲县志》、民国《汲县今志》等卫辉府志,相继出版了《卫辉地名志》、《卫辉水利志》、《卫辉文化志》等。
(二)抓好年鉴编纂。按照市政府提出的把《卫辉年鉴》打造成品牌年鉴、精品年鉴、特色年鉴的要求,精心做好《卫辉年鉴》组编工作。健全完善《组编工作规程》,对栏目设置、人员培训、选题确定、稿件征集、编辑加工、审核校对、出版印刷等七项工作进行了规范,使组编工作有章可循;对年鉴供稿工作提出了“全、新、精、特、实”的标准要求,确保组编质量;改革年鉴内容编排和整体设计,对市委、市政府年度工作重点,在年鉴中予以重点记述,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三)办好《市情月报》。市志办精编市情资料,努力推出以“服务各级领导资政决策、讴歌先进模范人物、反映人民群众心声民情、记载卫辉名城大事要闻”为宗旨的读史用志主要平台《市情月报》。目前该杂志已全新改版,在丰富内容、增强可读性和时效性上狠下功夫,及时全面反映我市重大事件、发展动态,成为新乡市首家彩印月报,赢得读者好评,印发数量不断攀升,由原来的60份增加到现在的2000多份。
(四)打造史志品牌。卫辉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是新乡市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中国财神文化之乡”。围绕打造卫辉三大史志品牌,积极开发中华谋圣——姜尚、中华谏圣——比干、中州名府――卫辉等人文资源,市志办组织编纂《卫辉史志系列文化丛书》、《厚重卫辉系列文化丛书》。其中,《中华谋圣》、《中华谏圣》、《河南通志·汲县采访卷》等三套五卷已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系列丛书被确定为比干诞辰3100周年纪念大典贵宾礼品、卫辉市撤县建市20周年纪念活动公共礼品;《卫辉概览》、《中州古刹香泉寺》、《道教名观吕祖阁》、《林氏祖庭比干庙》、《姜太公故里在卫辉历史佐证》等五套八卷已由中州古籍出版社编审,省政协主席王全书亲自作序,著名学者余秋雨题写书名。
三、完善载体,多渠道宣传
一是开通用志热线。开通了全国首家读史用志热线电话,方便群众咨询查阅市情资料,扩大史志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二是建立市志网站。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卫辉政务网建立了卫辉市市志地名网站,加大了对外宣传力度。
三是建设市志馆室。建成了河南省首家县级标准化史志馆,配套阅览室,面向公众开放。据不完全统计,该馆自建成至今已接待读者7200余人次。
四是举办交流活动。以《史志工作》等志书为媒介,以各种地情资料为内容,举办史志交流活动,加强史志工作的宣传与普及,也使外界更加了解卫辉,有力地支持了卫辉经济的发展。
五是充分利用媒体。在《今日卫辉》开辟“群星灿烂耀牧野”专栏,宣传介绍卫辉历史上发生的人和事以及现在人们普遍关注的市情动向等知识。
四、围绕中心,高水平服务
市志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把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主要工作内容。
一是全面启动以“发现卫辉,热爱卫辉,展示卫辉,建设卫辉”为主题的城市定位、城市精神定位、发展前景定位的城市形象推广活动,加大推介宣传卫辉厚重文化的力度,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如:与比干书画院联合举办“文化名城出名人·名人精神励后人——秦岭云、卢光照、张志泉、卢世明书画纪念特展”,省政协副主席郭国三等省市领导出席开幕式。
二是为充分展示和广泛宣传改革开放30年暨卫辉建市20年来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承办由市政府主办的“智慧圣城·财智之都·魅力卫辉”摄影大赛,共选出优秀摄影作品1100余幅,与卫辉市邮政局联合出版《厚重卫辉·魅力水城》明信片大型画册。
三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弘扬卫辉历史文化,开展爱乡爱家教育,提升卫辉知名度和美誉度,参与组织策划撤县建市20周年纪念活动、世界中华邱(丘)氏祭祖等活动。举办了“辉煌二十年”征文活动,共评出优秀文章120多篇。
四是在招商引资活动中,为投资方提供我市发展情况和翔实的地情信息等内容。如河南建业集团投资500万元建设的建业生活广场、河南中平旅游文化开发公司投资1.85亿元建设的香泉寺暨姜太公故里开发项目规划兴建前,均为投资方提供了热情周到的地情资源信息服务。另外,为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地情资料;为杨记百年牙科、柳毅故里、中华名吃――世魁牛肉等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珍贵文献。
五、强化管理,高效率运转
(一)健全队伍,夯牢基础。市志办以成立地方史志协会为契机,除加强内部干部队伍建设外,重点建立健全史志信息队伍。目前,已初步建成了一支拥有290名文字功底深厚、思维敏锐、政治过硬,专兼职相结合、老中青相结合、各专业人员相结合的读史用志队伍。其中,特聘史志研究员10名、特约史志研究工作员20名。
(二)建章立制,提高效率。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市志办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对原有的制度进行了修改、补充、完善,并整理成册,编印了《卫辉市地方史志办公室规章制度汇编》,人手一本,集中学习。通过制度创新并严格落实,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转变作风,强化服务。市志办在工作中,着力强化“四种意识”,造就了一支勤奋敬业、无私奉献的史志队伍。所有干部职工都能够做到不计报酬、不计得失,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经常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加班加点,不少同志还带病坚持工作,史志信息服务意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