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市的年鉴编纂工作,在河南省及许昌市史志编委会的指导下,在禹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紧紧围绕禹州工作大局,高起点统筹,全方位实施,在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工作创新、编研成果和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多策并举,搞好年鉴编纂基础工作
禹州市的年鉴编纂工作,自2000年启动以来,已经历10个春秋,出版综合年鉴10册,专业年鉴一册,其中《禹州年鉴》(2001)获省方志成果一等奖,《中国钧瓷年鉴》第一卷获全国年鉴综合三等奖。经过十年的编纂实践,特别是近年来的探索和创新,年鉴编纂形成了较成熟、较系统的工作体系。
首先,保证年鉴资料的客观真实性。年鉴是权威性的资料工具书,代表党委、政府向社会发布信息,只有保证质量,才能维护其权威性,提高可信度,才能有市场、有读者。地方综合年鉴所载资料,是由政府各部门提供,经过各部门领导审核把关。所用数据,一般经过统计部门审核,因此这些资料是准确的、可靠的,因而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不真、不准的信息不能载入年鉴,否则不但起误导作用,也失去了年鉴作为一地之“鉴”的价值。因此,在编纂中我们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格把关。一是编辑把关。编辑人员对信息的来源要把关,对收集的信息去伪存真,严格筛选,认真权衡信息的可信度,并经撰稿人和单位核实。二是总纂把关。总纂汇总信息时,全面、仔细地分析信息的准确性,剔除不同部类中相同信息的矛盾之处及有疑问的数据,特别是一些数据的矛盾,如前后不同,文表不一,分数与总和不符等,交编辑去反复核对,多方求证。三是审核把关。凡是数据资料都交市统计局核实,确保其准确性、合法性。通过严格把关,保证了信息的权威性。禹州的综合年鉴和专业年鉴的编纂,各项资料和数据指标的应用,都严格遵守以上原则和程序,并实行严格的编辑责任制,保证了各部分所用资料的客观真实性。
其次,在年鉴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年鉴信息量的多少,是衡量年鉴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年鉴工作者要用适中的篇幅,最大限度地收录、记载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所记述的内容既要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资料,也要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信息;既要有宏观决策,也要有微观运作;既要为“官”服务,又要为“民”所用。一是恰当设置条目,有的年鉴有不少条目多年来一贯制,文字表述基本相同,只是换了新的数字而已,使信息量大大减少。条目应根据其重要程度、信息量多少等因素设置。要选录本地域内一年来有影响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以及各行各业、各领域有重大意义的新进展、新成果、新信息、新理论等内容设置条目,一般性的行业工作会议、日常工作及没有影响的事件则不宜设条目。二是灵活运用图表、补白。如果能将文字条目中部分系列性、对比性较强,且又比较集中的数字改用表格形式显示,可以大大节省篇幅,加大有效信息密度。在版式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大部分空余的版面刊载必要的附录,尽量扩大信息量。三是提倡写实文风。所记载的事件或工作,都要用具体的事实或数字来说明,而不必空发信息量很少的议论。要浓缩掉那些空话、套话、废话及与主题无关的内容,用最简洁的文字、最密集的数据,提供富有价值的信息。如“在……正确的领导下”,“搞好这项工作,对促进全市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等类似的语句都应去掉。空话、套话连篇,势必冲淡有用信息,减少信息含量。《禹州年鉴》编纂中,我们要求各部门、各乡镇办都要创新工作方法,对本行业、本地区的新事物、新风尚、新人物进行重点的记述,并提供能反映本年度、本行业、本区域的各项综合指标数据表格,通过表格数据,各地各行业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四是条目设置要有内涵。年鉴条目的设置同样如此,各条目的设置必须突出特色,条目是年鉴的“细胞”和主体,年鉴的质量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条目的设置。条目的选题除了每年固定的概述性条目及相对固定的工作性条目,还要有一定的独特性,设置具有新颖性、典型性、地方性的条目。所谓新颖性,即条目设置要反映新时代出现的新情况、新发展、新成就、新趋向。诸如政府机构改革、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破产重组、安全生产、各类专业市场建立和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发展等都为年鉴提供了崭新内容。所谓典型性,即选取那些有突出性、代表性、重要性的事件设置条目。如在禹州举行的药王孙思邈医药文化节、中国钧瓷文化节及本年度发生的重大灾害、重要事件等。所谓地方性,即条目设置要选取有地方特色的、符合本地风情习俗的条目。如禹州是闻名全国的药都、瓷都和煤都,因此在《禹州年鉴》的篇目设置中,对禹州的中医药产业、钧瓷业、“三粉”产业和煤炭工业进行了详细的记述。
第三,提高年鉴的时效性。“物新则壮,旧则老”,年鉴除存史以资借鉴的功用外,主要还要为现实服务。现代社会要求信息载体运行速度快,速度越快,信息越新,价值越高。如果一部年鉴拖至第二年才出版发行,那么所刊载的信息已是两年前的旧闻,很难与现实政治生活、经济建设联系起来,也就很难谈得上为现实服务。因此,要加强年鉴的时效性,就要采取相应措施。一要早着手,每年12月份,史志办就通过下发市委、市政府两办文件来征集当年年鉴资料,一般在各单位撰写年度工作总结的同时,完成该年度的年鉴供稿任务。二要资料收集快。为保证资料来源快捷、准确,一方面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撰稿人队伍。选取政治素质高、文字功底扎实、责任心强的人担任撰稿人。编辑部经常同撰稿人联系,通过办培训班、评优稿活动,提高年鉴写作水平,调动其撰稿积极性,保证稿件的及时收集。《禹州年鉴》每年都以市政府文件表彰编纂先进个人。另一方面变“被动式”为“主动式”,资料的收集,不能满足于“等”、“靠”撰稿人的提供,编辑要主动从报纸、刊物、电视上获取信息,从社会生活中掌握资料。《禹州年鉴》和《禹州大事月报》编辑部在这方面作了有益尝试。通过争取,禹州市志办被市政府列为新闻单位,凡是本地重大活动、重要事件、重要会议等,都要志办派专人现场组稿、拍照片,获取文字和照片资料,加快了资料收集速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调研活动、现场办公会也都通知月报编辑参加并记录全过程,使史志办及时掌握丰富的信息量。三是编辑速度快。各位编辑人员都实行严格的责任制,明确分工,总编统揽,提高了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同时,由于各单位的计算机都比较普遍,在报送资料时都要求附电子稿,设置了专门的年鉴资料报送电子信箱,《禹州年鉴》编辑部各位编辑都配备了电脑,将收集资料、信息存储、编辑加工等工序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完成。通过实行电脑收稿、改稿,省却了编辑人员录入、笔改、清稿的麻烦与劳苦,大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2005年以来我们每年6月底以前就完成年鉴的编辑出版任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创新机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年鉴是史志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按照史志事业发展基本规律的要求,积极探索为社会服务的新形式、新路子。要深入研究社会的需求,从读者的需要出发,在服务社会、方便读者上动脑筋、下功夫,积极探索,锐意创新,在促进社会发展中求生存,在探索、创新中求发展。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推进年鉴工作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加大年鉴的宣传力度,全面搞好年鉴信息化工作,使更多的人认识、了解、使用年鉴,更好地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已成为地方志系统今后长期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年鉴编纂的宗旨所在。
第一,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禹州年鉴》编辑出版后,我们及时将书发送给市四大班子领导,对县级干部赠送做到人手一册,使之成为领导干部实施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市主要领导非常重视志书、年鉴的作用,新调入的市领导都主动索要志书和年鉴,以备参考之用。如在 2003年“非典”时期,我们及时整理年鉴记载的有关资料,为市有关部门作出科学决策、有效地防治“非典”起到了一定作用。国土部门根据志书、年鉴记载的地质构造等情况,科学合理地对禹州的煤炭等矿产资源储量进行了较为准确的调查和估计,很好地指导了对各种矿藏的开采和利用。市邮政电信、金融等系统以年鉴记载的上一年全市人口、户数、社会生活、市场供需等数据资料为参考,不断拓展市场,收到了良好效果。同时,为禹州的大禹文化之乡和陶瓷文化之乡命名、省级园林城市创建、钧瓷文化改革实验园区建设提供了大量丰富翔实的资料,使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实施。自2005年起,对各单位、各部门主要领导赠阅《禹州年鉴》,大大扩大了年鉴的阅读面,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第二,创新思路,开展特色服务。2009年,为服务禹州的钧瓷产业,创刊了《中国钧瓷年鉴》,2009年11月,在第六届中国·禹州钧瓷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中国钧瓷年鉴》作为贵宾礼品赠送参会的领导和专家,参加钧瓷文化节开幕式的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对《中国钧瓷年鉴》的编辑出版给与了充分肯定。《中国钧瓷年鉴》第一卷采用大16开全铜版彩印,30余万字,900多张图片,图文并茂,以翔实的资料,纵述历史,横陈门类,完整地记述了21世纪初9年间钧瓷业的发展历程,是传承钧窑文化的一部专业文献,也是中国五大名窑第一部专业年鉴,她的出版面世,对于弘扬灿烂的钧窑文化、传承钧窑的精湛技艺、发展钧瓷产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出版以后,共有18个省市的地方志机构及陶瓷收藏人士来人来函索求。禹州籍在京、在郑知名人士也有较多数量的需求,仅半年多的时间,印数1500册的钧瓷年鉴已赠售一空,为钧瓷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三,建设禹州市情资料数据库,拓展年鉴信息传播平台。2007年7月,按照河南省、许昌市史志编委会史志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禹州史志办创建的河南省第一家县级地情网——“禹州市情网”。以该网站为依托,充分利用年鉴条目体便于检索的特点,把各年度的《禹州年鉴》资料进行数字化,上传至“禹州市情网”的市情资料数据库,通过互联网,可以方便地检索到自然地理、矿产资源、风土人情、城市建设及特色产业如钧瓷、中药、“三粉”、建材等,年鉴资料信息化极大地提高和改善了为社会各界服务的水平。建成后的禹州市情资料数据库是一个大型的、动态的可多角度检索的资料库,是一部全面反映禹州市情的电子版“大百科全书”,是了解禹州、研究禹州的一个重要窗口,是推介禹州、宣传禹州,对外交流与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
第四,广开渠道,为宣传和推介禹州服务。在领导对外交流和公务接待中,常把志书和年鉴作为礼品赠送客人,如禹州市委书记曾两次亲自打电话要求史志办为到禹州交流的县市和考察的企业提供全套的《禹州年鉴》。招商局、外事办等单位在招商引资和对外交流活动中,经常把《禹州年鉴》带在身边,作为宣传和推介禹州的有效工具。2009年2月7日,温家宝总理到禹州检查抗旱浇麦工作,省委及许昌市委主要领导要求禹州市向温总理和省市领导每人赠送了一套《禹州市志》和《禹州年鉴》,方便了总理和随行部委领导对禹州的全面了解,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另外,禹州是革命老区,许多老干部的对外交流和宣介活动,志书和年鉴成了必不可少的馈赠礼品,扩大了禹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 建设高素质的年鉴编辑和队伍
质量是年鉴的生命,只有牢牢把握年鉴编纂质量关,才能编纂出让社会接受让读者满意的年鉴。而提高年鉴质量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建设一支具有开拓和献身精神,较高理论和业务素养的年鉴队伍。
第一,提高年鉴撰稿人的质量意识和业务素质。年鉴的基础工作是撰稿。而撰稿人的质量意识和业务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年鉴的稿件质量。年鉴的撰稿人一般都是兼职的,平时办公室里工作头绪多,写年鉴条目稿往往被看作额外负担,有的对本部门、本系统、本行业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够,又不愿意多花时间去收集、整理、分析材料,仅仅凭手头一点资料仓促应付,致使写出来的条目内容不全面、不准确。为此,年鉴撰稿人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不能持交差了事的态度,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要充分认识撰稿质量的重要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高标准严要求进行年鉴具体条目的撰写工作,力求编写出观点正确,资料翔实,记述准确,体例严谨,时代感强,地方特点突出的年鉴稿件。同时,加强撰稿人的培训工作,是提升撰稿人写作水平和业务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一是就地定期举办培训班、研讨会,交流撰写经验,探索提高稿件质量的途径,帮助撰稿人提高撰写能力;二是组织撰稿人走出去参加培训班和研讨会听取专家的授课,学习同行的先进经验,使撰稿人开阔眼界,更新知识,通过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禹州曾组织两次撰稿人培训班,通过培训,供稿人的编辑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大部分单位每年的年鉴资料都能及时高质量的报送。
第二,加强年鉴编辑的培训和学习。年鉴编纂的主体工作是编辑工作,而编辑工作是一项专业要求较高的文字工作,其创造性的劳动是保证年鉴质量的关键所在。作为年鉴编辑,除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一定的熟悉和掌握,通晓年鉴学基本知识外,还必须具有广博学识和敏锐的判断力,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优秀的文笔和熟练的编辑技术等。目前县级年鉴编辑队伍培训、学习机会不多,具有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少,制约了年鉴质量的提升。几年来,禹州史志办对年鉴编辑的培训和学习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积极开展业务知识学习。每周二为集中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按计划对方志理论、年鉴学等进行系统地学习,并对日常业务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二是组织编辑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和研讨交流,并形成制度,每年至少安排两批次人员参加省市组织的业务培训和对外交流活动,通过参加培训和研讨会、专家专题讲座、年鉴学术会议、志书评审会议,学习年鉴编辑、经营等方面的新经验,开展业务交流,增进了解和沟通,年鉴队伍的业务素质明显提高。经过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培训,禹州史志办形成一支政治素质高、文字能力强、熟悉本地情况,并有一定组织能力的编辑队伍,确保了年鉴质量的提高。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大力推进,新学科、新思维、新理念、新事物不断涌现,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年鉴编纂工作改进和提高的空间还很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也很光明,我们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提高质量和出版水平,认真研究和解决年鉴编纂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拓宽服务的领域和渠道,更好地发挥年鉴“存史、资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