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乡镇志编纂现场会
经验交流材料之三
盛世编修乡镇志 谱写发展新篇章
陕县西张村镇党委 西张村镇人民政府
(2015年7月16日)
我们西张村镇位于陕县南部,总面积283平方公里,辖41个行政村,124个自然村,364个村民组,56000余口人,是陕县面积最大的乡镇和第一人口大镇,也是陕县经济强镇之一。
西张村镇地处豫西黄土高原,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各个村庄独具特色的民居奇葩地坑院星罗棋布,田园风光独特,民风淳朴敦厚。还有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古建筑别具一格,更有地坑院民俗、民间剪纸、陕州澄泥砚等民间文化遗产争奇斗艳,在省内外享有盛名。是陕县“中国地坑院文化艺术之乡”的组成乡镇之一。境内有国家4A级景区——甘山国家森林公园、庙上村天井窑院度假村、传统古村落人马寨、中国剪纸第一村南沟村、火烧阳沟度假村、宝鼎民俗文化庄园等旅游景区。西张村镇先后被授予“全国重点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河南省特色文化基地”和 “中州名镇”等荣誉称号。
编纂《西张村镇志》,真实、准确地反映西张村镇的历史变迁,传承民情民风,深度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按照省、市、县的统一部署,我镇于2014年4月启动了镇志编纂工作,年底完成了初稿。在市、县地方志部门的指导下,又进一步修改完善,2015年6月完成了第二稿,镇志编纂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我镇镇志编纂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配备人员,提供条件,落实经费
乡镇志真实地记录乡村农耕文明和聚落文化,对推动历史文明传承、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镇党委、政府对镇志编纂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镇长任正、副主任的镇志编纂委员会,明确两名副职领导具体抓,抽调了10名熟悉本镇情况、文字功底较好的老干部、老教师组成镇志编辑室,具体撰写镇志。同时为镇志编辑室安排了专门办公室,配备了电脑、饮水机、桌椅、文件柜、沙发等办公用品。落实所需的专项经费实报实销,确保镇志编纂工作顺利开展。
二、全面动员,明确任务,分工合作,扎实推进
镇志编纂工作涉及全镇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时间跨度大,编写任务重。镇党委、政府制定了镇志编纂工作方案,以政府文件下发。明确了镇志编纂的指导思想、工作任务、时间安排、具体要求和工作措施等。并及时召开了镇志编纂工作动员会,要求各行政村、镇直各单位、镇机关各部门确定1-2名资料员,为镇志编写提供资料。所提供的资料必须经本村、本单位班子会议审定,主要领导签字,方能上报镇志编辑室,经审核修改后由专人录入电脑。镇志编辑室根据总体要求,分时限、分行业、分地域、分人物、分事件给相关单位下达编纂任务,明确专人进行文字整理,针对各阶段修编工作特点,及时制定计划,对编纂任务进行详细分解、落实,确保镇志编纂工作紧张有序进行。
三、立足镇情,突出特色,严格把关,争创佳志
针对我镇实际,在市、县史志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们科学制定了《西张村镇志》编写篇目。除前面的序言、图片、凡例、概述、大事记和后面的附录、后记外,正文部分共设17章103节,全面、真实反映了西张村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方面建设成就。为体现西张村镇的地方特色,专设甘山国家森林公园章突出旅游业,专设地坑院章突出全镇的独特民居,专设支柱产业章重点反映苹果、食用菌、蔬菜等特色农业,专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章记录辖区澄泥砚、民间剪纸、民间传说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编修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持、专人编写”的原则,实事求是,秉笔直书。镇志编委会和编辑室严把政治关、资料关、文字关等,确保镇志编纂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认真核实,以权威机构资料为准,没有依据的资料一律不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西张村镇志》编纂过程中,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中共三门峡市委党史地方史志办公室和陕县县委党史地方史志办公室的领导和专家给予了精心指导,并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和建议;渑池县、湖滨区、灵宝市、卢氏县等地方志专家也分别审阅了部分章节,提出了中肯的意见。本镇在外工作人员也踊跃提供资料。参加编志的老同志大都在70岁以上,体弱多病,但他们克服多种困难,不计报酬,不计代价,默默无闻,辛勤工作,早上班、晚下班,中午饭后也不休息。他们有的把药带到办公室,服药办公两不误;有的放弃被外地高薪聘用的机会,坚持参加镇志编纂工作。他们认为,能为家乡的修志献一份力,发挥余热,比外出挣几万元钱心里更高兴,他们的敬业精神十分令人感动。
由于我镇是第一次修志,加之修志人员水平所限,书稿总体还很粗糙。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章节内容不完善,由于资料收集不充分,有的内容写得太简单;二是书稿语言还不够精炼,各章节文风不统一;三是还有错别字、病句、词语不规范等“硬伤”问题。
这次全省乡镇志现场会专门安排对《西张村镇志》进行评稿,是对我们西张村镇极大的鼓舞和鞭策,为我们下一步修改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会后,我们要对各位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认真消化吸收,组织力量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再接再厉,精益求精,力争编写出一部高质量的精品佳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