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一、志书审稿的“审”字有些什么含义?
首先,“审”就是“审查”即检查核对内容是否正确、妥当。
同时,“审”又是“审核”的意思,即对志稿的材料、数字等方面进行审查核定。
另外,“审”又指“审订”,即不仅仅单是“审”阅,还要进行修订。
有时,还需要“审议”,即个人拿不稳时,要找几个人来共同审查讨论、商议。
最后才是“审定”,即经过种种审查之后形成定稿,作出决定。
七十二、审稿的标准是什么?
审稿应把好“五关”:
1.明确标准,把好政治关;
2.去伪存真,把好史实关;
3.通览全志,把好层次关;
4.删繁就简,把好文字关;
5.请人帮助,把好保密关。
七十三、分志的审稿分哪几种形式?
分志的审稿分自审、会审、特约审等多种形式。
自审——即撰稿者根据《凡例》和《纲目》,对照资料卡,对志稿进行认真的审核,从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做过细的工作。
会审——将分志打印稿分别送请有关专业人员、部门领导及离退休老同
志审阅,然后召开会议,请大家发表意见,充分讨论,纠谬补遗。
特约审——专门聘请有关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对志稿进行审定。
审稿是一项极其严肃而细致的工作,有时,这种审查,修改,再审查,
再修改的过程要反复几次,才能最后定稿。
七十四、审查志稿的政治质量包括哪些内容?
政治质量是志书灵魂之所系。审查志稿的政治质量是审稿的首要任务,具体可从下列几方面考虑:
1.看是否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看是否有违志书的社会主义方向;
3.看是否有悖《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精神;
1.看是否符合党的政策要求。
七十五、怎样审查志稿的科学性?
审查志稿的科学性,可从下面几方面考虑:
1.看是否合乎逻辑;
2.看有无自我矛盾;
3.看叙述是否周密;
4.看有无被现象掩盖了本质;
5.看是否有违专业知识;
6.看是否符合历史阶段性;
7.看有无时间概念上的混乱。
七十六、怎样审查志稿的著述质量?
如何审视志稿的著述质量,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去考核。
所谓宏观考核,就是从志稿的全局和整体上全面考虑,看是否抓住了关键,是否写出了精髓,是否突出了核心。比如,它是否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否体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否反映了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否体现了时代精神。
所谓微观考核,就是从志稿局部的内容上、从它一个单项一个单项的记
述中,看它是否科学、是否合理、是否周密,是否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等等。
七十七、志书对文风的要求是什么?
新方志的文风应该是严谨、朴实、简洁、流畅。这是对志稿文风的要求,也是对志稿语言的要求。由于志体是科学的、客观的记述体,所以志稿的语言应该是严谨而不马虎,切实而不空洞,简洁而不含混,概括而不抽象,具体而不繁琐,流畅而不虚浮,通俗而不粗陋,雅重而不枯燥。
七十八、如何使方志语言统一?
要使方志语言统一,必须去除以下三方面毛病:
1.文白混杂。主要表现为滥用文言句式、使用生僻词语。
2.不适当的口语化。不适当的口语化,是一种语言的倒退现象,是对待
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一种随意性表现,此乃志书编纂之大忌之一。
3.方言俚语入志。志书编写中,对那些地方性很强的方言俚语应当慎用。[Page]
七十九、如何使方志语言典雅生动?
方志语言不仅要求准确、简洁,而且要防止干枯;不仅要求朴实生动,而且要防止粗俗,力求典雅。具体须注意以下三点:
1.合理用表,尽量减少行文中的数字,有助于语言典雅生动。
2.适当引文,增强记述的趣味性。
3.注意语言音乐性。汉语中有单音词、双音词和多音词,在撰写中,如能注意音节的匀称,便可形成一定节奏,除了使用排句、对句可使语言有节奏感外,散句合理安排也会有节奏。
八十、如何使方志语言平实通顺?
1.不要滥用形容词之类。郭沫若曾说:“要使文章生动,我想,少用形容词是一个秘诀。”志书撰稿者应牢记这个秘诀。
2.要慎用积极修辞。志书靠资料取性,讲究科学性,除人物传、文物、胜迹等用到积极修辞手法外,其余地方很少使用。
3.要注意语言的朴实美。朴实的文风要求语言优美,表达事物准确,使“朴字生色”,朴中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