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8年12月,《传承: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实录》丛书出版。该出版项目由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主办,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承办,河南大河大图文传播有限公司具体运作。这套丛书,是我省首次对832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及其精彩故事进行全面、系统地深度挖掘与整理。它的出版,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积极举措,更是弘扬中原优秀文化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创新。该项目的策划、实施和完成,是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件大事,对推动河南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具有重要意义。
文/豫文
《传承: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实录》丛书(以下简称《传承》丛书),是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服务现实”系列文化工程的重头戏,也是河南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文化项目。该丛书共分十大类40卷,计800余万字。它以口述史的形式,介绍了我省已公布的832位国家级、省级非遗文化传承人,内容涵盖传承人的传承渊源、传承内容、表现形式、技艺流程、技能价值、精彩故事等多个方面,并附以大量图片资料,图文并茂、原汁原味地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鲜活展现,堪称河南非遗文化传承发展的“英雄谱”。它是我省史志战线以优秀史志文化成果助力中原更加出彩的有力举措,是向改革开放4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真诚献礼。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祖根地,是全球华人的根亲故园。以非遗传承人为代表的活态非遗文化,留存着中原最古老而鲜活的文化基因,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保护和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对于华夏文明的传承创新有着独特意义,更是以“存史、资政、教化”为天职的史志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历史担当。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我国当前正处在由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迈进的转型期,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传统文化遭到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高龄化、后继乏人,也是必须承认的现实。因此,《传承》丛书对非遗传承人及其承载的非遗文化进行的全面抢救性发掘整理,对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自2016年10月31日我省正式提出“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战略举措后,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党组主动担当起以史志文化成果助推文化高地建设的大任,在做好《河南省志》《河南年鉴》等主业外,推出以《传承》丛书为代表,包括《河南历代方志集成》《河南家训家规》《中原出彩故事》等一系列历史文化项目,从专业角度探索了在新时代如何坚定中原文化自信、将河南厚重的文化资源积淀转化为社会主义建设力量源泉等重大课题。尤其是《传承》丛书,以非遗文化为切入口,深入发掘中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深入探寻蕴含在中原文化血脉中促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力求激发起中原人民的文化自信和创新活力,为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贡献不竭的历史智慧。
专家认为,这套丛书的出版,也可作为助推中原文化走出去的文化载体。数量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河南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家底”,也是中原文明乃至华夏文明向世界展示的靓丽名片。《传承》丛书既反映出我省非遗文化的整体风貌,又体现出中原历史文化最具活力和魅力的思想文化内涵。另外,省地方史志办公室今年准备在《传承》丛书中文版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适合西方人阅读的图说英文版本,届时,其文化芬芳有望为世界人民共享。
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人民,更要回馈人民。非遗文化长期依托于人而存在,以口传心授为主要延续方式,具有分散性、地域性等传播特点,这也限制了一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更大范围内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亲历亲知。《传承》丛书对河南省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整合性挖掘,将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果、技艺等精彩内容,在更广泛的社会范围内,以现代传播方式进行有声有色的全面展现和推广,使更多人了解和享受到我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这是史志工作者的文化初心,更是助力文化小康、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时代担当。
当事人心声
孙三民(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罗卷戏代表性传承人):
据我所知,这套丛书的策划出版,让我省的史志工作者走在了全国同行的前列。能把这些老艺人一辈子甚至家里几代人的心血总结保留下来,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这40卷皇皇巨著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必将为河南文化青史留名。
周祖宏(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传承》丛书将我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瑰宝进行记录和传播,满足了我梦寐以求的愿望。它的出版是对我省文明遗产的固态传承和保护,而我们传承人要做的是对文明遗产的活态传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迸发出新的生命力,为社会服务。
张玉凤(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汝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这套丛书的出版是一项巨大的文化工程。传承人大多善于实践而少有理论,能拿起笔来记录者寥寥无几。有关部门能够不惜人力物力,为我们著书立说、留存资料,对河南乃至全国的非遗传承事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豫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马金凤83岁时表演《穆桂英挂帅》
编写体会
让非遗重新绽放光芒
文/曹萍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一段段历史,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记忆,它们需要保护,更需要传承。这套丛书的出版,正是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使命。在采写过程中,我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到了多位非遗传承人,深刻地感受到了民间文化在他们身上顽强的生命力。
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丁纪园,她是我省古琴艺术的代表性传承人。听说要采访,她提前几天就准备好了古书、琴谱、会议资料等各种材料,非常全面。见面后,讲起古琴文化,她滔滔不绝、神采奕奕,还一遍遍讲解琴谱的意思。她说,这是她一生的事业,更是一生的挚爱。初稿完成后,丁纪园老人仔细审阅,在打印纸上用铅笔一字一句地进行了标注。她说:“就像这古琴一样,不能弹错一个音。”
正是这样一批传承人,让我们看到了这些非遗项目重新绽放光芒的希望。
擂响暮鼓,催发韶华
文/王一甩
2017年9月开始,前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先后辗转于安阳、洛阳、许昌、鹤壁、开封、济源等地,行程16600多公里,采访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83位。无论这些传承人年过八旬还是年富力强,他们无一不是为了钟爱的事业倾尽心力,不计得失。如滑县万古镇樵邱村的二夹弦剧团团长俎书献,卖了家里的粮食和拖拉机,把自家四套房子腾空办成了传承基地;滑县罗卷戏两位84岁的传承人刘忠然、肖随知,不顾眼花耳聋,找一个退休教师打字,一字一句口头对戏,硬是整理出来43套剧本……
《传承》丛书的出版,使我省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载入史册,这是一记敲在暮鼓上的铿锵有力的重锤,希望这重锤催发韶华,迎来我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征程。
专家观点
非遗传承的大好事
文/田文敬
该书采用口述实录的文体,以采访对象为主线,直接叙述其生活经历、学艺过程和对家传技艺、存续现状的看法,原汁原味地保留了非遗项目的原初性、本真性,客观地描述了非遗项目的社会影响和价值存在,真实朴素地呈现了非遗项目的专业性、知识性和代表性传承人的现实状态。这对社会大众了解非遗、认知非遗、理解非遗、普及非遗、传承非遗、利用非遗意义重大。
这套丛书的编纂历时近两年,动员百位专家记者,行程数万里,足迹遍城乡,洋洋洒洒近千万字,文风流畅,深入浅出。规模之恢宏,工程之浩大,气势之磅礴,实不多见。
该书为代表性传承人树碑立传,记录他们对家传技艺的传承和发扬,宣扬他们对非遗项目的热爱和贡献,赞扬他们对技艺精益求精的态度,鼓励他们对非遗文化进行挖掘和研究,激发他们对非遗事业的执着和追求。这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都具有重大意义,对我省文化事业的发展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作者系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非遗保护的可喜成果
文/丁永祥
《传承》丛书较为完整地呈现了河南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基本信息、成长经历、艺术实践及从艺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这对我们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把握传承人的成长规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还系统地记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历史、艺术内容和经验教训,以及相关项目的主要内容、艺术特点、行当分工、表演技巧、经验教训等。这对多数依赖口头传承、缺乏文字记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非常必要。对一些项目来说,这可能是第一次正式出版的文字性材料,甚至有些材料还有可能是绝版。
它为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科学研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基础,而研究依赖的主要是材料。该“实录”作为对全省传承人最全面的记录,无疑将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极大的帮助。(作者系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见证传承的力量
文/马春莲
这套丛书的采访团深入现场,倾听传承人讲述,通过人类学“参与观察”的调查方法记录非遗形态,有效地保存了传承人的文化记忆。
该套丛书朴素地呈现了传承人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状态,为我们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文献。采访者以家常口语讲述每位传承人的传奇人生,挖掘每个项目的历史渊源,展示每位传承人的“独门绝技”……从这些鲜活的第一手资料中,我们可以了解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而产生的演化和变迁。
这次全省范围内的大规模采写行动,实现了对非遗抢救、保护、推广、宣传、传播的多重价值。该丛书的出版,在提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导的今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系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先睹为快
陆四辈讲解表演要领
曲艺卷(一)第17页:
陆四辈学书的时候,勤奋刻苦,从曲艺团回家,走了一路,背了一路,竟把一个长篇背会了。说起他刻苦学艺的动因,只为了师爷、爷爷的教诲,他们一生看中“先生”二字。这二字也在陆四辈的心中扎下了根。不管观众多少,不管是在乡村还是在大舞台,他都拿出看家本事。他说:“说书是教化人哩。说书人要有艺德。要对得住观众。”
不知是因为春日的阳光,还是曾经燃烧的青春岁月,老人脸色红润,神采飞扬。说到兴处,左手打月牙钢板,右手击书鼓,表演了起来。鼓声铿锵,钢板清脆,老人字正腔圆,舒缓有致,间或纸扇一抖,醒木一拍。表演武生是武生,表演小姐是小姐,一招一式,都传神生动。76岁的老人了,竟还能腾挪跳跃。(陆四辈:河洛大鼓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传统戏剧卷(四)第93页:
为了剧团的生存,为了大平调这个艺术事业的传承,已经退休的王素爱,又踏上了演出之路。因为爱人没有其他人帮忙照顾,又不能留在家里,因此她大胆决定,把自己偏瘫的丈夫蒋全民带在身边。于是,上山下乡、游走四方,在本地演出也好,出省到外地也罢,王素爱走到哪里就把自己的丈夫带到哪里。
要出发了,王素爱总是整理好两个人所有的生活用具,扶着歪歪扭扭的丈夫,背着行李卷,提着大包小包,登上演出的大巴车。演出结束时,王素爱跳下舞台,赶忙从伙房给丈夫打来饭菜,还得给丈夫洗洗涮涮,然后照看他吃药。最为作难的是连夜转场又恰巧碰到下雨天或下雪天,王素爱总是手忙脚乱收拾完两个人的行李和用具,先把这些东西送到车上,再回来搀扶着丈夫,可眼看他又走不成,王素爱只有蹲下身子,用女人的脊梁,艰难地背起丈夫去赶车,摇摇晃晃,一步一趔趄,就在这趔趄中,两行热泪,从丈夫的眼眶中滑落,滴在王素爱的脊梁上……(王素爱:大平调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方长站细细描绘青铜人物
传统技艺卷(七)第129页:
1983年,我高中毕业,开始跟着烟云涧青铜器制作技艺第十五代传人方占科学艺。一开始,由于缺乏实际操作经验,雕刻的青铜器很粗糙,师傅看到我粗制滥造的青铜作品后,意味深长地给我讲了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小时候画鸡蛋的故事,我受到了很大启发,说:“老师,我一定好好学习青铜器制作技艺。”
自此,我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到车间去细细观看师傅们制作青铜器,每次都看得出神。一道道汗水流过师傅们的脸庞,一尊尊青铜器在他们的掌心被雕琢成精品。我白天跟着老师认真细致地学习一道道工艺,晚上做梦都在制作青铜器。数九寒天里风雪交加,我的双手被冻开了一道道血口子,却忘记了严寒和疼痛,依旧拿着泥团细细琢磨,精雕细琢;三伏天里酷暑难耐,我依然站在高温铸炼炉前学习摸索,整个人如同放在火上烤一般。为了制作出更加形象的青铜器工艺品,我往往要见到实物,或者把实物多方位的图片带回家,贴在墙上、床头,天天观察,仔细揣摩,还要把轮廓、造型在白纸上一点点描下来,然后照着图纸临摹制作。我的皮肤在长期的烟熏火燎和烈日暴晒下,变成了雕塑般的古铜色。多年的“手上功夫”,使我的一双手结满老茧,像生了层铜锈似的。(方长站:烟云涧青铜器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传统技艺卷(六)第43页:
迄今为止,黄家传承的手工造纸技艺,已经有近两百年的历史。黄保灵一家虽保留着手工造纸的全套工具,但以前造纸浆的工序劳动量太大,黄保灵用片碱代替石灰制作浆,简化之前繁琐的操作步骤。为了保护这项技艺,他一直坚守着后面的几道手工造纸工序。不管春夏秋冬,黄保灵一直都是早上五点左右就起床,站在80厘米深的“脚坑”里,在1.5米长、1米宽、0.8米深的纸浆池里操作到下午六七点,直到把第二天需要用的材料全部准备好才收工。除去吃饭、上厕所的时间,每天至少得工作11个小时。
然而,一天才能捞1000多张纸,挣四五十块钱。黄保灵的妻子除了给他做饭,还要照墙上贴纸,有时候还要给他制作点材料。每天起早贪黑,还挣不了几个钱,黄保灵的妻子就劝他去造纸厂上班,黄保灵也不想干了,但他仔细想想:“这东西,慢慢好多家都放弃了,如果我一放弃,这东西就失传了,就没人造了,好多人都来参观,你叫人家看啥呢?所以我不断给我爱人说,‘咱只管干吧,总有一天会看到光明的’。”(黄保灵:麻纸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河南日报》2019年3月22日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