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17日,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管仁富一行3人,轻车简从冒雨深入平顶山市及所辖叶县、宝丰县、郏县等地,督导史志工作“两全目标”落实情况,调研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平顶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摆向阳,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县县委书记古松,平顶山市政府副秘书长贾宏亚,平顶山市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许晓鹏等参加座谈或陪同调研。
调研期间,管仁富主任分别听取了平顶山市及叶县、宝丰县、郏县有关负责同志,就当地史志工作“两全目标”完成情况及下步打算的汇报。他对近几年对平顶山市史志工作“两全目标”完成情况、依法治志成效、乡镇志编修、《平顶山月报》编辑发行、方志馆、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希望平顶山市继续努力,按照2018年底必须完成“两全目标”的任务,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担当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建设文化强省、方志大省和让方志事业在中原出彩中发挥重要作用做出更大贡献。
管仁富强调,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和完成地方史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一要高度重视地方史志“两全目标”落实问题。实现省、市、县三级志书、年鉴全覆盖的“两全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硬性任务,全省各级都要按时完成。希望平顶山市继续给予高度重视,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坚持“认识、领导、机构、编制、经费、设施、规划、工作”的“一纳入、八到位”工作机制,早日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并力争走在全省前列。二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志。盛世修志。地方志作为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已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地方志编修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文化传统,方志、年鉴、部门志、行业志、乡镇志、村志、社区志,家有家谱、村有村志、乡有乡志、县有县志、市有市志、省有省志、国有国志,让每个中国人在地方志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是新时代的要求。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等能动作用,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三要积极开展部门志、行业志、乡镇村志的编修。它们是地方志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编修乡镇村志更是传承和抢救传统文化、留得住乡愁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正面临灭失的危险。家谱家训、乡规民约、姓氏文化、根亲文化、民风习俗、民间艺术、乡贤善举等,无不镌刻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通过乡镇村志的编修,把优秀的文化基因保存下来,是史志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历史担当。要提高认识,大力推动乡镇村志的编修。要在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认真做好调研试点工作,要探索发挥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农村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的积极作用,抓紧启动村级志书编修和村史馆建设,为乡村振兴贡献方志智慧。四要加快推进方志馆建设。方志馆是开发方志资源,全面展示地情,发展方志文化,推进方志事业的重要阵地。平顶山市要抓住机遇,加快推进方志馆建设。要瞄准全省、全国一流,高标准谋划,力争把方志馆建成党委政府会客厅,国内外旅游目的地,全市志鉴成果收藏保护中心、地情文化研究中心、综合地情展示中心、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全面展示平顶山市历史文化和发展成就,启迪智慧,激发全市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干劲和信心。五要总结第二轮修志经验,为第三论修志做好准备。第二轮志书为平顶山市史志文化宝库增添了新成果,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形成了独到的工作思路、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国第三轮志书大规模编修即将列入日程,方志事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要认真总结第二轮修志的经验,为第三轮修志提供借鉴。要建立资料征集制度,使资料征集常态化、制度化。要建立人才制度,积极贮备人才。要结合乡镇村志的编修,发现培养一批人才,为新一轮志书的编修做好人才储备。
管仁富主任十分关心基层史志机构工作状况。在调研中,他详细了解史志从业人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嘱咐随行领导要给予他们更多关心支持。同时,他要求史志工作者,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立足本职,积极作为,少让领导分心,力争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他还告诫史志工作者,抓工作要有全局观念、直笔著史要有担当精神、有为有位要有长远眼光、依法治志要有创新思维。
管仁富主任还就平顶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情况进行了调研。考察了在建中的平顶山市方志博物馆、宝丰县方志博物馆,瞻仰了叶县段庄老区革命纪念馆、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纪念馆,观摩了中华曲艺展览馆、刘兰芳艺术馆、宝丰县广播电视台台史馆和中国岩盐博物馆,听取了叶县县衙、宝丰县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和郏县临沣古寨生态博物馆、郏县文庙、山陕会馆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情况的介绍。管仁富对平顶山市及三县主动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