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委员、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1年以来全省地方史志工作,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引的前进方向,推动河南地方史志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中原崛起作贡献。
一、我省史志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地方史志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以高质量的史志成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服务,积极拓展以志、鉴、报、库、馆及服务开发为主要内容的修志用志领域,各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志书编纂走在全国前列。我省于1981年成立省地方史志编委会,开始了省、市、县三级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修工作。到2001年,全省首轮三级志书175部编修工作全面完成,在全国属于较早完成的省份。其中共65卷100部分志、2000万字的《河南省志》是全国第一部完成的省级新方志,该志的电子版也是全国第一张省志多媒体光盘。省、市、县三级志书共有65部分志获中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奖,是全国获奖最多的省份,并有71部分志先后获各类省社科优秀成果奖。我省在编纂出版新方志的同时,共收集各时期各方面地情资料70余亿字,在鉴别整理的基础上,先后组织编纂了义和团、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时期的专题历史资料长编200余种;整理出版旧志150余部;出版各类专业志、行业志、厂矿志、乡村志、山水寺庙志、工程志、水库志等约4000余部;组织编写了包括大辞典、大事记、人物传记、百科全书、通鉴、通览、概览等在内的各类地情书数百种,大大丰富了我省地情资料宝库。1998年,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我省又适时启动了三级志书的续修工作,并被确定为全国第二轮修志工作省级试点单位。截至2008年底,第二轮《河南省志》已成稿84%;正编写的9%;尚未启动的7%。其中,基本定稿的26%;累计已送审的42%;累计已评稿的75%。市县两级168个有续志任务单位,到本年底共累计完成初稿152个,占总数90%,已通过审核出版或即将出版的有72家。据统计,全国第二轮三级志书出版或即将出版的共350余部,我省即占五分之一。目前全省二轮修志工作进展良好,大部分已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年鉴工作成效显著。截至2008年底,全省各级各类年鉴已经发展到112种。其中,全省地方史志机构共出版综合年鉴85种,占全省市、县总数的48.2%。18个省辖市均编纂了本级综合年鉴;158个县(市、区)出版综合年鉴67种,占全省总数的42.4%。省史志办主办的《河南年鉴》是80年代初在全国最先创刊的省级地方综合年鉴,至今已连续出版25卷,连续四次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2004年,我省有7部年鉴获国家级奖,有13部年鉴获中国地方志系统奖,省政府对《河南年鉴》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给予了通报表彰。
——大事月报工作开局良好。《河南大事月报》是省委、省政府赋予地方志的一项全新工作,启动3年以来,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大量准确、快捷的省情信息咨询,弥补了志书、年鉴时效性的不足,提高了大事记服务现实的作用。截至目前,全省18个省辖市中共有10个单位编辑出版《大事月报》,全省158个县(市、区)中共有38个单位编辑出版《大事月报》。为地方史志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赋予了地方志工作新的内容和职责,提高了地方志工作的地位。
——公共服务能力有较大提高。全省方志馆和地情资料库及地情网站建设取得新进展。省方志馆完成了图书管理系统的数据化,实现了馆藏图书目录的自动化检索;完成了省情数据库所需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建设,已经开始输入各类省情数据;进一步完善了河南省情网站,为数据库建设搭建了便利的网络平台。洛阳、平顶山、安阳、新乡、三门峡、郑州、濮阳、鹤壁、信阳等市也先后开通了方志地情网站或网页。继省方志馆建成投入使用后,新乡、平顶山、洛阳等市方志馆建设正在实施中。
——用志工作呈现新局面。各级史志机构努力开发方志资源、积极指导社会用志,为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多层次的服务。其中,由省史志办编纂的《河南通鉴》被中指组办公室领导作为河南用志成果的一个品牌向全国推广。各级各类琳琅满目的地情书以及围绕这些方志资源的多角度、多层次开发,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智力支持,为爱祖国、爱家乡教育提供了素材,为招商引资、地方建设提供了咨询,为世界遗产的申创工作提供了文本依据,为寻根问祖、姓氏研究提供了详实资料。地方志所具有的地情资料优势及其为社会提供的服务功能,已经越来越被社会所公认。
——理论学术研究成果丰硕。各级史志办和协会、学会定期组织召开各类学术研讨会,研究解决史志工作中遇到的一系列理论和实际问题。近几年,仅省史志办就先后举办各类学术研讨会议、研修班等近20次,各市县举办学术研讨活动近百余次。广泛发动史志工作者撰写各类理论文章和著作。全省地方史志系统共在各级各类史志刊物上发表文章300余篇,其中在在《中国地方志》刊物上发表各类理论文章60余篇。适时组织史志成果评奖,全省共有近400余项成果先后获得各项奖励。
——形成了一支胜任地方史志工作的人才队伍。目前,全省176个市、县(市、区)都有常设修志机构,省直机关和中央驻豫单位普遍建有修志班子,全省共有专职修志人员近1400人,兼职修志人员近25000人。涌现出了一批修志专家和模范人物,尤其是鹤壁市浚县原史志办主任郑永立在修志岗位上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被省委追认为优秀共产党员;南阳市史志办主任秦俊在修志岗位上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被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确定为全国史志系统学习模范。广大修志工作者以崇高的使命感,近30年如一日,殚精竭虑,默默耕耘,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如今已经成为一支思想好、业务精、作风硬、能够胜任地方史志工作的专业队伍,为进一步做好我省地方史志工作提供了重要组织保证。
回顾河南史志事业走过的近30个春秋,全省史志工作者以崇高的使命感、火热的奉献心,高尚的奉献精神,共同奏响了一曲恢宏的编史修志新乐章。成绩来之不易,经验更加珍贵,近30年的辛苦使我们留下了宝贵经验,也是我们继续丰富的精神财富。这就是:
一是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即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高质量的史志成果为实现史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原崛起的宏伟目标指明前进方向。二是坚持科学的领导和工作体制。即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史志编委会及其办公室组织实施,广泛发动社会,依靠专家行家,众手成志。三是坚持“一纳入、五到位”。将地方史志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的一项主要职责,做到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经费到位、队伍到位、条件到位,是我们史志事业得以发展的规律。四是坚持走制度化、法制化的发展道路。坚持三级志书的承编责任制度、目标管理制度和督查通报制度。深入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把史志事业纳入到依法修志的轨道。五是坚持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将精品战略贯穿到史志工作的全部过程和各项成果中,重点贯彻落实中指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落实质量责任制,严把评稿、审定、出书关。六是坚持开拓创新,修用并举。坚持修志用志两手抓,重视和加强宣传工作,大力开发方志信息资源,积极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围绕中心,为现实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七是坚持以人为本,强化队伍建设。高度重视人的作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倡团结协作、求真务实之风。把培养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作为一项战略性、经常性的工作,常抓不懈。以上七条修志经验是我们获得的精神财富,今后将继续坚持下去并予以丰富发展。
同志们,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三级志书续修工作进展不平衡,部分地区和单位影响了全省整体进度;有的志书把关不严,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纳入、五到位”在一些地方落实得还不好,个别领导重视不够,工作条件仍需改善;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用志工作有待加强;地方志立法工作相对滞后,还没进入真正的立法程序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继续推进我省史志事业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基本原则
今后一个时期,将是我省地方史志事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阶段。全省史志系统面对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大好形势;面对的是第二轮修志大批出成果的攻坚阶段;面对的是工作重点由修志向用志进行战略转移的过渡期。这种形势对我省史志界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修志方面努力创精品佳志,在用志方面积极创新突破,在理论学术方面进行探索升华,努力实现地方史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推进史志事业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地方志工作条例》为准绳,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坚持继承发扬、稳步推进、开拓进取的方针,做到队伍建设、基础保障、成果创新“三为一体”的发展战略,坚持六项基本原则,协调好十大关系,明确九大任务,继续使我省史志事业沿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
在认真贯彻落实好这一总体思路的基础上,要把握好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一)科学发展原则。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这是史志事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发展方向,是指导我们史志事业改革发展创新的根本原则。只有坚持这个指导原则,并转化为我们的实际行动,才能真正使我们史志事业做到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依法修志原则。《地方志工作条例》的颁布施行,标志着史志事业进入了依法修志的新阶段,也为史志事业的正常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我们全部的史志工作都必须以地方志条例为准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提高修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三)遵循规律原则。地方志书是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文献。我们必须遵循和把握自然、人类社会、及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等规律,掌握好修志工作的内在规律和程序。客观真实,实事求是,这是修志的基本要求。
(四)质量第一原则。质量是志书的生命和价值所在,史志成果质量关乎史志事业发展的根本。真实性、准确性、权威性是志书的基本特点,必须可信、可读、可用,才能使之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有机统一。无论是修志用志还是学术,都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工作的数量、进度必须服从质量标准,这是不可动摇的原则。只有确保质量,才能真正体现史志工作的价值。
(五)社会效益优先原则。我们的史志工作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目的是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要。要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省,促进中原崛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来开展。切实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治、教化”的功能和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的积极作用。
(六)与时俱进原则。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事业在前进。我们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真正把握住时代的脉搏,走在时代的前列。我们的修志理论、修志机制、修志方法、修志实践都必须走符合时代特征的创新之路,才能永葆史志事业的生机和活力。
三、今后全省史志工作的基本任务和主要措施
按照队伍建设、基本保障、创新成果“三位一体”发展战略的要求,在我们的工作中,要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即大力做好“志、鉴、报、库、馆、用”六个方面协调发展,切实处理好十大主要关系的协调,即:修志与用志的协调,既要修好志,又要用好志;进度与质量的协调,既要抓进度,又要保质量;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既要确保社会效益,也要重视经济效益;内部工作与外部工作的协调,既要做好内部工作,也要注意外部工作;工作内容与工作形式的协调,既要安排好工作内容,又要注意科学形式的统一;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协调,既抓好硬件建设,也要重视软件建设;主体业与辅助业的协调,既要着重抓好主体工作,也要兼顾辅助性工作;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协调,既要立足文化事业,也要注意文化产业结合;远景规划与近期目标的协调,既要制定好远期规划,又要抓好眼前工作;继承与创新的协调,既要继承发扬过去的成功经验做法,又要进行改革创新。通过统筹发展六大工作内容,协调处理好十大关系,把这种关系转化为推动史志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才能真正保证“三位一体”发展战略的实现,以此推动史志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今后的任务和措施。
(一)把续修志书作为中心任务抓紧抓好。修志工作是我们的基础性工作,第二轮修志是我省全局性的任务,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把修好第二轮志书作为当前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和中心。要不断加大续志攻坚力度,力争省、市、县三级志书都能按照“十一五”规划的目标,按时保质圆满完成,这是目前工作重点和最基本的任务,特别是落后的地方更是重中之重,一刻都不能放松。
(二)大力强化持续性工作任务。无论是完成第二轮修志的地方,还是正在进行的地方,都要继续加大年鉴、大事月报、地情文献资料、方志信息化建设等主要日常业务的工作力度,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责任,扩大战果,延长战线,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
(三)加大对基层修志的指导力度。要把服务基层,提供指导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进一步加强对下级史志部门的业务指导,积极为社会各界修志提供政策服务和工作帮助,不断指导好部门志、专业志、乡镇志等的编修工作,使修志工作领域逐步向社会广泛扩展。
(四)着力夯实基础性建设。在继续做好方志馆(室)、省情网站、省情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积极改善机关办公条件基础工作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方志文化学术平台建设,巩固和创新《河南史志》及各市刊物,使其在营造学术氛围,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鼓励学术理论研究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充分发挥理论的基础性指导作用,在史志事业基础建设上有更高水平。
(五)在围绕发展服务中求新突破。要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提升服务品位,增多服务产品。坚定不移的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领导决策,促进中原崛起,实现两大跨越,开展方志资源的开发服务工作。大力进行方志成果“二次开发”,积极实施“项目驱动战略”,要有带动全省的立体性项目,又要有各地百花齐放的亮点项目。形成主体项目支撑明确,各地争相呼应,互补辉映的全方位布局,不断解放和发展方志文化生产力,探索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背景下的史志事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双赢之路,在开发方志资源服务发展上有新突破。
(六)不断深化史志理论学术研究。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理论在实践中总结归纳,在实践中完善升华,又通过实践检验证明。我们经过近30年的修志实践,已积累了一系列成功经验和理论学术研究成果。我们应继承前人和总结新方志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加大学术交流,使之形成学科理论体系,这是今后进一步加大力度的一项深层次的、高要求的学术研究工作。
(七)以有为的姿态树立新形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途径,整合对外宣传力量,打造对外宣传窗口,加大对地方志的宣传力度和广度,不断扩大地方志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强化地方志在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地位。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史志系统修志成果、用志成果、科研成果、修志精神宣传,树立史志工作的整体形象,以有为树地位。
(八)全面提高史志队伍素质。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大力实施“人才带动战略”。制定史志人才培养规划,把对史志工作者的教育、培养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和制度建设中,通过有计划的实践锻炼、业务培训、轮岗交流、学习考察等途径,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工作能力,力争培养一支在全国叫得响的高素质史志队伍,真正使我省的史志队伍建设成修志工作的主导者,用志工作的推动者,史志事业的开拓者,中原文化的促进者,服务发展的贡献者。
(九)建立健全史志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建立完善有利于史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和体制,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修用体系,稳步推进修用框架的结构性变革,以科学的工作机制、健全的修用体制,确保史志事业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进一步完善已有的规章制度,力争河南地方志立法早日完成,逐步形成依法修志,以制度管人理事、以制度监督约束、以制度促进改革创新的工作局面。
四、开创2009年度全省史志工作新局面
2009年是新一届编委会成立后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全省第二轮修志工作进入最后攻坚阶段重要一年。全省史志工作者要按照“十一五”规划的目标要求,开拓进取,求实创新,努力开创河南地方史志工作新局面。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打好续志攻坚战。编纂出版全省第二轮三级志书是省委、省政府下达的指令性任务,任务艰巨而又光荣。今年则是我省续志工作整体推进的最关键一年,各级地方史志机构特别是后进单位,要把续志工作作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攻坚,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努力完成各项年度目标任务,力争跟上全省续志工作整体步伐。为推进第二轮修志任务有效提高志书质量,我们将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创优工程,确保志书达到高标准、严要求。省志编纂要在加强纂审定稿、严把送审质量关、配合审定核补资料、搞好志稿排校、全面启动综合部类和无对口承编单位志稿的编写、促后进开好评稿会议、基本完成人物组稿任务等方面,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强化工作力度,确保把工作落实到位。市、县(市、区)两级,要紧紧围绕完成初稿单位要力争达到总任务数的100%,评稿要达到80%,审核出书要达到55%的任务目标,采取必要的措施,落实好今年工作要点提出的目标;两级续志任务告竣或接近完成的地方,要按照《河南省地方史志工作“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及时研究制订本地今后一个时期地方史志事业的科学发展规划,适时提出新的目标任务,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各市也要进一步加强对部门志、专业志、乡镇志和其他地情资料的编纂工作。
(二)继续做好地方年鉴和大事月报的编辑出版工作。一是要不断提高年鉴编纂质量,打造年鉴精品。《河南年鉴》要切实解决年鉴组稿中的瓶颈问题,继续保持河南省一级期刊称号。18个省辖市年鉴,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规范、完善,提高质量。二是规范和启动县级年鉴。已经开展年鉴编辑出版工作的县(市、区),要坚持逐年出版、规范出版;尚未开展年鉴编辑出版工作的县(市、区),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启动年鉴工作。三是要注重创新。紧紧围绕“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紧扣和谐中原建设和我省“两大跨越”的总体目标,科学系统、实事求是地记述上年度出现的新成就、新事物、新问题、新趋势,全面反映地情,在突出特色上下工夫,在继承中发展创新。《河南大事月报》要在稿件采用上加大新情况、新发展和新问题的反映力度,信息筛选要紧紧围绕全省大事要事,从精从严,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快捷的信息服务。市、县一级的月报或月鉴,要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省史志办将加大对已出版大事月报的市、县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指导,适时召开一次交流总结会议。
(三)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一是要增强服务意识。各级史志机构和史志工作者既是修志的主体,也是读志用志的重要群体,负有弘扬中原文化、传播方志文化、开发利用方志资源的重任。二是要加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推动方志馆、地情资料库、数据库、网站网络建设,为公共服务创造必要条件。省方志馆要将省情数据库的数据录入工作列入今年工作重点,加快对旧志胶卷的整理数据化工作,抢救好旧志文化遗产。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河南省情网站的管理、规范工作,努力提高时效,增大信息量、扩大影响力,力争年内将网站的信息来源扩大到18个省辖市。各省辖市地方史志机构、省直各单位和有条件的县(市、区)应逐步将史志资料及成果进行数字化处理。省辖市一级应以建立本地地情网站为突破口,加快建设方志馆和地情信息网站步伐。
(四)广泛深入开展用志工作。要认真学习贯彻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用志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用志工作。一是省史志办要继续指导好已完成省志送审任务的单位转入省志资料系列丛书编纂工作。省直各单位要在保证完成省志编修目标的前提下,利用所收集的资料积极编写行业志、部门志、专题志、声像电子产品、系列丛书、专题咨询等,充分发挥方志资源潜在的资治、资研、教化等服务功能,同时要注意指导行业内的基层修志用志工作。二是各省辖市要充分发挥自身和所属县区的区域优势,结合本地特点,以本级市为龙头,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搞一些有较大社会效益的用志项目。特别是那些已经基本完成第二轮修志工作的地方,要把用志工作作为主体工作来抓,力争每年至少完成一个用志项目。对持续性的用志项目,要搞好论证,积累经验,逐步推进,科学实施,省史志办对涉及全省的用志项目将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方案,提出要求,使之形成经常化工作。三是编纂《中原崛起之路》,按时出版,为迎接建国60周年献礼。
(五)全力推进我省地方志立法进程。我省修志立法工作滞后,必须加大立法工作的力度。一是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地方志立法经验,进一步加大立法的调研和论证工作,充实有内容;二是在省政府法制办的指导下,依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精神,针对我省需要明确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将《河南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细则》(草案)进一步修改完善。三是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效率,力争早日将我省地方志立法工作由立法调研阶段转入实质性立法阶段。
(六)努力强化史志工作的保障条件。各级史志办要抓住十七大确定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机遇期,根据国务院《地方志条例》的有关规定,积极争取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认真落实“一纳入、五到位”,为史志工作提供物质保障。要着力抓好队伍建设,切实解决好责任心不强,能力欠缺,专业人才不足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工作,全面提高队伍素质,努力培养出一大批思想、业务、作风过硬的修志骨干。
同志们,今后一个时期,是我省地方史志事业开拓进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全省史志工作者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指引的前进方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爱岗敬业、求真务实,无私奉献,努力实现全省地方史志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以实际行动和史志成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为实现中原崛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秘书长
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
霍宪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