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

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党史方志网 > 工作动态 > 省级动态

朱佳木同志在视察河南省地方史志工作时的讲话

来源: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时间:2007-04-17分享:

  很高兴能到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来。河南省是全国地方志系统中工作做得比较好的省份之一,对此我早有耳闻,一直想来,许还平主任也多次请我来,只是苦于没有机会。这次是省委组织部要我来为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讲课,所以利用这个机会来向大家学习和请教。刚才参观了方志馆,看了展览、书库、办公室、阅览室,浏览了网站,又在座谈会上听取了许主任对河南省地方志工作的全面介绍,征求了大家对第二轮修志中省志名称、志书上下限要不要统一等几个问题的意见,很开眼界,很受启发。

  河南省的地方志工作做得好,我感到有以下几个突出表现:

  第一,起步比较早,进度比较快,成果比较突出。首轮修志任务,河南省在全国是率先完成的,其中省志是第一个完成的。第二轮修志,河南不仅工作起步早,而且进度相当快。目前省志已经成稿90%,送审36%;18个省辖市志已经成稿83%,出版22%。进度快,表明工作抓得紧。另外,首轮省、市、县三级志书,先后获得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奖的有65项,获奖总数当时居全国第一。

  第二,修志队伍作风好,素质比较高。河南全省专职修志人员1398人,涌现出不少先进集体和个人,郑永立、黄小四和秦俊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郑永立和黄小四同志都是在修志的工作岗位上殉职的,秦俊同志是迄今为止全国二万多专职修志工作者中唯一的全国劳动模范。一个省的方志系统能出这么多先进人物,说明队伍的整体状况比较好。据说黄小四同志不幸殉职后,所在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给他追记了二等功。建议省史志办也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其事迹,力争在全省范围予以表彰,这对全省地方志系统的干部将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第三,对用志工作比较重视,在开发地方志资源方面措施有力,效果明显。目前,全国建方志馆的省还不太多,河南省方志馆可以说是建得比较早的,这对于开发地方志资源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我感到其中的展览办得不错,省情网站也办得不错。网站自去年十月份开通以来,点击率平均每天125人次,还有不少投稿,说明有人在看它、利用它,说明它发挥了作用。地方志工作的投入非常之大,如果成果不加以充分利用的话就太可惜了。

  第四,制度建设比较扎实,执行比较认真。河南在第二轮修志开展以来,相继实施了诸如承编责任制、目标管理制、督查通报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监督和督促制度。据我了解,现在各省就修志工作搞督查的还不多;就此发文件的省也不多。

  第五,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对地方志工作非常关心,支持力度大。我自分管地方志工作以来,到各地调研,观察出一个带规律的现象,就是凡是地方志工作搞得好的地方,方志办后面肯定站着两个人,一个是负责联系方志办的政府秘书长,另一个是分管地方志工作的政府领导。我看河南省史志办后面就有这么两个人。例如,《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后,王菊梅副省长很快在《河南日报》发表了《依法修志,服务社会》的专题答记者问。为加强发挥河南省方志馆的作用,王副省长还专门召集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协调,当场决定增设地情资料信息处。尤其是省政府把编辑出版《河南大事月报》的事交给了史志办,不仅赋予史志办以新的职责,而且大大提高了地方志工作在政府工作中的地位。这也是支持地方志工作的一种体现。另外,河南省从上到下修志机构都比较健全,170多个县(市)都设有专门机构,说明各级党委和政府对这项工作都很重视。地方志工作十分重要,但是一项弱势工作,没有领导的支持是很难开展起来的。相反,只要有领导支持,一般都会开展得比较好。

  下面,我讲四点意见,也可以说是四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要继续加强对《地方志工作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用以推动地方志工作在法制化的轨道上不断前进。《条例》颁布后,在全国掀起了学习贯彻的高潮,对全社会认识和重视地方志工作起了很大作用,对地方志系统加强自身建设也起了很大作用。但应当看到,对《条例》的学习贯彻是一个长期的任务,绝不是一阵子的事。建国以后,新编地方志工作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把地方志工作列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纲要”,成立了全国地方志小组,三百多个县开展了地方志编修工作,后来因为“文革”而中断了。这可以说是新编地方志工作的起步阶段。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后恢复并更名为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从省到县都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并且在全国范围开展了首轮修志。这标志新编地方志工作进入了全面开展阶段。第三阶段,提出“一纳入、五到位”,这标志新编地方志工作进入了制度化阶段。第四个阶段,去年国务院制定并颁布《地方志工作条例》,标志新编地方志工作进入了法制化阶段。《条例》是浓缩成法律条文的经验,我们对此要反复学习,不断加深领会,切实全面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把它贯彻好。

  第二,要继续深入总结首轮修志的经验和教训,用以促进第二轮修志质量的提高。首轮修志成绩非常之大,这一点必须充分肯定。但同时应当看到,由于种种原因,其中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不管是经验还是教训,它们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千万不要轻易丢掉。大家都同意第二轮修志要把保证质量放在首位,要使它比第一轮修志质量更高。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知道第一轮修志的经验和教训在哪里。你们的汇报中也说,第二轮修志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来指导地方志工作。我想,这不应当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应当是有实实在在内容的话。从大多数省份看,第二轮修志的下限一般是上个世纪末,如果20年左右一修,那么第三轮修志的下限应该是2020年左右,就是说,要到2020年左右才开始第三轮修志。因此,第二轮修志的时间还比较充裕,不必匆匆忙忙完成。我有一个想法,能不能在志稿写出来后,不急于出版,先放一放,让各方面多审一审。陈云同志有一句话,叫做“交换、比较、反复”,就是脑子里有一个决策方案,不急于出台,再反复几次,多听听意见。志稿写好后,我看也可以反复几次,多磨一磨再定稿出版。现在,中央对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又好又快”,把“好”字放在了“快”字前面。对于修志来说,要做到“又好又快”,就要把质量放在数量、进度的前面。我对方志出版社讲了一个意见,就是建议他们搞精品工程,不要跟其他出版社争书稿,相反,要把组稿的门槛提高一些,不能来者不拒,要达到相当水平的稿子才收,做到凡是由方志出版社出的书,质量一定是有保证的,以此形成自己的品牌,自己的系列。顺便提一句,各省的志书能不能也在封面设计、装帧版式上统一起来,使志书的形式不至于五花八门。

  第三,要继续加强用志工作,用以发挥地方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编修地方志的目的是为了,或者说完全是为了、最终是为了用,舍此没有第二个目的。我们要在用志上再多用些脑筋,多下些功夫,使志书更多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广大干部服务。凡是有水平的人每到一个地方第一件事就是要志书。古代官员上任,是一手托印一手托志。因为要了解一个地方的情况,没有比志书更系统更全面更客观的资料了。然而,现在的干部对志书的认识和使用都还远远没有达到这种程度,这就需要我们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力度,使大家感到志书确实有用。

  第四,要继续重视方志学科的建设,用以带动地方志理论水平的提高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河南省有不少大学,也有历史地理领域造诣比较深的教授。应当积极主动地与高等院校联系,争取开设方志学专业,培养地方志的专业人才。学习地方志专业可能会有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但现在许多专业毕业后都有就业问题,并没有因此就撤销这些专业。另外,地方志工作也要有新老交替,还是需要不断进人的。据说,北京市打算编纂北京市的地方志百科全书,河南省是否也可以编一本地方志百科全书。百科全书中的每一个条目都需要由这方面最为权威的专家来撰写,应当是关于某一事物最为规范的概括。一个几百字上千字的条目,往往需要几万字甚至几十万字的资料在后面支撑。所以,编写地方志百科全书对于促进地方志的学科建设,提高地方志的理论水平,将会起很大作用。

  我讲的这几点意见不一定对,错误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最后,感谢同志们给了我一个好机会,让我了解了河南地方志工作的情况,增加了不少实际知识。祝愿河南省史志办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祝在座的各位同志身体健康,事业有成!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