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这一讲话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一脉相承,进一步明确了文化文艺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和光荣任务。
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使命和任务,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哲学社会科学首先要明确为了谁、依靠谁和我是谁的问题,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为谁著书、为谁立说,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根本性、原则性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勇于回答时代课题,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应该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哲学社会科学应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哲学社会科学应深刻反映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
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哲学社会科学要构建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更好地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推出更有分量的学术成果和精品力作,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哲学社会科学界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明方向、正导向,转作风、树新风,出精品、育人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仅要通过自己的作品和研究成果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自身还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做出表率。
(作者:冯俊,系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