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

韩庆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特征

来源:时间:2018-04-27分享:

 ◆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实事求是在当代中国现实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

  战略思维

  把控方向——战略定力——充满自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注重把控方向,避免在根本政治问题上出现颠覆性、战略性错误。在习近平总书记那里,就是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与基本经济制度,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战略定力。正确的政治方向确定之后,要坚定不移牢牢坚守,这叫做“战略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具有卓越的战略思维和战略定力,总是从根本、全局、长远来思考问题。他强调,在复杂环境中,要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增强政治上的定力;在道路、方向、立场等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要鲜明,态度要明确,不能有丝毫含糊;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时要着眼大局,谋准大势,把握好度;在制定政策时,要冷静观察、谨慎从事、谋定后动;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要平心静气、静观其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确定的正确方向充满自信。他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自信。总书记指出,“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也充满自信。他说,“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要根据形势任务发展变化,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正因为如此,他注重使用“中国”二字,如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国声音和中国话语等概念。作为党的总书记,习近平总书记充满自信且敢于担当。而只有充满自信且敢于担当,才会具有战略定力,才能把控好政治大方向,才能避免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战略性错误。

  人民至上

  实事求是——人民中心——知行合一

  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把握其哲学精髓,坚持文本依据、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有机统一。必须严格依据党的十八大前后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此即文本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必然体现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哲学精髓、理论品格和价值追求,此即理论依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提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精髓,必须考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践发展的新要求,此即现实依据。按照以上原则,可以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精髓概括为“实事求是、人民中心、知行合一”。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一以贯之的哲学精髓的核心,这是理论依据。在多元、变化、复杂的当代中国,要作出科学决策,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这是现实依据。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指导当代中国实践发展的理论体系,自然要体现这一精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它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实事求是,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概括,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实践认识论、价值论和唯物史观之中。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既不能以先入为主的观念去看待事物,也不能用幻想或臆造的联系去取代事物的客观联系,既不能从原则、本本出发,也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而应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出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按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规律办事。面向事实本身,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根本要求和精髓要义。我们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以我国现实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

  人民中心,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实事求是在当代中国现实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工作导向。他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人民中心侧重价值维度。人民中心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生动表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价值遵循。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哲学高度,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人这一矢志不渝的价值理念,并站在我国发展起来以后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了体现时代、实践发展新要求的创新性诠释。

  中国共产党人所讲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观,内涵有四条。一是人民立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发展的动力,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二是人民主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三是人民目的。一切为了人民,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使人民拥有更多获得感。四是人民至上。把人民当做标准和尺度,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知行合一,在理论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品格的体现;在现实上是当今有效落实中国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攻坚克难、实现目标的必然选择;在文本上,针对过去存在的“执行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崇尚实干,“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他指出:“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是我反复强调的。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强调刚性落实、崇尚实干的知行合一,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着力点和突出特点,是一以贯之的理念。只有坚持实事求是和人民中心的有机统一,才能达到对事物真正的“知”,而“知”的目的在于“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科学性,强调的是知,即对事物的本质、发展规律、历史逻辑的真理性认识和把握;实践性,强调的是行,即通过实践,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马克思主义内在要求知行合一、理论和实践相统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统一。特别是对于行,马克思主义给予特别强调和关注。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调知行合一的传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知行合一最具代表性论述的当属王阳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和“心学”,汇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多了解王阳明的“心学”和知行合一思想。正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认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知”的前提下的刚性执行力,“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他不仅强调通过实践认识和把握规律,“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而且更强调抓落实。

  把实事求是、人民中心、知行合一作为哲学精髓,既可以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一脉相承的统一关系,也体现了其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治理智慧

  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打牢支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注重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打牢支点。

  我国所具有的比较优势,首要体现在决策正确,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国家主导体制能举国力办成事关中国发展命运的大事。这种体制在引领社会方向、组织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和控制社会矛盾方面,在攻坚克难和凝聚力量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效率较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很快奠定了国家发展的基础,1978年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其根本原因之一就在这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坚定不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如果权力过于集中而又缺乏有效制约,就容易导致官僚主义,进而导致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这是发展面临的短板。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努力补齐短板,如克服体制机制、党的作风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领域的短板,“协调发展”“精准脱贫”等就体现这一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事实和本质特征,就是要把党的领导、市场配置和人民主体有机结合起来。人民主体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党的领导、市场配置则分别从政治和经济等方面体现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特别注重打牢这三大支点,注重使党的领导力量、市场配置力量和人民主体力量协调、形成合力。他强调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体现了这一点。

  (作者:韩庆祥  中央党校校务委员会委员、副教育长兼哲学教研部主任)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