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

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党史方志网 > 重要文献 > 党史百科

“中原红都”的红色印记 ——探访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

来源:河南日报时间:2019-12-08分享:

  学生在参观清丰冀鲁豫边区单拐旧址僧少琴摄

  □本报记者王映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张晓静本报通讯员王志豪

  踏上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的幽幽小径,革命岁月的风雷便在人们的心头回响。这里蕴藏“古香”——绿树掩映间的青砖黑瓦,保留着清末古村落建筑风貌;这里更闪耀“红色”——抗日战争后期,中共中央北方局、冀鲁豫分局、冀鲁豫军区司令部等驻扎在民居中,邓小平、黄敬、宋任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指挥作战;冀鲁豫军区第一兵工厂在此崛起,造出了我军兵工史上第一门大炮……

  “单拐因此被誉为‘中原红都’。如今,这处革命旧址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每年都有大批群众专程赶来,瞻仰学习。”11月22日,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馆长姚孝民说。

  单拐是如何与“红色”结缘的?

  姚孝民介绍,1944年8月底,清丰县全境获得解放;当时,冀鲁豫军区为进一步扩大战果,解放南乐县城、濮阳县城及豫北大部分地区,打通冀南与太行根据地的联系,决定将指挥部前移。“单拐村开明绅士陈笃之与其子、共产党员陈平主动带领族人和村民腾房、捐粮捐款支持冀鲁豫军区建设。出于对当地良好群众基础的信任,冀鲁豫分局、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机关迁至单拐。”姚孝民说。

  革命之火迅速燎原,随着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东到津浦、西邻平汉、南跨陇海、北靠德石,人口2000万,单拐也成为我党领导的最大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

  70多年后的今天,单拐多处革命旧址依然保存完好,历史痕迹尤为清晰。邓小平旧居中,地砖磨得发亮;宋任穷亲手种下的石榴树,每年仍花开火红;战士们担水浇菜用过的水桶、背过的行军米袋还是旧模样。

  在邓小平旧居的胡同口,一对青石状似卧马,村民每天把它们擦得干干净净。村民说,当年,邓小平就是从这里上马,到周边村子调研;离开单拐那天,也是从这里上马,和父老乡亲们依依惜别。

  单拐村还有一件“宝物”——一门精准复制的“大炮”。它被漆成绿色,带着“200公斤重、70毫米口径、3500米射程”的标签。“一匹马可以拉动,拆开后两匹马可以驮走,非常适合游击作战的特点,大炮在鲁西南战役等战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姚孝民介绍,这是我军兵工史上第一门大炮——“盖亮式”七十毫米步兵炮。

  1945年9月,为适应战争形势对武器装备、后勤供应的迫切需要,冀鲁豫军区决定在单拐成立冀鲁豫军区后勤部、军事工业部,并建立兵工一厂。“没有技术和图纸、设备和原材料,有的只是几盘洪炉、几个风箱、几把老虎钳和一些锤子、锉、钻。一位曾有过军工经验的技师盖亮挑起了大梁。”姚孝民说。

  组织群众破坏敌人的铁路、火车获取钢轨、零部件,把缴获的日军九二步兵炮“开膛破肚”画设计草图,用5米高的三脚架吊上大锤充当锻造设备……盖亮带领战士们一一克服困难,最终于1946年4月成功研制出并试射“第一门大炮”。

  如今,这门大炮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每日与参观者进行着时空的交流。

  昔日的“中原红都”,如今宁静而美丽的村庄。光阴淹没了战争烽火留下的创伤与痕迹,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冀鲁豫边区军民不屈不挠、艰苦抗战的故事被深深铭刻,他们用血肉之躯在广袤的豫北平原上屹立起一座座丰碑,已成为单拐最鲜明的红色印记。

  鱼水情深永不忘

  本报记者王映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张晓静

  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的陈氏祠堂,在当地村民心中有着特别的地位。

  “八路军曾把这里改成兵工厂,还造出了我军兵工史上第一门大炮,当时,乡亲们敲锣打鼓,来小院看望战士们。”11月23日,单拐村党支部书记陈九国站在陈氏祠堂前,又一次讲起单拐人从小就熟知的故事,“军民鱼水情深,在俺村看得见、摸得着。”

  “陈平一家是俺村的骄傲!”村民陈贵民对这段历史如数家珍:1944年,冀鲁豫分局和冀鲁豫军区机关将从观城县红庙村外迁。得知消息后,在单拐老家因病休养的共产党员陈平立即向冀鲁豫分局党委写了一封建议信,分析单拐的有利环境。经认真考察后,冀鲁豫分局和冀鲁豫军区机关最终落户单拐。

  “陈笃之是陈平的父亲,虽然曾任北洋政府国会议员,却十分支持冀鲁豫军区。”陈贵民说,陈笃之率先把自己的房子腾出来,让给部队住,又把自己的酿酒作坊无偿捐献给军区;他一户户说服族人,将家族祠堂作为兵工厂驻地。最终,单拐群众腾出了150多间瓦房。

  八路军从此在单拐和群众同吃同住,留下不少佳话。60多户村民收留了军区72名伤员,20多名村民自发成立护兵工厂联防队;邓小平同志在单拐的三个月,经常到麦田里和乡亲们聊天,指导减租减息运动;宋任穷同志离开时,把两个小箱子留给房东陈永修作为纪念,陈永修则回赠了妻子织的粗布单子……

  “那条军毯,就是军民一条心的铁证。”村民陈茂修一直把保护和维修革命旧居当作“使命”,“军毯原本是冀鲁豫军区王宏坤副司令员的,他在单拐村的房东是俺家前辈。”

  “房东的大女儿出嫁,王副司令员知道后,便想送礼物,但他没钱没财产,只好把从日本鬼子那里缴获的一条军毯送了出去。”陈茂修说,那条军毯,从此被当成传家宝,一代接一代珍藏着,“家里很多老物件都丢了,唯独这条军毯,俺们都舍不得。”

  随着单拐革命旧址保护开发工作的深入,陈茂修最终决定把军毯捐给纪念馆。“希望大家常来单拐看看,不要忘记那段历史,不要忘记革命先辈为咱们做出的牺牲!”陈茂修说。

  老区崛起新地标

  本报记者王映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张晓静

  攀岩墙高耸入云,滑板、小轮车赛道弯曲陡峭,室外造浪池摘得“亚洲最大人工冲浪池”桂冠……11月23日,记者探访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看到这里到处是喜人的景象。全国首个极限运动基地在单拐大地形成引力“洼地”,曾经的革命老区已成为转型发展的前沿。

  变化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单拐位置偏僻、交通闭塞,在革命年代为党的长期斗争提供有利的地形条件,后来却成为发展经济的羁绊。”单拐村党支部书记陈九国表示,因为缺少发展门路,村里人过去只能外出打工,单拐也陷入“沉寂”,“挖掘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是单拐迈出的第一步。”

  近年来,清丰县斥资10余亿元,通过实施兵工厂复原等36项提升工程,令单拐先后收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首批传统村落”等荣誉。面貌焕然一新的单拐成为冀鲁豫地区一张闪亮的“红色名片”,慕名而来的游客每年超过200万人次。

  红色旅游的发展,在单拐催生特色历史文化街区、美食街等旅游服务项目,越来越多的单拐人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俺家5口人,原来住的房子还是上世纪80年代建的,又旧又窄,转个身都难。”陈宇曾是单拐村有名的贫困户,讲起自己的脱贫路,他激动不已,“俺在美食街上盘了间商铺卖小吃,水电租金都有补贴,每月收入过万元。现在的好日子,过去想都不敢想!”

  从2017年年底以来,清丰县委、县政府以建设清丰极限运动基地为切入点,拉开打造单拐“文体旅特色小镇”的大幕。立足濮阳体育杂技跨界融合发展的底蕴,极限运动基地达到国际专业训练基地标准,成为我国极限运动项目备战奥运的重要基地;冀鲁豫干部党校、红色文创产业园、抗日文化影视基地等项目也逐步实施。

  “将来会有更多村民参与到旅游服务和经营管理中,俺们的幸福生活就在眼前。”陈九国满怀期待地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