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

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党史方志网 > 学术研究 > 理论前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巩固和拓展

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作者:樊锐时间:2019-04-12分享: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在发展目标上,经历了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等重大战略转型;在着力点上,经历了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为经济建设服务”到“注重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再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升文化软实力”等一系列重要调整,文化建设不断取得重大进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党的十九大在此基础上,又有了一些新的重大判断和深化。以十九大报告中关于过去五年的文化成就部分为切入点,可以看到其涵盖的内容比以往要丰富得多,最主要的亮点成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弘扬、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大幅提升和文化自信的不断彰显。本文试对此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作一些探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也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在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在中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紧迫性。

  早在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我们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明确这一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提炼和概括出简明扼要、便于传播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鲜明地提出“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9页。)。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这是我们的兴国之魂,也是中国梦的精髓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06页。)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等。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4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印发《关于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2017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重要立法宗旨之一,并贯穿通篇。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部门积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开展了一系列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包括:努力找准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在细、小、实上下足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春风化雨,化作人民的自觉遵循。发挥榜样的力量,以身边人教育身边人,道德模范、英雄模范、劳动模范、重大典型、最美人物、身边好人、凡人义举,树立起新时代中国人的高贵品格,推进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风气。灵活运用各种平台,创新载体创新设计,让核心价值观在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和学生守则中,在升国旗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中,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的纪念活动中,在电影、电视、戏曲的镜头和唱腔中,在微博、微信、微视、微电影中,自觉地传递着惩恶扬善的正能量,塑造着激浊扬清的良好社会氛围。(参见姜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综述》,《经济日报》2016年1月5日。)经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成为凝心聚力的社会新风尚,为更好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转型,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了严峻的考验。海外新儒家及大陆新儒家为抵制西方文化的入侵,坚持保守主义文化派立场,鼓吹文化复古主义,主张恢复儒教功能,回归儒家道统等。同时,伴随着中西文化日益频繁的交融交锋,各种错误思潮互相勾连,试图消解主流意识形态,搞乱人们思想。面对文化领域复杂纷繁的局面,我们党坚决抵制和批判错误社会思潮,强调弘扬中华文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新定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坐标,为其传承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使之成为加深民族记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彰显文化自信,从而坚定走中国道路的精神纽带和道德滋养。他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张烁、鞠鹏:《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 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人民日报》2013年9月27日。)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更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4年9月,他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会上强调:“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是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强调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并提出一系列相关重点任务和措施(参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人民日报》2017年 1月26日。)。

  此后,相关部门开始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加强国民礼仪教育,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实施传统戏曲振兴工程、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工程、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将传统文化标志性元素纳入城镇化建设、城市规划设计、城市公共空间,加强对传统历法、节气、生肖和饮食、医药等的研究阐释、活态利用,实施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计划,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传统体育,培育符合现代人需求的传统休闲文化等。当前,中山慈善万人行、七夕秦皇岛中华爱情主题活动、福州两岸垒塔比赛、运城德孝文化进基层……成为传承中华文化、建设精神文明的一个个响亮品牌 (参见单长虹、孙茜、周玮:《服务群众 创建惠民》,《人民日报》2015年2月26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一大批优秀原创节目的热播。这类节目引发了“国学热”,看后令人感触颇深:一方面,选手们朗朗地吟诵出美妙的古典诗词,感觉他们是那么优雅、从容、自信,这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吧!另一方面,观众们纷纷感叹说,古典诗词之美在当下依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我们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具有如此无可限量的、独特的审美潜力。经过努力,培育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挺立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文化实践正在不断拓展,彰显自身理念风范、民族创造、价值内涵和精神追求的文化发展主题已经形成。

  三、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大幅提升

  一国文化要想在世界上赢得一定的话语权、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就不能闭关自守,而必须走出去,让世界了解和认同自己。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理性认识逐步加深,同时“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论调不绝于耳。所以,要做好对外宣传工作,讲好中国故事,使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走向世界。自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走出去”战略、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任务以来,中国文化“走出去”步伐开始加快,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特别是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部门立足于民族文化自信,搭载文化产业发展快车,着力提高文化软实力,大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关于加强“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统筹对外文化交流、文化传播和文化贸易,加快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对外文化交流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不断拓展,文化交流活动丰富多彩。

  主要的成果体现在:一是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对外文化工作的影响覆盖全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在海内外已经发行625万册。中国与157个国家签署了文化合作协定。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95所孔子学院和1000多个中小学孔子课堂。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成功启播。人民日报社实现主要英文社交媒体平台全覆盖。近5年间新华社稿件被引用总量达10733次,在世界主要通讯社互引统计中位居榜首。中央电视台海外频道用户达4亿户。 (参见《千帆竞发浪潮涌 百舸争流正逢时》,《光明日报》2017年5月12日。刘阳、郑海鸥:《坚定文化自信 开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新景象》,《人民日报》2017年7月24日。)二是围绕“一带一路”大力开展对外文化工作。开创了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丝绸之路文化之旅、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品牌活动。努力推进政府间文化交流、社会和民间文化交流、文化贸易。加强品牌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交流项目。2016年,文化部出台《“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使得与沿线国家开展交流的机制化水平不断提升。三是对外文化工作内涵不断丰富与深化。中俄、中美、中欧、中阿、中非等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向更高层次发展。通过搭建深层次思想对话平台,促进了中外智库和学界交流,一支对中国友好的国际“中国学”队伍正在逐渐形成。四是对外文化贸易体系逐步建立。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快速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更加多元丰富,民营资本开始成为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重要力量。2016年,中国文化产品出口额786.7亿美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对外直接投资39.2亿美元,较之2012年增长18.6倍;图书版权输出1万种,输出和引进品种比例由2012年的1∶1.9提高到2016年的1∶1.6。2016年,中国电影海外销售收入为38.25亿元,是2012年的3.6倍。(刘阳、郑海鸥:《坚定文化自信 开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新景象》,《人民日报》2017年7月24日。)这些使得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大幅度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大幅度提升。

  四、文化自信的不断彰显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关于“文化自信”的说法,在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就已经提出。十八大报告在对文化建设进行部署这部分收尾处强调:“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26页。)可以看出,“文化自信”当时还主要是对文化工作的要求。

  随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彰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文化自信的战略意义和历史价值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等地考察工作时,进一步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角度,强调要有文化自信。这样,文化自信就成为对全党全社会特别是对广大党政干部的要求了。再往后,如在2014年10月召开的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35页。)。2016年5月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7页。)这里强调了“说到底”,用了三个“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把“文化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完整地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四个自信,积极引导国人开眼看世界,克服崇洋心理、弱国心态,在比较中认清中国的优势和特色,并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从而将原来的“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改为了“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再到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6处提到“文化自信”,而且文化自信作为“四个自信”之一,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的组成部分。

  显然,后面强调的“文化自信”,已经不全是与政治、经济并列的那个文化的自信了。文化的涵义更加接近于文化哲学、文化人类学中的定义,那就是文化是历史地凝结而成的一种具有超稳定结构的行为模式或生存方式。

  从上面粗略考察中,可以体会到“文化自信”经历了三次变化:一是对象上,从对文化工作的要求转为对全党全社会各项工作的要求;二是内涵上,从原来文化工作者从事的文化,或者说也包括思想观念层面的文化,转变为渗透和贯穿在我们的道路、理论和制度,乃至其他一切生产生活中的具有行为模式、生存方式意义上的文化;三是地位上,从原来的一种号召和提倡,上升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即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的组成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谈论“文化自信”,不少谈的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正确的,但还不够。我们不能忽略,“四个自信”前面是冠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即道路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那么,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呢?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1页。)“源自于”“熔铸于”“植根于”,这几个词用的非常之鲜明有力量:“源自于”,表明历史源流。“熔铸于”,表明时代精神。“植根于”,表明生命力。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站立在九百六十万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699页。)所以,我们要全面地认识文化自信,不仅要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要关注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要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此外,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总结了“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艺创作持续繁荣”“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不断完善”等突出成就。总的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取得的最为重要的成就,就是不断巩固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从而为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供了强大的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当今时代,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同发展道路和文化价值的博弈更加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而且中国处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多发频发,潜在挑战和困难更加凸显。这种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繁荣兴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丰厚道德滋养,并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统筹推进等任务还任重道远。回顾历史,我们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文化发展道路,面向未来,中国文化改革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本文作者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

  原载:《中共党史研究》2018年第6期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