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概况
开封市概况

    开封古称大梁、汴梁、汴州等,简称汴。现为河南省直辖市,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地理位置】  开封地处东经113°52′5″-115°15′42″,北纬34°11′45″─35°01′20″,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属5区面积359平方公里。东距黄海500公里,与商邱地区民权县、睢县接壤;西距省会郑州72公里,与郑州市的新郑县、中牟县相连;南同许昌市的长葛县、鄢陵县和周口地区的太康县、扶沟县毗邻;北临黄河,与新乡市的封邱县、长垣县隔河相望。在中国版图上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部位。
【地质地貌】  开封所辖区域在大地构造上,处于中国巨型秦岭-昆仑纬向构造体系与新华夏第二沉降带、华北坳陷复合交接部位,沉积层厚达1000-5000米,由于地质构造形迹大多隐伏在巨厚的沉积层下,因此,地表形迹不明显,大部分地区地质构造较为单一,地质条件比较简单。地貌形态属黄河冲积扇平原的一部分,微地貌起伏不平,差异较大,总趋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面坡降为1/1000-1/2000,海拔高度介于69-米之间,最高133米,最低53.4米。
【土壤】  开封所辖区域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泛滥、改道,形成临黄滩地、新积土地、背河洼地、冲积和风积沙丘砂地、黄河故道条带状砂丘地、黄土岗地、脱潮土地、泛淤平地等地种。土壤的发育和形成主要为黄河冲积物,在经过长期的自然变化和农业耕作种植,现在开封境内的土壤可分为潮土、风沙土、盐土、新积土四大类。其中潮土类占整个土壤面积的97%,而且大部分地势平坦,适宜农作物种植。
【气候】  开封所辖区域气候,主要受蒙古高压、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四季分明。根据历史记载和测算,年均日照时数为2267.6小时,年均日照率为51%,其中最长为6月份,最短为2月份;太阳辐射总量为全省相对高值区,年均气温为14℃,一般1月份为全年最冷月。7月份为全年最热月,极端最低气温为-16℃极端最高气温为42.9℃;年均降水量为627.5毫米,相对变率为21%,属全省变率高值区,降水多集中在夏季7、8月份,约占年降水量的65%,冬季降水量最少,约占年降水量的10%左右。
【水域】  开封境内河流众多,分属两大水系。黄河大堤以北滩区为黄河水系,总长88公里,流域面积263.76平方公里;黄河大堤以南属淮河水系,主要河道有惠济河、马家河、黄汴河、贾鲁河、涡河等,流域面积5913.06平方公里。市郊湖泊、坑塘星罗棋布,总积水面积为9.54平方公里,总储水量约为410万立方米,故素有"北方水城"之称。此外,地下水储量丰富,静储量约为12.4亿立方米,而且水质较好。这些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为全市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资源】  开封所辖区域人类活动历史悠久,植物资源非常丰富,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约有800余种。土地均已开垦,是河南省重要的农业种植区,主要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瓜果及落叶乔木等,是全国著名的小麦、棉花、花生、西瓜及泡桐生产和出口基地;动物种类繁多,主要有牛、马、驴、骡、猪、羊、兔及鱼类、鸟类等饲养动物和野生动物60余种。其中牛、猪、羊已成为全省重要的繁育基地,所产"开封黄河鲤鱼"被誉为"鱼之上乘"而闻名中外。
    开封所辖区域地下资源已探明的有石油和天然气,预计石油总生成量为5.6亿吨,天然气含量为485亿立方米,现已大量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埋藏较深,预测可靠储量为77.9亿吨。此外,地下还有丰富的石灰岩、岩盐、石膏等矿藏。
【建置沿革】  开封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先民活动,而建城的时间可追溯到夏、周。距今已有2700多年。
    夏(公元前21世纪-16世纪)第七世帝杼五年迁都老丘(今开封附近),至第十三世胤甲即位后迁都西河,历经六世,约157年。春秋时期,郑庄公(公元前743-701年)为向中原扩展,在今城南的朱仙镇古城村附近筑城,名启封,取"启拓封疆"之义,此为开封故城。今开封城春秋时期为仪邑,战国时期为大梁,今日之开封市即由大梁之地,启封之名发展演变而来。
    战国时期,魏国为争霸中原,于魏惠王六年(公元前364年),自安邑迁都大梁,历经六世140年。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率兵伐魏,引鸿沟水灌大梁,城毁魏亡,秦改大梁为浚仪县,与启封县同属砀郡管辖。
    汉代,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为避帝讳,将启封县改名开封县,属河南郡管辖,浚仪县属陈留郡管辖。魏晋时期,开封县改属荥阳郡,浚仪县归属不变。十六国时,由于战乱频繁,开封、浚仪两县归属多次改变,但均为地方县治。后赵石勒四年(公元322年),浚仪县始为陈留郡治。南北朝时期,两县先归南朝宋,后又归北魏。明帝孝昌三年(公元527年),两县同归陈留郡,至此两县同属一郡。北魏分裂后,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公元534年)立梁州,两县又分属梁州陈留郡和开封郡治理。北朝周武帝建德五年(公元576年)占领梁州后,因梁州临近汴水,改梁州为汴州,此为开封称汴之始。汴州州治浚仪,浚仪和开封二县均属陈留郡管辖。
    隋承周制,仍设汴州。隋炀帝时开挖运河.贯通汴水,交通便利。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因汴州地位日益重要,设置汴州总管府,统辖四州。睿宗延和元年(公元712年)开封县治移入汴州城,与浚仪县同为汴州附郭,原开封县治废。自此浚仪、开封两县同城,并为附郭首县。德宗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永平节度使徙镇汴州,于建中二年(公元781年)修筑城池,规模宏大,坚固宽广,奠定了今日开封城的雏形。
    五代时期,北方屡遭战乱,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东移。开封因位居汴水要冲,地理条件优越,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四朝相继在此建都,号称东京(梁称东都),置开封府。周世宗显德三年(公元956年)增筑开封外城,原城市又进一步进行了规划,拓宽道路,植树掘井,市民面街而居,开店营业,以往封建堡垒型的坊市分离制被打破,为日后城市的繁荣昌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北宋于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建立后,仍定都东京,置开封府,历时167年。时东京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市井街道纵横交错,水中舟楫舳舻相接,沿街店铺林立,各色人等熙来攘往,达到开封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成为当时国际上知名的大都会。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改浚仪县为祥符县。
    金灭北宋后,熙宗天会八年(公元1130年)。改东京为汴京,天会十五年(公元1137年),设汴京路开封府,路、府治所均设开封。海陵王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立汴京为南京,改汴京路为南京路。宣宗贞祐二年(公元1214年),金迁都南京,成为在开封建都的第七个朝代。
    元太宗四年(公元1232年),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下辖南京路,开封为省、路治所。至此,开封由全国的中心城市降为中原省会。世祖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改南京路为汴梁路。元末刘福通率农民起义军攻占汴粱,并定都于此,一年后败走。开封复为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及汴梁路治所。
    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汴梁路为开封府,将开封县并入祥符县,至此二县合一。又置河南中书分省,开封仍为省治。
    清承明制,无大变化。
    中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府改道,撤开封府,祥符县改名开封县,属豫东道,仍为河南省会、豫东道治所。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改豫东道为开封道,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废道。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成立开封市;市、县同城不相属。开封仍为河南省会。翌年撤市。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改设行政督察区,开封县属第一督察、区。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六月,日军占领开封,省会西迁。翌年三月,日伪河南省会由安阳迁来开封。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八月,日本投降后,伪政权随之灭亡,国民党政府恢复开封原来建置。
    1948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攻克开封,因战略需要,旋即撤离。同年10月24日再次解放开封,从此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11月成立开封特别市,省会地位不变。开封县政府仍然设在市内,1949年5月县政府迁往朱仙镇,市、县始行分地设置。1954年10月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开封变为省直辖市至今。
【区划与人口】  开封区域划分近代以来屡有变化。清末,整个城区划为东、西、南、北和南关5个区。中华民国建立后仍设5区。抗日战争胜利后改区为镇。
    开封第二次解放后建立人民政权,成立开封特别市人民民主市政府,下辖7个行政区,1949年改设5个行政区,1951年3月又改设为4个行政区,1953年5月增设回族自治区,1955年复又将5个区改组为4个区。市与区一直沿用人民政府称谓,1958年后,各区曾一度改称"人民公社"或市、区"人民委员会",文化大革命中又改称"革命委员会"。1980年10月废止"革命委员会",恢复市、区人民政府称谓。1983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实行"市带县"体制,开封所辖地域扩大。到1999年开封市共辖5个区和5个县。市辖区为:鼓楼区、龙亭区、顺河回族区、南关区和郊区;市辖县为:开封县、兰考县、杞县、通许县和尉氏县。此外,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1992年在开封城西建立了"河南省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已具相当规模。
    开封由于地处中原,濒临黄河,历史上受政治、经济、兵燹、水患等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人口的波动变化很大。北宋以前人口总的是逐步增长的趋势,到北宋末年人口达到150万,是有史以来人口最繁盛的时期。金灭北宋,大量人口南徙以及金人的掳掠、病疫灾害等原因,当时城市人口仅剩5万余人。元明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者推行屯田和休养生息政策,人口逐年有所回升,至明末开封人口增至37万余人。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黄河决口,大水灌城,倾刻之间生灵尽遭灭顶之灾,大水过后幸存者不足3万人。从清初到民国时期,人口又有缓慢回升,到1948年6月开封第一次解放时,人口增至32万。
    新中国建立以来,由于社会安定,生产力发展,卫生保健事业的提高,开封人口迅速增长。1963年突破40万人,1974年达50万人,1985年再增至62.9万人,1996年达到74.1万人(不包括各县人口)。大约每10年人口净增长10万人以上。人口的过快增长,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许多问题,为此国家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遏制了"高出生、高增长"的人口发展趋势。
【1999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述要】  1999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00.4亿元,比上年增长10.3%,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增长幅度。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比去年增长10.5%、12.1%和7.4%。
·农业·  全年粮食总产208万吨,油料总产34.9万吨,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农业结构调整全面启动,继续压缩棉田面积,增加优质农产品和经济作物种植,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由上年的60:40调整到57:43。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扩大到10.4万亩。畜牧业稳步发展,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28.%。环境绿化,植树造林取得新进展,全年共植树1822万株。耕地总量继续保持动态平衡。乡镇企业在结构调整中继续发展,实现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上交税金分别比去年增长28%、28.4%和9.3%。小城镇建设进展顺利,已有72个乡镇完成了规划修编,建制镇达30个,市荣获全国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
·工业·  1999年全市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58.6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市直工业增加值增长7.6%,扭转了连续两年负增长的被动局面。深入开展学邯钢活动,工业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国有工业企业减亏1.47亿元,亏损额下降68.3%。加大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力度,6个技改项目竣工投产,完成技改投资4亿元,32个项目被列入省工业结构调整项目库,13个项目列入省"双高一优"项目。完善机制,强化营销,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在一系列商品交贸会、经贸洽谈会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双丰收。
·旅游业·  以培植旅游支柱产业和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完成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申报和任务分解及组织实施工作,修订了全市旅游业近、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了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库,加大了旅游促销宣传力度,一批旅游项目正在抓紧建设。1999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10万人次,较去年增长9%,实现旅游收入12.8亿元,较去年增长24%,旅游总收入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由上年的4.2%上升为6.4%。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全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旅游业作为全市支柱产业之一,正呈现出渤渤生机。
·基础设施建设·  在国务院批准开封市1995-2010年城市总体规划和1997-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199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3亿元,较上年增长6.4%。交通运输和邮政电信业继续发展。获取国家支持项目12个,总投资5.75亿元。年初向全市人民承诺的11件实事全部完成。以市政府"一号令"为动力,以"创三优"为目标,对市容环境卫生进行了综合治理,实施了"洁、亮、美"工程,城市面貌和城市品位有了明显改观和提高,荣获"省级卫生城市"称号。
·财政金融·  1999年全市地方一般财政收入完成7.59亿元,比上年增长11.9%,支出13.38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市本级收入1.87亿元,增长11.2%,扭转了负增长局面。认真落实增加城镇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政策,顺利完成了25.5万人的增资发放工作。全市金融机构年终存款余额147.6亿元,比上年增长11%,贷款余额170.5亿元,比上年增长4.5%。此外,全年共投入封闭贷款6200万元。
·改革开放·  1999年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多渠道筹措资金,提高了"三条保障线"标准,保证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的发放。通过多方努力,1.2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方案已经出台,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超额完成了粮食顺价销售任务。成功举办了'99中国开封菊花花会暨经贸洽谈会。1999年全市合同利用外资523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5%,出口创汇完成1795万美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年获准入区项目26个,总投资8.3亿元,当年完成投资2.1亿元,比上年增长28%。
·科技教育·  1999年尉氏县、开封县、通许县和顺河回族区、郊区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科技先进县区。全年培育高新技术生长点14个、高新技术企业5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14项。全市共登记科技成果29项,其中两项获省科技进步奖。积极开展"教育质量年"活动,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加大"普九"工作力度。文化、体育事业取得新的成绩,成功举办了戏剧节和市五运会。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被授予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26‰,计划生育整体工作水平明显提高。
·人民生活·  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97元,增长9.8%;年末城镇居民存款余额113亿元,增长9.4%。全市有1339户贫困居民实现了脱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05元,增长2.9%。投入农村扶贫资金2300万元,1.56万贫困人口脱贫。加强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实施"安居工程",市区人均居住面积达9.78平方米,增加0.3平方米;农民居住条件也有了明显改善。
·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  1999年,以"树美好形象,为开封市争光"活动和城市"创三优"、农村树新风、行业争一流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群众的精神面貌有了新的变化。欢庆建国50周年,迎接澳门回归,极大地增强了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抗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中国驻南使馆的野蛮行径,反对李登辉抛出的"两国论",进一步激发了全市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同"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讲科学、讲文明意识。民主法制建设步伐加快,群众的法制观念,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进一步增强。积极推行政务分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各类刑事案件发案率和重大案件发案率下降。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纠风治乱取得新成效,维护了社会大局的稳定。